行测逻辑判断:巧解朴素逻辑之真假话问题
做题时候有一种真假话问题,题干给出若干个人,每个人都说了两句话,并且每个人的只有一句成立,然后让我们判断真假,如:三人在一起猜测晚会节目的顺序。甲说:「一班第一个出场,二班第三个出场。」乙说:「三班第一个出场,四班第四个出场。」丙说:「四班第二个出场,一班第三个出场。」结果公布后,发现他们的预测都只对了一半。这种情况之下,我们需要在三个人的六句话中找到一句比较特殊的话,这一句话跟某一个人的两句话都有一定的联系,在这道题目中这句特殊的话是丙所说的第二句话,即“一班第三个出场”,这句话与甲的两句话都有关系。当我们找到这句话之后重点是可以断定这句话一定是假的,因为如果这句话是真的,甲的两句话都是假的,所以这句话不可能是真的也就是它一定是假的,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确定:四班第二个出场、三班第一个出场、二班第三个出场、一班第四个出场。对于这种题目只要我们能够快速找到这句比较特殊的话,那么相对来说做题速度会快很多。
【例题精练】某次生物实践课上,教师在多媒体屏幕上给出五种鲜花的图片,并依次编号为①~⑤号,然后要求学生说出其中任意两种花名。
小春说:③号是茉莉花,②号是月季花。 小华说:④号是水仙花,②号是玉兰花。 小秋说:①号是水仙花,⑤号是杜鹃花。 小实说:④号是杜鹃花,③号是玉兰花。 小夏说:②号是茉莉花,⑤号是月季花。
结果是他们每人只对了一半,根据以上条件下列正确的是: A.①号是水仙花,②号是茉莉花
B.②号是玉兰花,③号是杜鹃花 C.③号是茉莉花,④号是杜鹃花 D.④号是月季花,⑤号是杜鹃花
【解析】C。首先我们去找到那句比较特殊的话,应该是小夏的第一句话“②号是茉莉花”这句话跟小春的两句话都有关系这句话一定为假,接下来可以断定⑤为月季花,④号是杜鹃花,③号是茉莉花,②号是玉兰花,①号是水仙花。故答案为C。
我们都知道,在拿到一道题目的时候,应该是先看提问方式,然后找出论点和论据,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再看选项。那不同的题目应该如何对待“桥”呢?在此,老师可以告诉大家,当提问方式为前提、假设、必要条件、支持论证的时候或者论点和论据讨论的话题不一致的时候,应该优先考虑搭桥。而当提问方式为削弱论证的时候,就应该考虑拆桥了。
【试题再现】针对地球冰川的研究发现,当冰川之下的火山开始喷发后,会快速产生蒸汽流,爆炸式穿透冰层,释放灰烬进入高空,并且产生出沸石、硫化物和黏土等物质。日前人们发现,在火星表面的一些圆形平顶山丘也探测到这些矿物质,并且广泛而大量地存在。因此,人们推测火星早期是覆盖着冰原的,那里曾有过较多的火山活动。
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前提是:
A.近日火星侦察影像频谱仪发现,火星南极存在火山
B.火星地质活动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分形成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
C.沸石、硫化物和黏土这三类物质是仅在冰川下的火山活动后才会产生的独特物质
D.在火星平顶山丘的岩石中发现了某种远古细菌,说明这里很可能曾经有水源
【答案】C。解析:本题提问方式是要寻找补充的前提,我们知道,补充前提是为了让结论成立的可能性更大,所以我们可以先理清逻辑主线。本题论据:在火星表面的一些圆形平顶山丘也探测到这些矿物质,并且广泛而大量地存在。推出的结论是:火星早期是覆盖着冰原的。那么从论据到结论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题干直接从火星上有一些物质推出火星曾是冰原,发生了很明显的话题转换。那此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这二者产生联系,从而加强论证。这就是用到了我们“搭桥”的方法,直接在矿物质与冰原之间建立联系。纵观选项,C项即在二者之间“搭起了桥梁”,为正确答案。B项削弱了结论,A、D两项也能起到加强作用,到力度太小。
【试题再现】某电视综艺节目播出后,节目导演声称该节目达到了当前同类节目的最高水准,因为该节目收视率比同类节目高。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参与该节目的嘉宾对节目评价不一 B.观众本身就非常喜欢看电视综艺节目 C.该导演的微博有几十万条批评此节目的评论 D.节目的水准和收视率并无必然关联
【答案】D。解析:本题选“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选项。首先我们也是先理清逻辑主线。结论:该节目达到了当前同类节目的最高水准。论据:该节目收视率比同类节目高。导演从收视率高就推出了节目水准最高很明显是不妥当的,也能看出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话题。既然如此,我们只要证明二者没有关系,那题干的结论必然不会成立。D项出现论据与结论中的关键词,且说明二者无关(收视率与节目的水准无关),当选。AB两项讨论的与话题无关,不选。C项虽然说节目被批评,只能证明大众喜好不同,不一定就能代表节目水准不高,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