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结构游戏:《乌龟》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乌龟外形特征的基础上,初步学习看图片、运用多种类型的胶粒,学习用镶嵌的技能表现乌龟的外形特征。
2、进一步了解乌龟的生活环境,合理地摆放自己的建构作品,懂得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3、继续学习按照胶粒的种类、形状分类整理胶粒。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通过谈话引导幼儿回忆乌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材料准备:乌龟的图片、模型,软泡沫胶粒、齿形胶粒和蛋壳胶粒(按种类、形状分类摆放)。
3、环境创设:收集各种乌龟的照片、图片和模型,布置“乌龟展览馆”。 活动过程:
1、教师结合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回忆乌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并示范讲解。
教师:乌龟有哪些部分组成?乌龟的壳是什么形状的?你们可以用什么样的胶粒拼搭呢?乌龟有几条腿?可以用什么胶粒拼搭呢?乌龟的头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可以用什么形状的胶粒拼搭?乌龟可以在哪些地方生活?这里有一块地方,有水有草地,最适合乌龟生活,小朋友可以把搭好的乌龟放在这里!
2、教师提出本次游戏要求。
(1)选择适合的位置摆放自己的建构作品,爱护别人的建构成果。 (2)应及时地按种类、形状分类收拾好胶粒, 3、幼儿自主选择胶粒大胆建构,教师观察指导。
(1)重点引导幼儿看图示大胆尝试建构,表现乌龟的外形特征。 (2)指导幼儿在使用蛋壳胶粒时,运用镶嵌的技能搭好乌龟的四肢。
(3)提醒幼儿在摆放乌龟时,选择相对宽敞的地方,轻拿轻放,不要随意破坏别人的建构作品。
4、幼儿听音乐分类收拾游戏材料,师幼共同欣赏作品,分享交流建构体验。 教师:你搭出乌龟了吗?你用什么胶粒搭了乌龟?你把乌龟放在哪里?
活动反思:
大部分幼儿能够看着图示进行建构活动,能独立完成作品;个别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能选择合适的建构材料进行拼搭活动。在评价活动中,幼儿能用简单的话介绍自己的“乌龟”在干什么。整理材料时,大部分幼儿能根据软胶粒的不同形状进行整理。
存在问题及原因与对策:
问题:幼儿建构的乌龟作品比例不协调,有的头大,有的四肢不一样长。 原因: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造成他们对比例的掌握不是很准确。 对策: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分析乌龟的头部、身体、四肢应该选择怎样的胶粒才合适;鼓励幼儿将大小不同的胶粒进行排列比较,引导幼儿逐渐形成大小比例的概念。
小班结构游戏 - 《乌龟》(附反思)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