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动物传染病与感染
一、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特征:
⒈特异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⒉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⒊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⒋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⒌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⒍具有明显的流行规律;(周期性、季节性)
三、传染病的发展阶段(传染病的病程):
⒈潜伏期;⒉前驱期;⒊明显(发病)期;⒋转归期(灰复期)
四、一类疫病:是指对人和动物危害严重、需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性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的疾病。
五、一类疫病包括:口蹄疫、猪水疱病、猪瘟、非洲猪瘟、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等14种。
二类疫病:是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的疾病。
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动物疫病。
六、感染的类型:
⒈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
⒉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
⒊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
⒋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⒌典型感染和非黄型感染;
⒍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
⒎持续性感染和慢病毒感染;
第二节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一、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⒈传染源;⒉传播途径;⒊畜群的易感性。
二、传染源:是指有某种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活的动物机体。
三、传染源包括:患病动物、病原携带者。
四、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染动物所经历的路径称为传播途径。
五、传播途径包括:水平传播、垂直传播
六、水平传播: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两种方式。
七、直接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不需要任何外界条件因素的参与而引起的传播方式。
八、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称为间接接触传播。
九、间接接触传播包括:经空气传播、经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污染的土壤、经活的传播媒介传播。
十、垂直传播:即从亲代到子代之间的纵向传播。包括:胎盘传播、经卵传播、产道传播。
十一、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称为疫源地。包括传染源、被污染的物体、房舍、牧地、活动场所以及这个范围内怀疑有被传染的可疑动物群和储存宿主等。
十二、根据疫源地范围大小,可分别将其称为疫点或疫区。通常将范围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为疫点。若干个疫
源地连成片且范围较大时称为疫区。.
十三、自然疫源地: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方称为自然疫源地。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病原体不需要人或家畜能完成世代更替的传染病叫。
十四、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散发性、地方流行性、流行性(暴发)、大流行。
十五、流行过程的季节性:某些动物传染病经常发生于一定的季节,或在一定的季节出现发病率显显著上升的现象。
十六、季节发生的原因:⒈季节以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存在和散播的影响;⒉季节对活的传播媒介的影响;⒊季节对动物活动和抵抗力的影响。
十七、流行过程的周期性:某些传染病经过一定的间隔时期,还可以再度流行,这种现象称为传染病的周期性。
十八、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饲养管理因素。
第三节动物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