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读 一、《序言》发表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一)历史背景
(二)《序言》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二、《序言》的框架结构
(一)(1-2)介绍了考察资本主义制度和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计划
(二)(3)叙述了研究经济问题的动机和原因
(三)(4)经典式地概括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实质,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体系的完整纲要
(四)(5-6)回顾了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创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具体过程
(五)(7-9)马克思指出了进行科学研究的正确态度 三、《序言》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一)考察资本主义制度和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计划
1、从资本主义经济最基本的三个要素(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制度)着手去研究资本主义经济
2、简单介绍写作政治经济学的计划,着重介绍第一分册的主要内容
(二)叙述了研究经济问题的动机和原因 1、“最初动因”
2、正确批判“法兰西思潮”的需要
(三)经典式地概括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实质,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体系的完整纲要
1、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展示了社会系统的复杂结构
2、概括和论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提供了划分两种根本
对立的历史观的标准。
3、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揭示了社会革命的客观根源
4、指出了社会变革的种类和条件
5、概括了社会历史演进的基本形态,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一般规律性,论证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四)回顾了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创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具体过程
1、1843年3月,马克思退出《莱茵报》,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上,写了第一部著作《黑格尔哲学批判》,从客观的物质条件出发论证了法的本质。标志着唯物史观的萌芽。
2、1843年,马克思到巴黎后继续研究政治经济学,写下了篇幅宏大的《巴黎笔记》并准备出版两卷集的经济学著作《政治和政治经济学批判》。
3、移居布鲁塞尔后,马克思继续研究政治经济学,写下了《布鲁塞尔笔记》写作并整理《政治和政治经济学批判》。1846年夏,与恩格斯合作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该书的出版标志着马恩初步形成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4、1847年,为批判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普鲁东而写了《哲学的贫困》这部著作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第一次科学的表述。
5、1850年,继续研究政治经济学,1859年,完成对政治经济学纲要上的批判,写成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并在该书的序言中,以正面论述的形式,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体系的完整纲要,对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和实质,做出了经典式的论证。
(五) 指出进行科学研究应持有的态度:必须杜绝一切犹豫和怯懦,而应该勇敢、 坚定。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于1859年6月出版。在这篇《序言》里,马克思叙述了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艰苦探索的历程,其中包括对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实质所作的经典概括。它是我们了解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文献,具有独立的科学价值和巨大的理论意义。这里节选的是其中的前半部分。内容说明
马克思说,《政治经济学批判》是他以不怕下地狱的精神,“多年诚实探讨的结果。”这本书原计划分六册出版。这六册的顺序是,资本、土地所有权、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第一册《资本》,包括四篇,即资本、资本的竞争、信用、股份资本。1858年8月至11月,马克思写成了原计划的六册书中第一册(《资本》)的第一篇,也就是现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并于1859年6月出版。实际上,这本书只是篇幅巨大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一分册。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除《序言》外,包括《商品》、《货币或简单流通》两章。马克思在这里论述了作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物的商品的两重性,和作为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的劳动两重性的学说,制定了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科学理论,特别重要的是,这一著作第一次阐明了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基础的价值理论,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真正的革命。
马克思在《序言》中提到,他在原计划要写的那六册书之前,曾经为这六册书写过一个总的导言。这个导言,没有发表。直到1902年,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才在马克思的文稿中发现。1903年刊登在柏林的《新时代》杂志上。在《导言》中,马克思研究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阐述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问相互作用的原理,提出了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运用科学的抽象、逻辑韵和历史的统一、科学研究与叙述方法的基本原则。这个《导言》非常重要。它清楚地表明,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问题、分析经济现象的方法,是同研究哲学的一般世界观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但不言而喻的是,这里论述的问题,都是最普通、最一般的原则,它是马克思从他对政治经济学的整个研究过程中提升出来的。马克思并不是先有了这些一般原则,然后再去研究具体的经济现象的。所以,马克思特别强调,如果真正想要了解他的理论,就必须下定决心,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即从他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具体分析中,来证明他所得出的结论。他认为,预先说出要证明的结论,对读者是有妨害的。出于这种考虑,《导言》写了之后,就把它压下来了。马克思这个说明,不仅包含着极其重要的方法论的启示,而且也体现了他在科学上的严肃性。这一点正是马克思在自己的理论活动中所一贯遵循的原则。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出版后,马克思没有按原来的计划,继续写下去。因为,正如恩格斯所说的,第一分册刚出版,马克思就发现,他对以后几个分册中的基本思想的细节,还没有完全弄清楚。许多问题必须补充研究。(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398页.)于是,他重新阅读了大量资料,写下了23个笔记本的手稿。随着手稿的扩大,马克思产生了把准备好的著作,写成三卷书的思想。这就是后来的《资本论》。马克思说,《资本论》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它的付标题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但《资本论》包括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惊人的才华,他在理论和革命活动中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他一生在理论上的成就,主要是通过政治经挤学的研究取得的。马克思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是法律,虽然他的主要兴趣是哲学和历史。后来,他之所以会转向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研究,主要是由于现实的斗争的推动。直接的动因,马克思说有两个:
一个是马克思1842——1843年在《莱菌报))工作期间,遇到了普鲁士政府为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掠夺农民而制定的“林木盗窃法”,以及关于地产析分、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等问题的辩论。这是他第一次接触经济问题。在这些辩论中,马克思当时作为一个革命的民主主义者,站在农民一边,尖锐地抨击了普鲁士的社会政治制度。但他又深深感到自己在经济方面的知识的不足。
另一个是,马克思不满意当时流行于工人运动中的小资产级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肤浅盲论,认为他们善良的前进愿望,大大超过了对社会历史的实际知识。他们只是使自己的理论同旧世界对立起来,而不是从批判旧世界中,引出新的理论。所以.他们脱离实际,陷入空想。可是,马克思过去主要是研究暂学和历史,对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涉及到人们的财产关系闻题,当时还没有深入钻研。在科学上十分谨严的马克思认为,他“以往的研究不允许我对法兰西思潮的内容本身妄加评判。”
这两方面的情况,深深地触动了马克思。过去,马克思曾经相信黑格尔关于国家是世界理性和普遍利益的代表的观点。现在,经济上的利益冲突,和这种冲突在政治上、理论上的表现,给马克思以很深刻的印象和启发。他意识到私有制利益同国家政策之间的联系,整
个国家都是保护私有制的,而且他也认识到经济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说:“工商业制度,人们的私有制和剥削制度正在比人口的繁殖不知快多少倍地引起社会内部的分裂。这种分裂,旧制度是无法医治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14页.)社会现实同原有的观念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使马克思对黑格尔关于国家的观点产生了怀疑。
为了解决使马克思感到苦恼的疑问,1843年8月,在《莱茵报》被查封以后,马克思就转入了对国家问题的研究,和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写出了《黑格尔法暂学批判》及其((导盲》.黑格尔的法哲学。是黑格尔关于国家和法的学说,它体现了这位哲学家对社会的唯心主义观点。按照品格尔的观点,国家处于比市民社会更高的发展阶段,并决定市民社会。“市民社会”这一肖时流行的概念,是指与表示国家的“政治社会”相区别的社会经济关系、财产关系。马克思研究的结果得出了一个和黑格尔相反的观点。他认为,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法的关系本身来理解,也不能把它看作是人类精神发展的体现。各种法的关系的根源,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关系,就是说,它是市民社会的反映。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即对资产阶级经济制度的解剖,就需要研究政治经济学.这样,才能从理论上把握和认识市民社会的本质。
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是从1843年迁居巴黎后开始的。在那里,马克思仔细研究了许多著名经济学家的著作,写了《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后来,由于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反动政府先后把他驱逐出巴黎和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使他流亡到英国伦敦。从这时起,直到生命结束,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就成了马克思科学研究的主要方面。虽然马克思的生活十分贫困,经常要靠恩格斯的接济和写些其他方面的文章,赚取稿费,来维持生活,但他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始终坚持不懈。
总之,马克思是在解决现实社会的深刻矛盾和它在理论中的表现的推动下,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从这一点出发,他对待前人的成果,也按照”事实的逻辑”作了分析批判,而不是简单地对前人的理论兼收并蓄。因此,他能在理论彻底弄清和解答那些曾经使他感到苦恼的“历史之谜”。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第4段)
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解剖,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结构及其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具体形态,作了全面而深刻的概括,描述了整个人类历史的总画面,揭示了其中的内在逻辑,对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了经典的表述。
马克思这一大段话,是他研究的“总的结果”。在这之后,马克思自己和其他马克思主义者,都从各个方面对这段话作了充分的展开。就这段话本身来说,它的主要内容有。
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马克思透过各种社会现象,发现了一个简单的,但却长期被人忽视的事实。这就是:无论在哪一个社会当中,人们都必须首先解决了吃喝穿住的问题,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活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没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就不可能有其他种种社会活动,也不会有社会历史。
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把人同自然界联系起来,形成生产力系统,同时也使人发生一定的联系,形成生产关系系统,派生出社会的上层建筑,并且由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产生出政治法律思索,以及道德、哲学、科学、艺术、宗教等社会意识形式。这样,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三、社会生活的这些领域,不是平行的、各自独立的。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中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矛盾的实际能力,是影响和改造自然并使它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是社会存在的首要因素.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有什
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第108页.)
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交换、分配中的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即政治的、法律的设施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产生和它的性质与发展,归根到底,都可以从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得到说明。
这就是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这里,生产力对上层建筑的作用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是通过经济基础的中介来实现的.
总之,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是社会存在,即人们的经济生活,或者说是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关系,决定人们的意识,而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在马克思以前,不论是唯心主义者还是唯物主义者,都用精神、恩索、观念来解释社会和历史.马克思关于人们的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这一原理,否定了一切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
以上说的是对社会历史的静态的、结构上的分析.如果从动态来看。
四、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动、最革命的因素,它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生产关系是受生产力决定的。因此,生产力的发展,便会同它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在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这些生产关系原来是生产力的发展形式,这时,就变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必须改变原来的生产关系,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而改变原来的生产关系,就意味着社会革命的到来。
五、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社会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社会上层建筑,也就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一般说来,政治的、法律的上层建筑的变革要快一些,而就全社会来说,意识形态的变革要慢一些。在社会变革时期,物质的、精神的等各个方面,都会发生各种冲突。对于这种冲突,不能以意识为根据来解释这种冲突,相反,意识的冲突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这样才能找到它的根源,看清冲突的本质,了解人们在这种冲突何以会有不同的态度。
六、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更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日社会的胎胞虽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马克思这段话,实质上提出了革命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问题.革命的客观条件是陈旧过时的制度发生危机,它的各种社会矛盾激化。这个客观条件既包括经济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也包括社会政治条件,首先是阶级矛盾的发展和阶级力量的对比(生产关系的状况)。主观因素就是能够根据客观条件所提供的可能性,善于提出革命的任务。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发生冲突,就会爆发革命。群众只有被深刻的经济需要推动,才会起来革命。革命不能在条件不成熟时人为地制造出来.但是生产力的发展也不会自动决定革命的成熟,不能无所作为地坐等革命的到来。社会革命要求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统一。
七、社会革命、社会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的。因此,任何一种生产关系都是历史的、暂时的。马克思把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分为。亚细亚的(大体指原始公社制)、古代韵(一般指奴隶制社会)、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等几个时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化的生产和出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的矛盾,愈到后来愈尖锐。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要求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这是历史的必然,它所创造的巨大的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创造了物质条件,而无产阶级的成长,则为资本主义准备了掘墓人。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就是人类社会史前时期的告终。马克思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个规律同自然界的规律一样,是客观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马克思把社会发展看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当然,社会过程不同于纯粹的自然过程,自然过程无需人的参预,它的规律也在那里起作用。社会过程是人本身活动的结果,而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自觉意图的。所以,不能把社会规律和自然界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等同起来,忽视人的作用。
但是,第一,按照某种思索和意图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不以他们的意志和愿望为转移的客观条件下的,人的思想意图和活动的方向、性质,受这些条件的规定。第二,人的愿望、目的是彼此冲突的。互相冲突的愿望、目的和行动的结果,就“在历史领域内造成了一种同没有意识的自然界中占统治地位的状况完全相似的情况。”(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43页。)第三,人们的愿望、目的和行动的直接结果,是可以预期的,而对它的长远的后果,则不能完全预料到。人们知道改进工具可以提高劳动效率,但人们没有料到发明了蒸汽机,会把封建制度埋葬。总之,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却受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支配。因此,不能用人的意识的活动来抹煞客观规律,应该从有意识的人的活动背后发现这些规律,确定人的能动性的作用范围。这样才能正确估价人在社会生活中作用。旧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总是否认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或者以幻想的联系来代替社会历史中的真实联系,把历史看成观念的实现。只有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作了深入的考察,把唯物论和辩证法运用于观察历史,才发现了社会生活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在《序言》中所表述的是社会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就是说,它对任何社会都是适用的。但是,在各类不同的社会中,又有它各自不同的特殊规律。比如在阶级社会中的阶级斗争的规律,更具体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规律。等等。因此,在研究不同的社会形态的发展规律时,还要以一般规律为指导,对各类不同的社会形态作具体的考察。马克思说,他在得到这个一般规律,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他的研究工作,也正是这个意思。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这个最一般的规律,还作了很多的发挥,这在《选读》本的其他部分,已经有了,我们不再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