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初中七年级《中国历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题: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时:1课时 课程内容:本节内容包括隋朝的统一,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创立;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介绍了隋朝建立后统一南北,结束了长达300多年政权分立的局面,简单叙述了开通大运河和创立科举制的重大作用及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由于七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还很差,因此教学中我还是以形象思维的方式为主,利用课件辅助,着重于直观教学,增强历史知识的直观性,加深学生对史实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隋朝建立、统一的史实,知道隋朝大运河和科举制,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隋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感受大运河的开凿工程的浩大,显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隋朝大运河示意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正确评价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作
用,通过梳理、材料、比较古代的选官制度,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地位和作用;开创科举制度 教学难点: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 《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与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师:诗中提及了隋朝的灭亡与大运河,那么诗人所提及的隋朝到底是怎样的朝代呢?今天我
们就一起走进隋朝的历史,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授
(课件出示)课题1.隋的统一 (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出示课件) “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图“, 教师结合课件介绍这段分裂的历史,从而
引出“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隋的统一”一目,自主学习并介绍隋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统一全国的情况。 然后教师总结强调学生的回答。
(出示课件)置疑:隋朝统一有何意义?学生交流后回答。
教师总结后课件出示答案。统一的影响: 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政治的交流 教师小结:隋朝建立,国家统一,这为隋朝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基础。 (课件展示)问题:隋朝建立后隋文帝为了巩固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反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与交流。
措施: (1)发展经济、编订户籍; (2)统一南北货币和度量衡制度;
(3)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教师总结:隋朝实施这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农田面积大幅
度增长,隋朝成为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语言过渡:隋文帝建立隋朝,励精图治,国家富裕,政治清明,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局面
“开皇之治”。 隋文帝在为23年,公元604年隋文帝被他二儿子杨广弑杀去世, 杨广即位,这就是隋炀帝,改年号为大业。
隋炀帝是文武兼备的人,在隋朝统一的战争中屡建奇功。曾统帅大军灭陈,平定南方叛乱。但因是富二代,加之本人好大喜功,所以在即位后就开始了他的大治之举,大业元年即开始营建东都洛阳,大业二年即605年开始修建大运河。
2.开通大运河 (课件出示)
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开通大运河”一目,指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答: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出示课件) 大运河图, 教师结合图进行介绍大运河的基本概况。 (出示课件) 开通大运河有什么影响:
(课件出示) 大运河开凿的资料(增强学生大运河开凿的了解) 播放大运河音像资料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大运河的印象 引导学生回答大运河的影响。教师补充总结。 教师设疑:有人说大运河“功在千秋,罪在当时”,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教师出示课件关于大运河的诗句:胡曾的《汴河》 皮日休的《汴河怀古》,李敬芳的《汴
河直进船》
(课件出示) 如何评价大运河?
学生小组内,小组间交流,自由发言,教师总结点评。
师总结:大运河的开通沟通南北,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为后世的发展奠
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说大运河“功在千秋”。
不过,隋朝为开大运河动用了几百万人,而且浪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男丁不够,妇女也被征调去。弄得民怨沸腾,所以说大运河“”罪在当时”。
提示总结,评价历史事件必须“一分为二、全面客观”。) 小结:隋炀帝好大喜功,但不排除他的确有治世之道,下面这件事就更证明了他的治世之才,
大家猜猜,这件事是什么呢? 学生齐声回答:开创科举制 3.开创科举制(课件出示)
(出示课件): 隋朝前的选官制度资料,并让学生阅读教材开创科举制一目,进一步了解。
师问: 面对此种情况隋文帝和隋炀帝都是怎么做的呢?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 反馈指导:小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概括学生的回答。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吏主要看门第,不问才华,弊端明显。所以隋文帝建国后,废除了前朝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开始进行分科考试,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到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凭考试成绩录取选拔,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教师设疑:这种新的选拔官制度——科举取士最受哪些人的欢迎?有什么积极作用?
(出示课件) 宋代汪朱<神童诗>,以帮助学生理解科举制的作用
学生结合史料与教材知识,小组交流,回答问题,
师总结:(1)改变了选官制度与此前的用人制度相比较,科举制结束了魏晋以来凭家世高低
取士任官的制度,它所体现的在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使更多的人有了仕途之路。
(2)科举制度扩大了教育范围,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此后科举制不断“完善”,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在我国持续了1300多年。今天的高考,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用人的考试制度都源于这种制度,可以看出这是隋炀帝此举对后世影响深远。
小结:隋炀帝是个干大事的人,按理说他这么能干,国家发展应该更加好才对。但在他统治
的后期,社会却出现了下面的一种怪现象,也正是这种怪现象的出现,使隋炀帝断送了大隋江山。 4、隋朝的灭亡
大家先请看下面的这则材料。 教师出示课件材料《旧唐书。李密传》一段内容,想一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学生回答后教师启示学生读教材“隋朝的灭亡”一目,先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继而归纳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他每年都征发大量的劳动力,去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多次巡游,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三次征辽。兵役劳役繁重,破坏了生产。社会矛盾激化,从而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害,身死国亡。
(出示课件) 隋朝的灭亡的原因: 1、营建重大工程 2、三次南巡 3、三次征辽东 小结:隋朝灭亡了,隋炀帝因实行“暴政”,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骂名千古,但是他
留下的大运河和科举制却为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我们要全面地看待这些历史事件,客观评价隋炀帝。
小结: 隋朝,被称为流星王朝,短命王朝。但却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
历史借鉴。
(出示课件) 材料:唐太宗毫不含糊地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
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韩昇《盛世是这样治理的》
结合唐太宗的话,你认为隋朝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教训是什么?学生自主说自己的看法。
(三)课堂小结
1.师总结: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统治者必须心系百姓,只有人民丰衣足食,生活安
定,国家才能稳定、发展与强大。
2.本堂课知识梳理内容(课件展示)
(四)、教师课堂检测 (课件出示) (五)、作业布置: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怎样的地位。 (可以网络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