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资本论第十三章读后感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3章6、7、8节 第十三章第六、七、八节读后感

本章第六节,马克思主要对“关于被机器排挤的工人会得到补偿的理论”进行批驳,本章第七节主要讲的是工人随机器的发展而被排斥和吸引,棉纺织业的危机。第八节主要讲的是大工业所引起的工场手工业、手工业和家庭劳动的革命。

关于被机器排挤的工人会得到补偿的理论,马克思主要是这样论述的:

在当时,像詹姆斯·穆勒等一些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宣扬一种“理论”断言:所有排挤工人的机器,总是同时地而且必然地游离出相应的资本,去如数雇用这些被排挤的工人。马克思经过严密的分析,认为所谓被机器排挤的工人会得到补偿的断言是一种谬误

首先,马克思认为,机器虽然游离出工人,但不游离出雇用原有数量工人的资本。他假设,资本家雇用100个工人,每人每年30镑,则每年支出的可变资本为3000镑,假设不变资本为3000镑。如果机器价值等于所代替的工人的工资总额,用1500镑来购买机器,则这1500镑可变资本就转化为了不变资本。机器排挤出了50名工人,而有力出的资本额却为0:;如果机器价值少于所代替的工人的工资总额,假设资本家用1000镑来购买机器,排挤出50名工人,游离出的资本为500镑,但游离出的500镑资本只能雇用16人,而不是50人。如果500镑要转化为资本,其中必须要有一部分用于购买不变资本,所以,500镑所能雇用的工人人数更少。若假定制造机器的部门会增雇工人。如果机器的价值为1500镑,那么作为机器制造部门的产品价值1500镑中包含有: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三部分,因而也不可能全部用来雇用工人。进一步说,机器使用年限较长,使用机器的部门不会每年购买机器;所以,机器部门用于雇用工人的可变资本也不可能通过机器的需求每年得到支付。 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讲“补偿理论”是错误的。

其次,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所谓游离出资本,是指机器排挤工人后切断了工人与生活资料的联系。他们认为这些生活资料就是可以雇用工人的资本。因此,机器的作用在于把工人从生活资料的购买者,变成了非买者。这不但不是游离资本,反而减少对生活资料的需求,进而影响生活资料部门的就业。被机器排挤的工人需要有新资本的进入才能重新获得就业机会。另外新增劳动力更难以就业。

然后,马克思认为,机器游离工人是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造成的,机器就其本身来说是缩短劳动时间,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延长工作日;机器本身减轻劳动,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提高劳动强度;机器本身是人对自然力的胜利,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人受自然力奴役;机器本身增加生产者的财富,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生产者变成需要救济的贫民;而如果是社会主义,机器的使用减少了人员,但并未减少社会产品,社会可以用这些产品养活从使用机器部门离开的人员,让他们从事新的生产活动。

关于工人随机器的发展而被排斥和吸引,马克思是这样论述的。

在这一节,马克思批判所谓在机器大工业经过一定的发展时期之后,就业的工人最终是增加而不是减少的谬论,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给工人带来的苦难。

首先,工人就业随着机器生产的发展,不仅相对减少,还可能绝对减少。尽管机器生产实际地排挤和潜在地代替了大量工人,但随着机器生产本身的发展(这种发展表现为同种工厂数目的增多或现有工厂规模的扩大),工厂工人的人数最终可以比被他们排挤的工场手工业工人或手工业工人的人数多。可见,就业工人人数的相对减少和绝对增加是并行不悖的。

其次,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造成工人就业的不稳定状态。由于工业循环的这

种周期变换,机器生产使工人在就业上并从而在生活上遭遇的无保障和不稳定状态,已成为正常的现象。除了由此造成的资本家竞相采用代替劳动力的改良机器和新的生产方法以外,每次都出现这样的时刻:为了追求商品便宜,强制地把工资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可见,工厂工人人数的增加以投入工厂的总资本在比例上更迅速得多的增加为条件。但是,这个过程只是在工业循环的涨潮退潮中间实现。而且它还经常被技术进步所打断,这种进步有时潜在地代替工人,有时实际地排挤工人。机器生产中这种质的变化,不断地把工人逐出工厂,或者把新的补充人员的队伍拒之门外,而工厂的单纯的量的扩大则不仅把被驱逐的工人吸收进来,而且还把新的人员吸收进来。工人就这样不断被排斥又被吸引,被赶来赶去,并且被招募来的人的性别、年龄和熟练程度也不断变化。

关于第八节,大工业所引起的工场手工业、手工业和家庭劳动的革命,马克思是这样论述的。

在这一节,马克思论述机器大工业如何征服工场手工业、手工业和家庭劳动,揭露资本主义应用机器给以手工工具为基础的劳动者带来的巨大灾难,从而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

通过对这几节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生产条件下,虽然机器本身是为了缩短劳动时间,但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生产条件下,机器的使用还是对工人等带来极为深重地不利影响。马克思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生产条件下,机器的使用才不会给无产阶级带来灾难。

但是这种理论却与当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机器的大规模运用的现实相背离,而即使在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生产条件下,我们机器的生产与资本主义并无太大的差异。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们现在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资本主义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才能达到社会主义的水平,就像刘少奇曾经说过的一样“其实在现在的条件下,有一点点的剥削还是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的”。

在我们当今的生产生活条件下,在我们当今的生产力水平下,资本主义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过程,它还有其旺盛的生命力,我们不因因为理论上的观点去教条的应用于现实,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要犯教条主义错误。

社会主义的时刻早晚会到来,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必须经历一段资本主义的痛苦历程,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程中,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去尽量减少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的机器运用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减少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的机器运用 给无产阶级带来的苦难。

2012/12/26

9nais3od9a7px008u2i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