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葡萄糖的转运速率随葡萄糖浓度的升高将持续增大 D.半乳糖对葡萄糖的转运有抑制作用
24.(2分)如图是在调查某生态系统中某一生物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λ)而绘制的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5 年内该生物种群数量基本不变,性比率保持 1:1 B.第 10 年时该生物种群数量最少,原因可能是食物短缺 C.第 25 年时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可能下降 D.第 15 年左右该生物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25.(2分)某同学为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设置了如图装置两组。甲组中A处放置一定质量的马铃薯块茎(厌氧呼吸产物为乳酸),B中装有一定量的NaOH溶液;乙组中A处放置等量的马铃薯块茎,B中装有等量的蒸馏水。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放置一 段时间后,观察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不考虑气体水溶性、温度等因素对液滴移动的影响,设底物为葡萄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马铃薯块茎需氧呼吸的产物有 H2O、CO2和酒精
B.甲组液滴的移动情况可反映马铃薯块茎呼吸产生的 CO2量 C.甲、乙两组液滴均可以左移或不移动
D.若甲组液滴左移,乙组液滴不移动,不能确定马铃薯块茎的呼吸方式 二、【加试题】
26.(2分)酵母菌按照不同分裂方式分为多种类型,其中一种为芽殖酵母,是以出芽方式进行分裂(如图所示)。其中纺锤体的两端为纺锤体极体。芽殖酵母细胞分裂过程属于
封闭式,即在细胞分裂时,细胞核核膜不解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细胞核分裂直接相关的纺锤体位于细胞核内
B.芽殖酵母为不均等分裂,由芽体逐渐形成的子细胞体积较小 C.芽殖酵母计数时,若芽体体积超过细胞体积的则算独立个体 D.根据芽体的大小比例可粗略估计细胞所处的时期
27.(2分)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西黄松老龄(未砍伐 50~250 年)和幼龄(砍伐后 22 年)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试,结果见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生产者活生物量 (g/m2) 老龄 幼龄 12730 1460 5330 4310 470 360 440 390 土壤有机碳 净初级生产(g/m2) 异养呼吸 (g/m2?年) 力(g/m2?年)注:异养呼吸指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
A.西黄松群落被砍伐后,可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这种演替属于原生演替 B.西黄松幼龄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小于老龄群落,因此幼龄西黄松生长速度更慢 C.老龄西黄松群落每平方米有 910 克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D.根据年碳收支分析,幼龄西黄松群落不能降低大气碳总量
28.(2分)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和蓝色两种。为了研究其遗传机制,研究者利用纯系品种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 父本植株数目 母本植株数目 F1植株数目 F2植株数目 (表现型) Ⅰ 10 (紫色) (表现型) 10 (紫色) (表现型) 81 (紫色) (表现型) 260 (紫色) 61 (蓝色) Ⅱ 10 (紫色) 10 (蓝色) 79 (紫色) 270 (紫色) 89 (蓝色) A.取杂交Ⅰ中F2的紫色植株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153:16 B.将两个杂交组合中的F1相互杂交,产生的后代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3:1
C.取杂交Ⅱ中F2的紫色植株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8:1 D.将两个杂交组合中的F2紫色植株相互杂交,产生的后代中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36:5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4分)
29.(6分)某湿地生态系统镉超标,镉进入生态系统后蓄积在动物肝、肾中引发“痛痛病”。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形成的食物链共有甲、乙、丙、丁四个营养级,在某一时间测得所含镉的相对浓度如图 1 所示,图 2 表示该生态系统部分能量流动过程。
(1)该湿地中由浅水区到深水区生长着不同的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 (2)当地人要预防“痛痛病”,应尽量以 (填:甲、乙、丙、丁)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其原因是 。
(3)图 2 中从第二个营养级到第三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图 2 中的初级消费者就是图 1 中的 ,第三个营养级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 kJ。
30.(7分)增施 CO2是提高温室植物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为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者以大豆植株为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验,实验数据如表。请回答相关问题:
处理天数 光合速率(mol?) 常温 高温 常温+CO2 高温+CO2 淀粉含量(%) 常温 高温 常温+CO2 高温+CO2 15天 11 8 5.0 5.1 2.2 1.5 3.0 1.9 22天 18 15 5.0 3.5 0.9 0.5 1.4 0.6 29天 20 14 5.0 5.4 0.6 0.3 1.6 0.4 36天 22 1000 5.0 1.9 1.1 0.5 2.2 1.3 43天 24 0 5.0 5.9 1.1 0.8 2.5 1.5 (1)CO2还原为糖的一系列反应称为 循环。CO2进入该循环形成的第一个糖是 ,其中大部分用于 。
(2)由表可知,常温+CO2 组在处理29天后,淀粉含量与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分别是 。研究人员推测可能是由于淀粉积累过多,导致有限的氮素营养被优先分配到淀粉的分解代谢中,因此造成光合作用所需的酶以及 等含氮化合物(答出两点即可)合成不足,进而抑制了光合作用。
(3)通过本研究可知,增施CO2不一定能提高植物产量,增施CO2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是 和 。
31.(7分)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有高茎和矮茎两种类型,A 基因控制高茎。研究人员将高茎玉米植株与矮茎玉米植株杂交,F1都全为高茎玉米,F1自交所得 F2中高茎玉米与矮茎玉米的比例为 3:1.在连续繁殖高茎玉米品系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一株矮玉米(突变体 M),研究人员将突变体 M 进行自交,发现子代中高茎玉米植株的比例只占,为了解释此现象,有人提出下面两种假说。
假说一:突变体 M 是由亲代高茎玉米植株体内一个 A 基因发生突变而形成的,基因型表示为 AA+;
假说二:突变体 M 是由亲代高茎玉米植株体内一个 b 基因发生突变而形成的,基因型表示为 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假说一成立,突变体 M 植株自交后代出现高茎玉米和矮茎玉米,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突变体 M 植株与正常矮茎玉米植株杂交得 F1,F1自由交配的后代中,矮茎植株所占比例是 。
(2)如果假说二成立,推测 B 基因对 A 基因的作用效应可能是 ;突变体M 植株自交后代中矮茎玉米植株的基因型是 。F1中所有的矮茎植株进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矮茎植株所占比例是 。
(3)利用突变体 M 和正常矮茎植株为材料,设计杂交实验对假说一和假说二进行验证的实验思路见表格,请写出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 将突变体M与正常矮茎植株杂交,选取F1中的矮茎植株再自交,观察F2的表现型。 四、【加试题】
32.(7分)回答与微生物培养及应用有关的问题:
(1)微生物培养中使用试管时,试管口通常用封口膜封口或塞有棉花塞,其作用有两个,一个是 ,另一个是 。
(2)同一种菌液用血球计数板和平板菌落计数法同时计数,所得结果不一样,一般血球计数法要比平板计数法的数值 ,原因是 。
(3)下图是探究抗生素对某些试验菌的影响的实验,由该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这些试验菌中 菌种对抗生素抗性最强。一段时间后抑菌带内又长出少数菌落,其原因是 。(答出两点即可)
预期实验结果 结论 假说一成立 假说二成立
33.(7分)2018年11月有学者及其团队宣布,一对经“CRISPR/Cas9”编辑的婴儿在中国出生,由于编辑了CCR5 基因(HIV病毒入侵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因此这两个婴儿有天然抵抗艾滋病的能力。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示意图如图所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