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09年1—20期《半月谈》半月评论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半月谈》09年1~20期 半月评论

《半月谈》2009年第1期 【半月评论】 转型升级是出口解困的根本途径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出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冲击,在内外多种因素交互作用下,中国出口增长速度逐月回落,2008年11月出现十年来首次负增长,增长率降到一2-2%。面临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中国出口如何应对?一方面,政企携手,共度时艰,千方百计保持出口稳定增长,保持我国出口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另一方面,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充分利用金融危机中蕴藏的机遇,推进出口的转型升级。

目前,外部需求迅速萎缩,个别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性产能过剩矛盾突出,我国出口企业普遍出现了利润降低、订单减少、企业倒闭等现象。但是,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生产调整灵活性较强的企业,反而抓住了竞争对手纷纷陷入困境的机遇,扩大了市场份额,取得了良好的出口增长业绩。因此,要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关键是要增强企业出口竞争力,根本途径是加快出口转型升级。

出口转型升级的目标,是要实现我国出口的可持续发展。这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要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上的地位。为此,需要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同时,积极延伸服务价值链,发展物流、营销、金融服务等高附加价值的服务活动,逐步建立起由中国企业掌控的全球销售网络。二是要大力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不断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清洁生产、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三是要充分发挥出口对扩大就业的积极作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同时,要优化出口的区域布局,不断开拓和培育新兴市场。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五个关系。

处理好保出口与促升级的关系。在当前国际金融、经济形势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要处理好保出口与出口转型升级的关系。有一种观点认为,要利用当前的金融危机,淘汰落后的出口生产能力。加速一些出口企业的破产倒闭。但是,我国出口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如果听任出口企业倒闭,就会带来大量的失业,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在困难的形势下。要把帮助出口企业渡过难关放在首位。企业要先生存,才能图发展。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有效引导有利于确定出口转型升级的正确方向,加快转型升级的进程。但政府引导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因势利导,而非一厢情愿,更不可越俎代庖。综观其他新兴经济体出口转型升级,其动力主要来源于虚产要素成本的抬升,市场压力转化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为高附加价值的出口产业活动创造适宜的环境;建设共用的研发平台,保护知识产权,为研发成果的产业化提供金融平台;改进通关便利化,完善交通、通信基础设施,适应高端产业活动的要求;改善对外投资管理、服务体系,完善外汇管理体制,为本土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提供便利与支持。

处理好转型升级与转移的关系。我国出口产业在布局上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优化出口产业的布局是转型升级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出口产业布局调整同样要尊重市场规律,对于具有“大进大出”特点的加工贸易,引导其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难以满足其对物流的要求,因此可能事倍功半。加工贸易布局的优化,主要应着眼于在沿海地区的优化布局,即引导加工贸易活动从珠三角向广东东西两翼地区、北部湾地区转移,从长三角向苏北鲁南地区转移。

处理好内源发展与外源发展的关系。外商投资企业超过我国出口总额的一半。这是过去30年我国大力吸引劳动密集的出口导向型外资政策的结果。外资企业对于扩大出口、解决就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外商投资企业在研发决策方面受制于其母公司的战略。其品牌和国外销售渠道更操控于其母公司,要发展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由中国企业控制的国际销售渠道,必须依赖本土的跨国公司。因此,扶持本土的跨国公司,对于出口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要鼓励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配套、合作与竞争,不断提升内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支持内资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着力培育本土跨国公司。

处理好海外并购与出口转型升级的关系。获取国际品牌、海外销售渠道,是出口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但是,靠我国在境外新建销售渠道和培育国际品牌,难度大、耗时长。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令不少国外企业经营困难,股价大幅缩水,这为我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取国际品牌和销售渠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家可以有选择地放松对外投资的管制,建立海外并购基金,加大对出口企业海外并购的融资支持力度,帮助我国企业不失时机地并购海外研发能力、品牌和国际销售渠道,加快出口转型升级的进程。 《半月谈》2009年第2期【半月评论】农民工返乡:从挑战中寻找机遇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日益加深,沿海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用工需求减少,加上春节临近,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开始集中返乡,给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情况和新问题。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大量农民工集中返乡,是一种现实挑战,但其中也有机遇。

从产业梯度转移的一般规律看,农民工返乡对满足内地企业用工需求创造了机遇。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劳动力的流向与产业转移密切相关。乘改革开放的东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沿海地区一批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继兴起,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加速向东南沿海转移。

近年,受土地紧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沿海地区酝酿新一轮产业升级,为拓展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一批生产成本高的资源型、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大举内迁,用工需求明显增加,中西部地区一度遭遇前所未有的“用工荒”。

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明显的梯度性、阶段性规律和趋势。可以预见,此次由美国次贷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波动势必再次推动国际分工体系调整和我国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沿海地区产业资本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用工需求自然递增,农民工返乡正好补缺。 从“三农”发展状况来看,农民工返乡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机遇。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破解“三农”问题需要政策、资金、技术,但从根本上说人才最为重要。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近年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农民大量外流,有知识、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缺乏,直接制约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如今,中西部一些地方因劳动力素质降低,耕作粗放,“省事田”、“懒人田”并不鲜见,极大阻碍了农业科技进步;一些地方因劳动力存量不足,或耕地撂荒,或双季稻改单季稻,宝贵土地资源的效益未得以充分发挥;一些地方因高素质劳动力短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缓慢。

在国家强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农民工返乡有助于挖掘农村内部的增长潜力,有助于提高农业综合更多资料下载:http://www.qqgwy.com

1

生产能力。

从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局来看,农民工返乡为推进农民自主创业,推动地方小城镇建设,进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带来了机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认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需要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而提高农民素质,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是一条可行之路。多年来,一部分农民工走出土地、走进城市、走向市场,积累了一些资金,学到了一些管理知识,掌握了一些生产技术。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转变了观念。各地既要看到返乡农民工增加了当地就业压力,同时也要看到返乡农民工为家乡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

当前中央启动扩大内需战略,大量投资投向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事业,投向公路、电网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方兴未艾,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大,这一战略的实施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地方政府有的放矢地引导他们就业与创业,必将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回流,必将进一步推动地方小城镇建设,必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 农民工集中返乡是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新情况,农民工就业直接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其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不言而喻,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各地应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培训机会,广开就业门路;鼓励扶持创业,拓展就业空间;引导农业开发,做好“山水文章”。

总之,只要我们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因势利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一定能够从挑战中抓住农民工返乡的机遇,并将其转化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半月谈》2009年第3期【半月评论】危机面前,没有旁观者

“2009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作出如此判断。

改革开放30年来,国人已经习惯于经济飘红、收入增加,这场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让很多人受挫的同时深感意外、迷惘。危机面前,是做随波逐流、枯坐等待的旁观者,还是逆势而上、奋发有为的抗争人?这个摆在政府、企业以及民众面前的现实命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做出回答。

危机面前,政府责无旁贷。国际金融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领导干部更要早调研、早谋划、早打算、心中有数,多做化危为机的事,多做维护群众利益的事。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的措施,并提出“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工作

要求,迅速研究落实了一大批重大项目。在各地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的努力过程中,如何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好钢用在刀刃上”,避免铺张浪费,是各级党委、政府急需高度关注的课题。各级政府要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集中财力保重点,做勤俭办一切事情的表率。

面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各级政府更要冷静客观研判形势,及时采取对策,调整步伐,捕捉机遇,努力开辟发展新天地。中央政府从宏观上密集推出了投资4万亿元、给困难群体发补贴、鼓励“家电下乡”等一系列举措,现在迫切需要各地政府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执行好政策。我们看到,有的地方推出消费券、旅游消费券、购房补贴等新招,鼓励百姓消费;有的城市提出“创业之都”的构想,在降低企业注册门槛、信贷融资、厂房租赁等方面推出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草根创业”。

危机令国内一部分企业受伤很深。然而,令人振奋的是,一批有竞争力有胆识的企业不仅没有倒下,反而憋足劲,将目光放得更远。危机面前,有的企业紧抓机遇,参与世界范围内的并购、重组,把发展目标从追随者调整为行业的领跑者;一些有眼光的企业抓住海外优秀管理、技术人才回流的机会,树起招兵大旗广揽人才;有的企业高管振臂高呼,提出2009年自己只拿“一元钱年薪”;有的企业则承诺在此轮危机结束前,不裁员、不降薪。这些企业的所作所为,颇具前瞻,表现出强烈的社会担当,赢得社会广泛赞誉的同时,也必将刺激企业职工的忠诚度,从而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危机波及最广泛的是普通民众。其中受冲击最直接的无疑是因企业停产或倒闭而导致返乡的众多农民工。据最新测算,目前已经约有两千万农民工由于经济不景气失去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而返乡,占外出就业农民工总数的15.3%。挑起中国几亿农家生存重担、改变中国乡村面貌的主要依靠力量的农民工,向来工薪待遇较低,工作环境较差,劳动强度很大。然而危机发生后,我们从身边接触的农民工身上看到,他们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更多地苛责企业、政府,而是默默地走进当地政府组织的免费技能培训班,提升自己求职能力,还有的准备利用打工多年积累的资本和能力,回乡创业。农民工用他们孱弱的臂膀,分担着危机给中国造成的危害,他们所展现出的对苦难的担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绝处求生的应变能力,可谓熠熠生辉。他们身上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意志,可让每一个社会群体从中得到启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华民族从来都有在危机面前永不屈服的传统。正是在应对重重挑战中,中华民族表现出和衷共济、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成为中国人民战胜困难、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动力。

温家宝总理说,“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贵重”;深陷困境的企业主则说,“只要企业能够活下去,走的人一定还能回来”。这些信息传递出的,是中国人上下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是中国经济破浪前行的无穷动力。经过30年改革开放洗礼的中国政府和人民始终抱定必胜信念,有改革开放30年强大的物质财富和改革经验作基础,有潜力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做靠山,只要社会各界心往一起使、劲往一起拧,中国人没有理由丢失战胜这场危机的“自信力”。

《半月谈》2009年第4期 【半月评论】 警惕地方保护主义借“救市”抬头

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影响越来越深。为拉动经济增长,继中央政府出台4万亿元投资计划后,各地政府也相继出招。然而,在一些地方旨在保增长、扩内需的措施中,有一种迹象值得警觉,那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在悄然抬头。 截至目前,在一些省份促进经济增长的方案中,不约而同、或明或暗都含有将本地产品与外来产品区别对待、优先促销本地产品的内容,有的方案载明“鼓励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使用本地企业生产的设备和建材”,有的规定政府采购“在同等条件下,原则上优先购买本地产品”,有的则在“家电下乡”中对购买本地产品给予特别优惠或补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对当地产品的这种“鼓励”和“优先”,使得这些地方政府的救市措施,蒙上了地方保护主义的色彩。应该承认,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其“现实”的合理性。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市场需求总体由旺转淡,不少产品出现滞销积压,企业纷纷减产甚至停产,经营陷入困境。在一些地方更多资料下载:http://www.qqgwy.com

2

领导看来,本地企业事关GDP、税收和就业,率先帮扶其渡过难关,在救市中给他们“开小灶”、“吃偏饭”理所当然。正是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一些地方将“救市”片面等同于“护市”,将共克时艰的“共济”变成了以邻为壑。由于金融危机中这种地方保护主义救市之举容易赢得人们的“理解”,销蚀了对其破坏性和危害性的认识。

地方政府“本位主义”的救市之举,最直接的危害是损害市场公平,破坏平等竞争。面对金融危机,政府有救市之责,但任何救市之举,都应该符合政府的角色定位,尊重市场“游戏规则”,不能由“裁判员”变成“运动员”,借“有形之手”鼓励不平等竞争,帮助本地企业击败外来企业,帮助本地产品排挤外来产品。试想,甲地政府为了保护汽车企业,指定“领地”的出租车行业使用当地汽车;乙地政府为了不让电脑厂家亏本,下令“辖区”的政府采购限于当地品牌,各地企业都躲在各自政府的羽翼下,将市场变成了支离破碎、互相割据的“山头”,救市变成各个地方的“自给自足”,在这种市场格局下,扩大内需的预期岂不成为一句空话?

“本位主义”的救市之举,极大地削弱市场竞争性,降低企业的竞争能力。当地企业凭借政府营造的市场不平等竞争,生产可能暂时复苏,销售出现短期增长,但实际上这只是得一时之利,贻长远之害。由于受到特殊的保护,企业坐享其成,将失去应对金融危机挑战、积极开拓市场的勇气,同时也将失去创新的冲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积极性。那些优秀企业、优秀产品的市场空间则被压缩,而一些落后企业借助政府对外来产品设置的准入“门槛”,重新在市场中分到了一杯羹,出现优不胜、劣不汰的局面。

“本位主义”的救市之举,还剥夺了人们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的权利,构成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侵害。救市重点在企业,关键看市场,扩大内需的一个前提就是看能否有效拉动消费。地方保护主义对商品自由流通的限制,使得消费者“品种别无选择、消费成本增加”,救市期望起到的拉动消费效果将大打折扣。

“本位主义”的救市之举,也不利于增强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和合力。这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被形容为金融海啸,其影响既不限于一时,也不限于一地。要成功抵御这样一场异乎寻常、影响深远的危机,必须众志成城,通力合作,才能渡过难关。如果救市只为“自保”,互相封锁,设立壁垒,割据市场,不仅不能全身远害,相反会加剧危机的蔓延。

采取什么样的救市举措,决定权在各地政府,而检验举措有无效果,关键看其能否激发企业的活力,促进市场自由流通。一个广阔而统一的市场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依托。一方面,各地政府在救市中,对各行各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要心中有数,急企业之所急,想方设法排忧解难,从调整优化结构着手,从减轻企业负担着力,帮助企业“强身健体”,提高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要自觉摒弃依赖政府赐予“垄断市场”的念头,苦练内功,加快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机制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开拓市场能力。

地方保护主义,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背道而驰。由于目前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对于自身的“角色定位”认识模糊,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因此,对于金融危机救市中地方保护主义的“还魂”,要分外警惕,要加强对各地政府救市行为的监督,防止出现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的举动;地方政府更要认识到,尽管救市峻急,但任何置市场经济运行规则于不顾,以破坏市场公平竞争为代价,妨碍培育统一市场的做法都是歧路一条。 《半月谈》2009年第5期【半月评论】:关注民生是根本

为了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波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成为了今年必须完成的三项重大任务,我们对其中的任何一项任务都不能掉以轻心。但有越来越多的同志在实践中自觉地把工作重心放在了保民生上,还有更多的同志从理论上呼吁所有发展都要围绕民生展开,社会群众更是从感情上对民生建设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与期待。为什么呢?因为无论是体现发展目的还是破解发展难题乃至走出经济困境,关注民生都是关键、是核心、是根本。

首先,关注民生是体现发展目的,保证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试金石。 我们承认,没有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就没有相应的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社会就业的解决,民生的保障就无从谈起;没有相对的社会稳定,就没有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环境与前提条件。但再重要、再不可少,这些都只是为了民生问题的真正解决与民生水平的切实提升这一目的服务的工具,是属于手段层面的内容。

人类社会不论干什么事情,目的与手段都不能等量齐观,更不能颠倒过来。发展当然是如此。如果处理不好这一关系,就会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有GDP的不断攀升而没有民生的改善与提升。这种状况在过去一些地方的一些发展过程中已经有前车之鉴乃至令人痛惜的教训。而这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之所以产生,就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发展的异化,增长本身成为了目的,稳定本身成为了目的,结果我们很多同志为增长而增长,为稳定而稳定,干了不少活,费了不少劲,不仅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甚至还种下了苦果,留下了隐患。所以,在今年的工作部署中,我们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这就是,我们的增长是为了保障民生的增长,我们的稳定是为了更好民生的稳定。 其次,关注民生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治本之策。

在目前经济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保增长、保稳定的紧迫性与必不可少性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中国三十年来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在9.6%以上,近些年来更是屡屡突破10%甚至12%,这么高速的经济增长突然嘎然而止,会对中国社会经济层面乃至社会政治层面产生巨大冲击。我们承受不了这样的冲击,也不愿承受这样的冲击。因而通过有效行为保增长,保证一定的增长速度是必须的选择;另一方面,在经济繁荣期,各种社会问题容易被顺水推舟在不经意间解决而使得社会能相对稳定,一旦经济滑坡,泡沫退去,各种问题就会凸现出来,在不能得到比较妥当解决的情况下,社会不稳定现象就会出现,产生一系列威胁。为了消除可能的隐患,未雨绸缪的保稳定同样不容忽视。 但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些都只是权宜之计,虽然可以称之为是必不可少的权宜之计。因为,在整个世界经济大气候不景气的背景下,在我们宏观调控成效尚未真正巩固的环境下,在产能过剩和结构低下问题没有真正改观的情况下,保增长并不是想保就能保得了的。如果把握不好度,甚至容易引发经济更剧烈的下滑;同样,在我们不能从本质上消除不稳定深层原因的情况下,保稳定也不是想保就能保得了的。过于刚性的行为,简单捂盖子的思维会招致更大的不稳定。

而只有通过保民生,扩大内需,让群众有工作可挣钱,有钱可花,有钱敢花,才会消除现有的产能过剩,才可能使得经济运行中生产与消费这一最基础的过程呈良性循环。更进一步看,当需要工作的人有岗位可做,当需要消费的人有能力可消费,当群众心平气顺的时候,经济增长速度肯定不会低,社会也肯定不会不稳定。更何况,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民生领域的建设本身就是很好的实现经济增长的优质项目。

再次,关注民生是走出经济困境,战胜经济困难的信心的沃土、力量的源泉。

越是经济困难时期,越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越是经济困难时期,越要有战胜困难的力量。但信心何来,力量何在。老去喊要有信心是不更多资料下载:http://www.qqgwy.com

3

行的,信心不是喊出来的;鸵鸟策略,回避困难、装作看不见困难,也装不来真实的信心。力量亦是如此。单靠政府赤膊上阵不是没有做为,但能有多大作为需要谨慎乐观。毕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还要依靠更加广泛的市场主体。尤其是,当我们把眼光放得更深远一些,社会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推动历史进步的真正力量还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那么如何能让群众有信心,如何能把群众的力量调动起来,这又依赖于我们对民生问题的切实解决。当我们通过政策的安排、利益的调整、措施的完善,改革的深化,把教育、医疗、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等等事关民生的各项工作都做好,做到位,真正做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群众能对我们的经济发展没有信心吗?能对我们的社会没有信心吗?同样,他们能不支持、拥护我们政府为做到这一切所采取的政策与所付出的努力吗?他们能不信心百倍、全力以赴、心甘情愿投身保增长、保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吗?

所以,为了2009年中国经济能先于世界经济实现复兴,为了2009 年中国社会能有又好又快的发展,让我们带着使命去关注民生,带着理性去关注民生、带着感情去关注民生吧。 2009年第6期【半月评论】:深化医改 为民造福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造福民生的重大决策,是深化改革的宏大工程,必将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紧紧围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个根本目标,不断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探索,取得了显著成就:人均期望寿命不断增加、婴幼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不断加强等。

但是最近10多年来,由于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保障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政府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医药费用上涨过快,“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尤其是贫困边远农村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健康权益。 要实现医药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维护和增进群众健康.亟须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新一轮医改明确了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深化医改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我国将通过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于我国国情而设计的这一卫生制度为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明了总体方向,确定了改革的基本框架,这在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与此同时,新一轮医改还拟定了近期工作的“路线图”,明确了近三年的五项重点工作,并以这五项重点工作为抓手着力解决当前老百姓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减少居民个人支出比重,减轻群众看病负担;

——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保证老百姓合理规范地用上安全、有效、价廉的药物,降低群众看病的医药费用;

——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强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让城乡居民公平地享受妇幼保健、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最大限度预防疾病,力争使群众少得病;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改变“以药养医”机制,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合理设置看病流程等。

这一系列措施的最终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都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新一轮医改中特别强调深化医改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这条主线,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要让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坚持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将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将大大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国民健康素质的提升,必将推动国家经济的增长,因为决定经济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民的小康。

在当前经济困难的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毅然决定投入8500亿元深入推进医改,这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关注民生、解决老百姓切身利益问题的决心,同时也是当前我国迎战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切实之举。一方面,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将直接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可以消除群众对看病就医的后顾之忧,改善群众的消费预期,增加消费,从而达到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目的。

目前,深化医改的总体方向和近期的具体任务已经明确,改革的航船已经驶上新的航程。然而,医改的深化毕竟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的主导、全体医务人员的积极参与以及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这样才能形成推进医改的合力。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将深化医改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同时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可操作的政策和措施,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并注意总结和积累经验,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09年第7期【半月评论】:政策扩张期应警惕“政府万能”幻觉

金融危机时期的政府救市,就经济学的意义而言,是指在“国家干预”的框架下,政府对经济进行更多介入。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的政府介入,需要有扩张性的调控。

我国启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来配合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作总量扩张,并注重结构优化。就“国家干预”的调控中财政、货币两大政策的搭配类型而言,这是一种“双松”的搭配。这种扩张性调控的目的其实很清晰,就是为了提升景气、改善预期,为下滑的总体经济运行增温供暖,对企业起到抗寒作用。这在当下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这种国家干预、政府介入,显然不应该也不可能颠覆市场原则,而是要贯彻“补充市场”的原则。

在现实生活中,与“市场失灵”相对应的,还存在着“政府失灵”。我们要理性考虑政府的介入,要制定合理的方案和得当的具体政策措施,防止“政府万能”的幻觉。这种“政府万能”的幻觉在政策扩张期和加大政府干预的操作环境里,是非常容易产生的。而且,坦率地说,在具体管理部门的政策实践方面,又往往容易走偏。经济出现危机的时候,当然要充分发挥政策的调控作用,政府应当有所作为。更多资料下载:http://www.qqgwy.com

4

但是,不能把这理解为政府什么都可以去直接调控一把,什么事情都可以去审批一番。

在具体的实践上,可以举两个例子从正反两方面得到启发,来认识在这一轮政策调控中,应怎样注意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使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机制,同时适当加大政府介入的力度,注意采用合理的介入方式。

2008年初,西部一个省会城市的管理部门提出要把这个城市的牛肉面控制在2.5元一碗的价位上,而不许增加一分钱。舆论报道后,出现了很多批评意见。而当地的物价部门非常委屈,说我们这里的老百姓有习惯早上到街上吃一碗牛肉面,中午又是一碗牛肉面,晚上可能还是一碗牛肉面。这么重要的关系民生的事情,我们不管好怎么行?但如果真的把这样的具体管理方式操作下去,一定会变形。因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所有的原材料、燃料、用工成本等都在上升的情况下,只控制产品终端售价,只会迫使生产者缺斤短两,以次充好,降低商品的品质。

怎么正确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正面的例子。在西北某地,当地老百姓习惯吃米粉。当地的物价部门也认为需要介入这个事情。于是,通过调查,政府方面公布了一碗标准量米粉的成本构成信息。信息公布后,促进了生产方和消费方信息对称性的提高,消费者可以通过“用脚投票”来选择其提供者。这样,就促进了各个米粉生产者之间的良性竞争,达到了很好效果。以上两个例子的对比可以告诉我们:政府调控的政策理性应以市场为前提。

另外,从政府必要的审批来看,也存在一个体制演变过程中怎样渐进地减少遗留下来的计划经济色彩,从而进入越来越合乎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新体制状态的问题。在不同阶段,审批的力度和方式应当有调整,发展方向是应减少审批。这不是意味着现在对于4万亿元的项目不审批,但是也绝不意味着把这种审批长期化、万能化。有关部门采取审批权适当下放的新举措、新探索,是值得肯定的。

应当指出,在有些政府管理部门和官员的意识中,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一种旧意识复归的现象。前不久笔者参加一个座谈会,会上不少企业界的人士反映,原来在环卫、市政这样一些公共工程和公共设施的项目上,政府方面已明确承诺,欢迎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但随着一系列扩张性政策的公布,环卫、市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很快对他们说:你们不用再参加了。我觉得这是把政府投资的“扩张效应”直接变为对民间资本的“挤出效应”,与宏观调控的初衷背道而驰。这种情况反映出我们有些政府官员又回到原来的思维定式,并没有真正消除计划经济的认识误区。

所以,笔者觉得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在政策调控、扩张操作这样的背景之下,有必要提醒方方面面,特别是政府管理部门,应该注意到我们现在政策里面可称为灵魂的内容,就是积极通过政府的扩张来拉动社会资金、民间资本跟进,应该努力拉动更多的非政府资金参与调控过程。这是政府使用资金争取放大效应、乘数效应的一个正确思路。我们的短期调控一定要和长期的深化改革、转变机制紧密结合在一起。

2009年第8期【半月评论】:念准“保”字经

面对当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局面,各地区、各部门围绕保增长的大局要求,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纷纷大念“保”字经:保出口、保产业、保企业,保民生、保就业、保稳定,保项目、保市场、保信心,等等。其中反映出的积极进取态度值得肯定,但对各类“保”中存在的一些不科学的苗头与倾向需要引起警觉。“保”字经固然不错,可如果对各种“保”之间的关系没有科学的认识,念歪、念偏了,就会事与愿违。那么,如何才能念准“保”字经呢?

——首先,要科学认识各种“保”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价值,不能该保不保,犯买椟还珠的错误。

我们应该注意到,各种“保”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价值是不同的,是处于不同层面的。科学保增长,必须分清楚何为目的,何为手段;何为雪中送炭,何为锦上添花。

经济增长,说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所以,保民生是最高目的,保企业、保产业、保出口,乃至保稳定、保市场都只是保民生的手段。当然对于特定部门、特定群体、特定地区来说,也许保企业、保产业、保出口就是他们当下的目的,有其刚性的必要必须去保。但即使这样也要记住大道理要管小道理,大目的要管小目的,手段性的“保”要服从于目的性的“保”,不能因为保这些手段性的内容而影响甚至妨碍了保民生这一大要求、大任务、大目的。不然,我们就会犯买椟还珠的错误。

即使是保民生,以我国的基本国情兼之当下的经济态势,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包括财力物力用于最大多数群众的基本民生的保障。同是保民生,雪中送炭的“保”要优先于锦上添花的“保”。

——其次,要科学处理各种“保”对于经济健康发展的意义与权重,不能见保就保,走缘木求鱼的弯路。 在经济周期处于下行期的时候,经济增长速度适当放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不能还幻想着像经济高潮期那样两位数的增长,这只是一厢情愿。如果为此而急功近利,不仅不可能保得了增长,反而会损害健康持续增长的基础与条件。

比如,为了保出口而不断提高出口退税,其形成的低价优势等于挖国民财富补贴国外消费者,就算我们真接受这本不该承担的代价,外需也不见得能马上扩大。在全球消费市场客观萎缩,过去那种虚假泡沫外需消退的情况下,还硬要坚持保持大规模的出口是不现实的。 又比如,目前企业经营困难是客观事实,政府当然不能袖手旁观。但怎么保,保什么是需要检讨的。如果一些企业因为技术低下、结构低下、管理低下、质量低下等等,本来已经没有了生存的理由,我们却不断地去输血、不断减低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义务以求勉强维持是不应该的。

当然,保出口、保企业可以暂时保住产业不萎缩、保住就业不下滑,但要分清楚保出口、保企业只是权宜之计,保产业、保就业才是治本之策。更进一步讲,要想实现经济增长的真正快速和持续,就是保产业也一定要在调结构上下工夫。国务院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最后落脚点都放在了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上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再次,要科学评估各种“保”背后的成本与收益,不能为保而保,吞饮鸩止渴的苦果。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各种“保”的行为也不例外。保增长就要上项目,上项目就要扩大信贷、消耗资源、影响环境。如果不能控制好成本,规避开风险,我们就会得不偿失,甚至饮鸩止渴。

事实上我们已经进行的一些“保”的行为确实存在着严重的隐忧与后患:据国土管理部门反映,在保增长过程中,一些地方借机圈地,搭车用地,土地使用增长过快,保“红线”、保18亿亩耕地的压力益发加大;环境监管部门则发现个别地方在保企业的幌子下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浑水摸鱼,重新上马,保环境、节能减排几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金融部门的人士已经从越来越宽松的、天量的信贷资金投放中隐约看到了呆账与坏账的影子,所以提出了保稳健。 保“红线”、保环境、保稳健,这些“保”看起来似乎与先前那些“保”有冲突,好像与保增长也不尽一致。但这些“保”却是必须更多资料下载:http://www.qqgwy.com

5

2009年1—20期《半月谈》半月评论 

《半月谈》09年1~20期半月评论《半月谈》2009年第1期【半月评论】转型升级是出口解困的根本途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出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冲击,在内外多种因素交互作用下,中国出口增长速度逐月回落,2008年11月出现十年来首次负增长,增长率降到一2-2%。面临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中国出口如何应对?一方面,政企携手,共度时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naa40wrvr0a0pl1tyy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