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现代属汉藏语系的少数民族语言等材料来考察,又提出了许多新的看法,所得结论不尽相同。比如李新魁提出上古时期有六十个声母。教材根据王力的说法认为上古声母有三十二个。
这三十二个声母,与传统三十六声母比较,有的要合并,有的要分开。合并的有两类:一是知彻澄娘要与端透定泥合并,都是舌尖音,即所谓“古无舌上音”;二是非敷奉微要归到帮滂并明,都是双唇音,即所谓“古无轻唇音”。分化成两类的是:一、照穿船审四个字母,其中有些接近精清从心(照二组,二即二等,“等”是等韵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主要分析韵腹,即主要元音的开口度,同时也和介音的有无相关。江永提出:“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洪大是说一等韵的韵母中没有i介音而主要元音发音时舌位比较后比较低,如[a] [o] [u]等,二等韵是韵母中没有i介音而主要元音发音的开口度次大和舌位较前的,三等韵是韵母中带有i介音而主要元音发音的开口度较小(细)和舌位在前的,四等韵一般是韵母中带i介音而主要元音发音的开口度最小舌位也最前的。参见李新魁《古音概说》43-44页),是齿音,用“庄初崇山”表示;另一类接近端透定泥(照三组),是舌音,用“章昌船书”表示。二、喻母分为两类,喻三归匣,喻四归定,用“余”表示。下面是上古三十二个声母表(教材附录四按三十二声母列举了一些常用字可供参考)。 清 浊 七 音 牙 音 舌 音 唇 音 齿 音 喉 音 半 舌 音 半 齿 音 全 清 见 端(知) 帮(非) 精 影 次 清 溪 透(彻) 滂(敷) 清 全 浊 群 定(澄) 并(奉) 从 次 浊 疑 泥(娘) 明(微) 来 日 清 浊 余(喻四) 书(审三) 禅 心 晓 邪 匣(喻三) 章(照三) 昌(穿三) 船(床三) 庄(照二) 初(穿二) 崇(床二) 山(审二) 第二节 上古音的韵部系统
一、《诗经》韵例和前人归纳韵部的方法
诗歌上押韵的,但是古诗在后代读起来,有些地方并不押韵,这就引起人们对诗韵的研究,进而进行上古韵母的研究。
谈到韵例和韵部,首先就必须把韵和韵母分别开来。因为韵例和韵部都是韵的问题,而不是韵母的问题。韵母是指一个音节中除声母以外其他音素的总和,包括韵头、主要元音和韵尾,韵则只指主要元音和韵尾(如果有韵尾的话)。韵头不同字如tian、gan、nian、lian、chan huan等是可以互相押韵的。这些互相押韵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就成诗韵。汉语诗韵一般是放在句尾的,习惯上叫做韵脚。
《诗经》的韵例
韵例就是关於用韵的格律:什麽地方用韵,什麽地方不用韵和怎样用韵。 一、从韵在句中的位置来看,句尾韵是最普遍的形式,如《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中的“鼠”和“黍”。但《诗经》中也有不少诗句以代词或语气词收尾,韵字往往在代词或语气词的前面,可以看作句中韵,也有人把它看作变相的句尾韵。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中的“流”和“求”,“母也天只,不谅人只”中的“天”和“人”。
二、从一章中所用的韵数来看,可以分为一韵到底和换韵两类。举例来说,《静女》第一章是一韵到底,第二章“娈”和“管”押韵,第二章“炜”和“美”押韵,换了一次韵。
三,从韵脚相互的距离来看,情况比较复杂。概括起来,大概可分为三种: 1、句句押韵。《诗经》押韵一般都很密,句句押韵的不少。例如《静女》第二章和《硕鼠》第一章。
2、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这是《诗经》里最常见的押韵方式。例如《关雎》的二四五章,都是第二句和第四句押韵。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一种押韵方式,就是首句入韵,第三句以下才是奇句不押韵。例如《关雎》的一三章和《静女》的第一章都是首句入韵而后偶句押韵的。
3、交韵。这是奇句和奇句押韵,偶句和偶句押韵。例如《静女》第三章的第一句“荑”和第三句“美”押韵,第二句“异”和第四句的“贻”押韵。
《诗经》用韵的格式是多样的。格式多样化,这是《诗经》用韵特点的一个方面;但是最主要的格式却是两种:一
46
是隔句押韵的句尾韵,一是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这两种押韵的格式成了后代诗歌押韵的准绳。
前人归纳韵部的方法
韵部就是指押韵字的归类,互相押韵的字原则上就属于同一个韵部。前人为了弄清《诗经》用韵的现象,曾将《诗经》中押韵的字加以系联、排比和归纳,将可以常在一起押韵的字归纳为同一个韵部。这就是古人的韵字系联法,是前人归纳韵部的一般做法。
此外,明清时候,人们还发现汉字谐声偏旁(如祥详洋翔等形声字的声符都是“羊”)的分类与《诗经》韵脚字的分类基本上相一致,因而用谐声系统来作为《诗经》分韵的参证。汉字里的形声字占80%左右,有些没有在《诗经》里用作韵脚的字,主要就是根据谐声偏旁来确定其韵部归属的。
除了根据《诗经》韵字进行系联和根据谐声偏旁进行归类外,古音学家还根据先秦时期假借字、别的诗歌韵文和其他散文中的韵语进行系联,这样就逐渐归纳出比较完整的先秦古韵。
2、古韵研究情况概述
上古没有韵书,人们对上古音的研究是从韵文在后代读起来不和谐引起的。这种研究,主要导源于宋代而发展于明代。到了清朝,则是上古音研究更为发达的时期。
宋代之前也有探讨上古语音的人,不过少有完整的著作。
宋代的吴棫(字才老,福建人,生活年代与朱熹相近)是对《诗经》语音进行研究的第一人。 到了明代,研究上古音的有杨慎和陈第等人。陈第著有《读诗拙言》、《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等书,以考求《诗经》和《楚辞》的古音。他第一个明确地提出语音的发展观念,反对前人的“叶韵”之说。他在《毛诗古音考》序言里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成为语言学界的名言。在他看来,《诗经》里每一个入韵字都有它的固定读法,不可能时而念甲音,时而念乙音。比如“仪”,本来就念“俄(牛何反)”,不可能又念“宜”或“义”,后代念“宜”,那是语音变化的结果。陈氏之书考证详博,所考的字数虽不甚多,但证据充分,信而有征。他虽没有提出古韵分部的确切说法,但他的考证成果和方法,却为后来进一步研究古韵分部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上古音的研究,到了清代进入了发达的历史时期。清代研究古音用力最勤者首推顾炎武。他本是研究上古经典的专家,为了弄通经义,他花了三十年时间写成了语音学巨著《音学五书》,包括《音论》、《诗本音》、《易音》、《唐韵正》和《古音表》。在这五种著作中,他对古音各方面的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他在《古音表》中分古韵为十部:东、支、鱼、真、萧、歌、阳、耕、蒸、侵。他的分部,能够跳出中古韵书分韵的约束,把上古音中当分而在《切韵》中合为一韵的字分入不同的部。顾氏的分韵,为后人的研究打下了比较稳固的基础。
继承顾氏的学说而加以进一步阐明的,是他的弟子江永。他著有《音学辨微》、《四声切韵表》和《古韵标准》等书。《古韵标准》对顾氏的语音学说作了修正,在十部的基础上把上古韵部分为十三部:把“真”部分为“真、元”,把“萧”部分为“萧、尤”,把“侵”部分为“侵、谈”,分法较为精密。
江永之后,出现了段玉裁。他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对《说文》有很深入的研究,著有《说文解字注》等书。他在《六书音韵表》中提出了许多有关音韵、文字的精辟见解。段玉裁把文字的谐声系统和韵文押韵结合起来,把古韵分为十七部:把“支”分为“脂、支、之”,把“真”分为“真、文”,把“尤”分为“尤、侯”。当时人钱大昕对他这部书评价很高,说“此书出,将使海内说经之家奉为圭臬,而因文字以求训故,古义之兴有日矣,讵独以存古音而已哉!”前人指出,段氏对古音有三大贡献:三分“支”部;善于把“合韵”、“本韵”区别开来,提出“古本韵”和“古合韵”的区别;还提出“同谐声者必同部”。
之后,段氏的老师、江永的弟子戴震,把古韵分为二十五部,主要是把入声韵分了出来。 戴氏的学生孔广森分为十八部,把“东”分为“东、冬”,是其重大贡献。但他主张取消入声,只保留与“谈(-m)”部相对的“盍(-p)”部。孔是山东人,清代的山东已无入声,所以主张取消入声,结果犯了一个“出名的错误”。
戴氏的另一个学生王念孙分为二十一部。
另有一人名叫江有诰,他自学成才,分部结论与王念孙大体相同,所谓“闭门造车,出而合辙”。他有《江氏音学十书》,与王念孙齐名。
清代以后,古音学的研究到了章炳麟和黄侃手中又有进一步的发展。章氏著有《国学论衡》和《文始》等书。他把古韵分为二十三部。另外,写有《成均图》阐明古音通转的学说,对声母的研究也有一些创造性的收获,著名的发现是古音娘日归泥说。
黄侃是章氏的学生,著有《音略》、《声韵通例》等书(现均收在《黄侃论学杂著》一书之内)。黄氏从《广韵》出发来考求古韵,有“古本韵”、“古本纽”等等提法。他把古韵分为二十八部,主要是汇集各家之说,没有独创,但择善而从,确也有自己的见解。有人称之为清代以来古音学研究的“殿后人”。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黄说很流行。
在明清时代诸人的不断努力之下,古韵分部取得了不少的进展,越分越接近于古代韵类的实际区分。但是,在当时
47
的历史条件下,前人没有也不可能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在许多地方表现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这正如清朝刘禧延所批评的那样:“古音自亭林顾氏大畅厥旨,后如慎修江氏(按:即江永)、懋堂段氏(按:即段玉裁)分析诸部,递益严密。近诸考古家互有移并,然或过于求密,致失之拘。甚或古人用韵,有不合其部分者,辄略而弗言以曲全己说。始固由经典以求古音,究将执其所谓古音以局古人,此特自为一家之说,于古人未必尽合也。”(《刘氏遗著》)
此外,明清时人对上古音声类的研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只有个别人(如钱大昕)比较留意这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较有价值的见解。但从总的情况来看,对上古声类的探讨,远远不及韵类的充分,这主要是由他们研究的目标和方法论上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近几十年来,上古音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西洋语音学那一套对语音的分析方法和工具传到我国以后,对古音的研究就比较方便了。而在这个历史时期,某些外国人怀着各自的目的也对古汉语语音进行研究。这方面较有影响的是法国的马伯乐和瑞典的高本汉。高本汉写有《中国音韵学研究》和《上古及中古汉语语音学简编》等书。他利用西洋的语音学理论来研究汉语古音,取得了一些成绩,提出一些颇有价值的见解。但是高本汉的研究态度和方法有许多地方是唯心主义的,他对汉语作出了许多歪曲和不合事实的结论,许多说法是错误的。
现代我国对上古音进行过系统研究而且较有成就的学者,有罗常培、王力、陆志韦、周祖谟、李新魁等。罗常培写了不少有关古音韵的研究论文,王力著有《上古韵母系统研究》、《汉语史稿》、《汉语音韵学》、《汉语音韵》等论文和专著,他把古韵分为三十部(详下)。陆志韦写有《古音说略》及其他散篇音韵学论文,对古音提出某些有价值的见解。周祖谟对《广韵》一系韵书曾做过许多考校功夫,也写了一些音韵学的论文,主要收录在他的《汉语音韵学论文集》和《问学集》中。他与罗常培合作有《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等。李新魁分古韵为三十六部,有《古音概说》和《汉语音韵学》等,提出“次入韵”的概念(指“祭、废、至、队”四个收喉塞音-的韵)。
3、上古音韵部系统(古韵十一类三十部)
从顾炎武分古韵为十部开始,以后的发展是越分越细。江永分十三部,段玉裁分十七部,孔广森分十八部,王念孙、江有诰各分二十一部,章炳麟分二十三部。如果把入声韵也独立出来,分部就更细。戴震分二十五部,黄侃分二十八部,王力分三十部,李新魁分三十六部。我们的教材采用王力的古韵分部,共十一类三十部,每一部举一个代表字作为韵目,列表如下: 序号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第四类 第五类 第六类 第七类 第八类 第九类 第十类 第十一类 阴声韵 之 幽 u 宵 ? 侯 o 鱼 a 支 e 脂 ei 微 I 歌 ai 入声韵 职 k 觉 uk 药 ?k 屋 ok 铎 ak 锡 ek 以上收g[k]尾,舌根,清塞音 质 et 物 t 月 at 以上收d[t],舌尖中,清塞音 缉 ep 叶 ap 以上收b[p],双唇,清塞音 阳声韵 蒸 东 o 阳 a 耕 e 以上收ng[],舌根,浊鼻音 真 en 文 n 元 an 以上收n[n],舌尖中,浊鼻音 侵 em 谈 am 以上收m[m],双唇,浊鼻音 冬 u 所谓阴声韵,是指无韵尾的韵和以元音收尾的韵。
所谓入声韵,是指以塞音b[p]、d[t]、g[k]收尾的韵。 所谓阳声韵,是指以鼻音ng[]、n[n]、m[m]收尾的韵。 在汉语语音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阴阳入三种韵尾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显示了汉语语音的系统性特点。比如“恃”、“特”、“等”三者均以“寺”为声。“恃”为之部字,阴声韵;“特”为职部字,入声韵;“等”为蒸部字,阳声韵。又如“乃”是之部字,阴声韵,以“乃”为声的“扔”为蒸部字,阳声韵。“山”本为阳声韵,上海人念“山”为s,就是阳声韵转入阴声韵的表现。“沂”今读yi,是阴声韵,但它是从“斤”得声,是阳声韵,即是说,“沂”是由阳声韵转到阴声韵了。“態”读阴声韵,但它从“能”得声,是阳声韵,也是同样的道理。“帖”从占得声,“占”是阳声韵,而“帖”为
48
入声韵。现代汉语里没有入声韵,是因为古时候的入声韵都转为阴声韵了。这些现象就是所谓的“阴阳对转”(之所以不叫做“阴阳入对转”,是因为古人把入声韵也看成阴声韵),其规律是:
主要元音不变,韵尾变为同一发音部位的尾音或者失去尾音;如果本来没有韵尾,就在主要元音后加上一个尾音。 阴阳对转对于研究汉语语音的变化,说明汉语语音演变的规律,是很有意义的,对阅读古书认识通假等现象也很有价值。但古音学家对此规律的认识比较晚,十八世纪的江永和他的学生戴震才觉察到这种现象。至于把它们叫做“阴阳对转”,并提到音韵学理论上来认识的,那是戴震的学生孔广森。
“对转”之外,还有所谓“旁转”,即指舌位往旁一转,就是指主要元音的发音部位发生了变化,如由[a]变为[],舌位由较后较低变为较前较高。“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斜”,与“家”、“花”押韵,说明古时可能读xia,现在读xie,就是因为发生了旁转。
“对转”“旁转”规律的认识和运用,需要比较严谨的考证,以前有的学者在使用这些规律的时候太过自由,左转右转无所不转,似乎古音之间都可互通,是不符合实际的。
以上古韵十一类三十部的常用韵字,可查看附录(三) 古韵十一类三十部具有很大的普遍性。用于《诗经》,除冬部应归入侵部外,情况基本上与这三十部相合(当然也有合韵的现象。所谓合韵,就是邻近的韵互相通押,参看教材540页)。同时代的诗歌韵文也适合这三十部。《楚辞》在时代上要比《诗经》晚二三百年,但是《楚辞》的用韵和《诗经》的用韵也基本一致,只是冬部已经从侵部分化出来了。
由于时代的不同,语音的变化,《诗经》的韵脚,到了后代,念起来有些就不和谐了。这个问题到了六朝时就产生了。当时人为了寻求押韵,就临时改变字的读音,这就是所谓“叶韵”,或称“叶句”。宋代的朱熹,则全面采用了“叶音说”(例见教材542页),这是不懂语音演变的规律造成的,是错误的。
第三节 上古音的声调系统
现代汉语有四个声调,是阴阳上去;中古汉语也有四个声调,是平上去入。至于上古的声调系统,前人没有研究清楚,看法各不相同。清代顾炎武认为古有四声,但是某个字归读什么声调并不固定,可以随时变化,他把这种情形叫做“四声一贯”。段玉裁则认为古代只有三声,有平上入而无去声。王念孙、江有诰等人认为古代实有四声,只是古代的四声不同于后代的四声而已。王国维主张古代有五声,黄侃主张古代只有平、入两类;周祖谟主张古代就有四个声调。王力提出古代有平入两类,只是两类之中还有长短舒促之别,古平声之舒声即中古之平声,古平声之促声即中古之上声,古入声之舒声即中古之去声,古入声之促声即中古之入声。总之,上古声调的问题众说纷纭,尚无定论,需要进一步研究。
第四节 古音知识的运用
一、双声
双声是指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如“仿佛”,两个声母都是f。但是由于古今语音是发展变化的,所以上古的双声不能和现代的双声混为一谈。比如“微妙”在先秦时期是双声,古代声母都是m,属明母,现代则不是双声。“威望”现代是双声,但在先秦“威”属影母,“望”属明母,两者就不是双声。当然也有古今都是双声的,如“栗烈”,古属来母,今读l声;“蒹葭”,古属见母,今读g声。这是古今一致的地方。下面举一些古代双声的例子:
连绵词:参差(初母)、踟蹰(踟端母、蹰定母)、栗烈(来母)、觱发(帮母)、缤纷(滂母)、侘傺(透母)、容与(余母)、憔悴(从母)、突梯(透母)、滑稽(见母)、犹豫(余母)、便(bian)嬖(便并母、嬖帮母)、蟋蟀(心母,有人以为蟀为山母)、蝃蝀(端母)、蒹葭(见母)、伊威(影母)玄黄(匣母)
同义或近义复合词或临时组合:说怿(余母)、洒扫(洒山母,扫心母)、鞿羁(见母)、饥馑(见母)、亲戚(清母)、妻妾(清母)、肯綮(溪母)
二、叠韵
叠韵是指两个音节的韵相同,即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如果有韵尾的话),介音不一定相同。由于古今语音的发展变化,和双声的情况一样,上古的叠韵和现代的叠韵不能混为一谈。如“芣苡”在上古是叠韵,同属之部,但现在却不是叠韵,普通话念fou yi。“仓庚”古代是叠韵,同属阳部,今音的一个韵母是ang,另一个是eng,不是叠韵。相反的例子如“知识”,现在是叠韵,但古代“知”属支部,“识”属职部,一个是阴声韵,一个是入声韵,不是叠韵。古今不变的当然也有,比如“辗转”、“婵媛”、“崔嵬”、“蹉跎”、“须臾”等古今都是叠韵的。下面举一些叠韵的例子:
连绵词:窈窕(窈幽部,窕宵部)、虺隤(微部)、窈纠(幽部)、忧受(幽部)、夭绍(宵部)、顑颔(形容饥饿,侵部)、须臾(侯部)、婵媛(元部)、觳觫(屋部)、崔嵬(微部)、芣苡(之部)、仓庚(阳部)、蟏蛸(xiao shao,蜘蛛的一种,通称喜蛛,蟏幽部,蛸宵部)、薜荔(锡部)
同义或近义的复合词或临时组合:涕泗(涕脂部,泗质部)、经营(耕部)、贪婪(侵部)、刚强(阳部)
有的词既是双声,又是叠韵,例如“辗转”都是端母元部字。这类的例子当然是比较少的。双声叠韵的分析是与语
49
音系统的描写相联系的。前人对上古声母和韵部的分合,看法不尽相同,因此对双声叠韵的分析也不完全相同。例如有的古音学家是主张脂微不分的,那么在他们看来,“伊威”不但是双声,而且是叠韵。有的古音学家主张质月不分,那么“栗烈”也是双声兼叠韵的。总的来说,早期的古韵分部比较少,声母的分类又不一致,因此前人在分析双声叠韵的时候一般都比较宽,声母或韵部相近的,也可认为是双声叠韵。
3、古音通假(a.两种假借、b假借原则和处理假借字要注意的问题、c古音通假在训诂学中的作用d假借字的读音问题)
我们有了上古音的基本知识,对古代的双声叠韵的分析就有了一个基础,理解起来也就比较容易了。而有了上古音的基本知识和古代双声叠韵的基本了解,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古音通假的道理。
A. 所谓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里音同或音近字的通用和假借。
古书上的假借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六书”上的假借,即本无其字的假借,比如第一人称代词没有一个本字,从一开始就借用本义是一种锯类工具的“我”来表示,后来一直沿用,并没有为它再造字,也没有为表示“我”字本义的那个词造字。这类例子我们在上学期的文字学的部分里已经学习过了。
另一种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就是古人在书写的时候,不用本字,而写了一个与之音同或音近的另一个字。如将“誓”字写成“逝”字(逝将去女),将“早”写成“蚤”等等。这种假借在现代看来是写错别字,但古代的文字还不规范,这种情况是允许的。
下面再举一些假借字的例子??:
B、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假借字的形成,是根据这样一个原则:语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果假借字与本字之间声母相差很远,或韵部相差很远,那么即使是双声或者叠韵,也不能假借。就上面所举的例子来说,早、蚤,唯、惟、维,惠、慧、由、犹,曾、增,辩、辨,慝、忒,具、俱,舟、周既然完全同音,自然没有什麽可以讨论的。輮读平声,煣读上声,它们之间都只有声调上的差异,也没有什麽问题。直和特古音同属职部,它们的上古声母都是定母,可以说既是双声,又是叠韵。其余各例都可以作类似似的分析。可见假借字必须是同音字,至少也要是声音十分相近的字。这是假借字的原则,也是古音通假的原则。
C、古音通假在训诂学中的作用
古音通假的现象,古书里常见,不明了古音通假,就难免望文生训,误解古书的原意,例如“归孔子豚”的“归”就很可能误解为归还的“归”,“八月剥枣”的“剥”就很可能误解为“剥皮”的“剥”,等等。而明白了古音通假的道理,就能够在观念上把古汉语的书面语言当作古代的有声语言来处理,跳出文字的谜障,找到问题的实质,这在训诂学上是很有意义的。清代学者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说:“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王引之的意见无疑是正确的。
运用通假的原则来研究古书的词义,可以解决一些疑难问题。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等人能够摆脱字形的束缚,从声音上去寻求古义,把古代汉语当做有声的语言来处理,不是仅仅当做文字来处理,这是他们比前人更科学的地方。他们实际上是把训诂学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古音通假的原则在训诂学上虽然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也产生了一些流弊。原因是有些学者没有严格遵守古音通假的原则,他们把双声叠韵看成万应灵丹,主观地肯定某一意义,再去找双声叠韵的证据。有时候,甲字和乙字虽的双声,但是韵部相差很远;有时候,二字虽是叠韵,但是声母相差很远;有时候,二字虽然读音相近,甚至相同,但是没有其他证据,单凭语音方面的近似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例如上文所举王念孙证明招的旳相通,如果没有《吕氏春秋》“万人操弓共射一招”的确凿证据,单凭双声叠韵,那就完全缺乏说服力了。
D、假借字的读音问题
最后说明一下假借字的读音问题。一般情况下,假借字的读音,要按照所表示的本字来读,如“逝将去女”之“女”,要读为“汝(ru)”。
只有少数字,按照习惯仍读借字的音,如“直不百步耳”中的“直”,仍然读“zhi”而不读“特”。
通论(十七)古书的注解
由于时代久远,我们阅读古书,会碰到许多语言文字方面的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一般可以通过参看古书的注解。古书的注解,有古代人用文言文作的,也有现代人用现代汉语作的,相比较而言,后者要比前者少得多。而且,现代人要注解先秦古书,也离不开汉唐人的旧注。所以,要读懂古书,必须参考古书的旧注,了解其体例,注解的方式以及它的局限性等等。
一、古书注解的概貌
为什么要给古书作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语言的发展变化,使得后人对古书中的一些话看不懂了,于是就要由专门研究的专家来作注。戴震在《尔雅文字考序》中说:“昔之妇孺闻而辄晓者,更经学大师转相讲授仍留疑义,则时为之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