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康拉德·伦琴(德语:Wilhelm R?ntgen,1845年3月27日-1923年2月10日),德国物理学家。
1895年11月8日,伦琴把实验室的门关的紧紧的,一个人在那里进行阴极射线的研究,在出现阴极射线时,旁边涂有氰化铂钡的荧光屏上,似乎也发出点蓝白色的光。阴极射线是不能通过玻璃管壁的,尤其是伦琴自己精心制造的装置,阴极射线漏出来也是不可能的。伦琴把玻璃管用黑纸紧紧地蒙上,通电后阴极射线发出的光被遮住了,氰化铂钡却依然发亮。断电时就不见了,伦琴用10张黑纸包着玻璃管或以铝板把玻璃管和荧光屏隔开,荧光屏仍亮着;把厚铅板夹在里面试试,亮光突然消失,铅板一拿开,又重新发亮。伦琴把手插进去一看,在荧光屏上模模糊糊有手骨的形象,手的轮廓也隐约可见,由于这是一种性质不明的新射线,就姑且称为\线\。
为了仔细研究X线,伦琴把床也搬进了实验室,整整7个星期,伦琴埋首在\线\中。圣诞节前夕,夫人别鲁塔来到实验室,他把她的手放到照相底板上用\线\照了一张照片,这是人类的第一张X线照片,伦琴亲自在照相底板上用钢笔写上1895,12,22。别鲁塔看到照片惊叹不已,问:\这个圆环是什么?\,\是我们的结婚戒指!\。这时他们完全沉醉幸福之中了。
1895年12月28日伦琴把《关于一种新的射线》为题的论文送交威茨堡物理学会和医学协会会长手里,他以严密的文笔,将7个星期的研究结果,写成16
个专题。这年正是伦琴50年华诞。这是他为人类奉献的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
次年1月5日论文副本在《维也纳日报》星期版的头版头条作了详细的报道。这一伟大的发现立即传遍了全世界。1月13日下午5时,伦琴应邀在德皇威廉二世和皇后御前作讲演和表演,德皇与他共进晚餐并授予二级宝冠勋章和勋位,并批准在波茨坦桥旁为他建立塑像的荣誉。1月23日在再作了公开演讲后,他的好友柯立卡,一位解剖学教授建议以\伦琴线\命名此新射线作为纪念,大学生也于当晚举行了火炬游行以示庆祝。但伦琴说:\假如没有前人的卓越研究,我X线发现是很难实现的\。谦虚的态度、高尚的品格,伦琴不愧是我们光辉的楷模。
1901年他成为诺贝尔奖金第一位物理学奖金获得者,他立即将此项奖金转赠威茨堡大学物理研究所为添置设备之用。此后根据不完全统计,他生前和逝世后所获得的各种荣誉不下于150项,若对伦琴的成就作出估价是很困难的。
伦琴的工作是在简陋的环境中完成的。一个不大的工作室,窗下是张大桌子,左旁是个木架子放着日常用品,前面是个火炉,右旁放着高压放电仪器,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进行X线试验的地方。伦琴一生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他以一个普通成员的身份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他的X线研究工作从当前的水平来看,已非常完整。他谢绝了贵族的称号,不申请专利,不谋求赞助,使X线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
1.1 X 射线的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