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漏、胎动不安
一、概念
胎漏: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者,称为“胎漏”,亦称“胞漏”或“漏胎”。
胎动不安: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 二、病因病机: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胎元不固。常见病因有肾虚、血热、气血虚弱和血瘀。 三、鉴别诊断
胎漏、胎动不安是以胚胎、胎儿存活为前提,首辨胚胎存活与否,并要与妊娠期间有阴道出血或腹痛的疾病相鉴别。
四、辨证论治
本病首辨胎元未殒或已殒,胎元未殒宜保,按本病辨证论治;胎元已殒则应去胎,按堕胎、小产处理。治疗以补肾安胎为大法。
1.肾虚证 补肾健脾,益气安胎 寿胎丸加党参、白术或滋肾育胎丸 2.血热证 清热凉血,养血安胎 保阴煎或当归散 3.气血虚弱证 补气养血,固肾安胎 胎元饮。
4.血瘀证 活血化瘀,补肾安胎 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五、预防与调护
流产大多是可以预防的。应提倡婚前、孕前检查,在夫妇双方身体最佳状态下妊娠,未病先防。孕后首忌交合,以静养胎。调畅情怀,生活有节。已病防变,及早安胎。围产保健,母子平安。
堕胎、小产
一、概念:凡妊娠12周内,胚胎自然殒堕者,称为“堕胎”;妊娠12-28周内,胎儿已成形而自然殒堕者,称为“小产”或“半产”。怀孕一月不知其已受孕而殒堕者,称为“暗产”。
二、病因病机:发病机理主要是冲任损伤,胎结不实,胎元不固,而致胚胎、胎儿自然殒堕离宫而下,多由胎漏、胎动不安发展而来。常见病因有:肾气虚弱、气血不足、热病伤胎和跌仆伤胎。 三、鉴别诊断
本病诊断的关键是妊娠物是否完全堕出或产出,需与异位妊娠、葡萄胎相鉴别,经妇科检查、B超、后穹隆穿刺多可区分。 四、辨证论治
本病的治疗原则以下胎益母为主,若胎堕完全者应按产后处理,宜调养气血为主。 1.胎堕难留证 祛瘀下胎 脱花煎或生化汤加益母草
主要证候:妊娠早期,阴道流血逐渐增多,色红有块,小腹坠胀疼痛,或妊娠中晚期,小腹疼痛,或有羊水溢出,继而阴道下血量多,或伴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头晕目眩;舌质正常或紫黯,舌边尖有瘀点,脉滑或涩。
2.胎堕不全证 活血化瘀,佐以益气 脱花煎加人参、益母草、炒蒲黄
主要证候:胎殒之后,尚有部分组织残留于子宫,阴道流血不止,甚至出血如崩,腹痛阵阵紧迫;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五、预防与调护
堕胎、小产一旦发生,需立即到医院就诊,以防止大出血造成失血性休克。产后宜宣畅情志、避风寒、慎起居,增加营养以调补气血。
滑胎
一、定义:凡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称为“滑胎”。
二、病因病机:导致滑胎的主要机理有二:其一为母体冲任损伤;其二为胎元不健。 三、辨证论治
本病主要以滑胎者伴随的全身脉证作为辨证依据。根据有关检查,排除男方因素或女方非药物所能奏效的因素,针对原因辨证施治。治疗滑胎应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孕前宜以补肾健脾,益气养血,调理冲任为主;孕后即应积极进行保胎治疗,“预培其损”,坚持用药。 1.肾虚证
①肾气不足 补肾健脾,固冲安胎 补肾固冲丸
②肾阳亏虚 温补肾阳,固冲安胎 肾气丸去泽泻,加菟丝子、杜仲、白术 ③肾精亏虚 补肾填精,固冲安胎 育阴汤 2.脾肾虚弱证 补肾健脾,养血安胎 安奠二天汤 3.气血虚弱证 益气养血,固冲安胎 泰山磐石散
4.血热证 清热养血,滋肾安胎 保阴煎合二至丸加白术 5.血瘀证 祛瘀消癥,固冲安胎 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胎萎不长
一、定义:妊娠四五个月后,孕妇腹形与宫体增大明显小于正常妊娠月份,胎儿存活而生长迟缓者,称为“胎萎不长”。
二、病因病机:主要机理是气血不足以荣养其胎,而致胎儿生长迟缓。主要病因有气血虚弱、脾肾不足、血寒宫冷 三、辨证论治
1.气血虚弱证 补气益血养胎 胎元饮
2.脾肾不足证 补益脾肾,养胎长胎 寿胎丸合四君子汤
3.血寒宫冷证 温肾扶阳,养血育胎 长胎白术散加巴戟天、艾叶
子满
一、定义:妊娠5-6个月后出现腹大异常,胸膈满闷,甚则遍身俱肿,喘息不得卧者,称“子满”,又称“胎水肿满”。
二、病因病机:多由脾胃虚弱,土不制水,水渍胞中所致,或因胎元缺陷,发展为畸胎。 三、辨证论治
为本虚标实证,治宜标本兼顾,本着治病与安胎并举的治则,健脾消水而不伤胎。
主要证候:妊娠中期后,腹部增大异常,胸膈满闷,呼吸短促,神疲体倦,四肢不温,小便短少,甚则喘不得卧;舌淡胖,苔白,脉沉滑无力。 治法:健脾利水,养血安胎。
方药:鲤鱼汤加黄芪、桑白皮或当归芍药散。 子肿
一、定义:妊娠中晚期,孕妇出现肢体面目肿胀者,称为“子肿”,又称“妊娠肿胀”。根据肿胀部位、性质和程度不同,又有子肿、子气、脆脚、皱脚等名称。
子肿:头面遍身浮肿,小水短少者,属水气为病;子气:自膝至足肿,小水长者,属湿气为病;皱脚:两脚肿而肤厚者,属湿;脆脚:两脚肿而皮薄者,属水。
二、病因病机:脾肾阳虚、水湿不化,或气滞湿停为妊娠肿胀的主要机理。 三、辨证论治
首先要分清水肿、气肿。治疗应治病与安胎并举,以运化水湿为主,适当加入养血安胎之品,慎用温燥寒凉、峻下、滑利之品,择用皮类利水药,以免伤胎。 1.脾虚证 健脾利水 白术散加砂仁或健脾利水汤。 2.肾虚证 补肾温阳,化气行水 真武汤或肾气丸
3.气滞证 理气行滞,除湿消肿 天仙藤散或正气天香散
子晕
一、定义:妊娠期出现以头晕目眩,状若眩冒为主症,甚或眩晕欲厥,称“妊娠眩晕”,又称“子晕”。子晕有轻重之分,若发生在妊娠中后期,多属重证,往往伴有视物模糊、恶心欲吐头痛等,多为子痫先兆。 二、病因病机:主要机理是阴血不足、肝阳上亢或痰浊上扰。脏气本虚,孕后精血下注养胎,阴分必亏,阴不潜阳,肝阳化火生风;或妊娠中期后,胎体渐大,影响气机升降,气郁犯脾,脾虚湿聚,化为痰浊,肝阳夹痰浊上扰清窍。 三、辨证论治
1.阴虚肝旺证 育阴潜阳 杞菊地黄丸加石决明、龟甲、钩藤、白蒺藜、天麻 2.脾虚肝旺证 健脾化湿,平肝潜阳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钩藤、丹参、蔓荆子 3.气血虚弱证 调补气血 八珍汤加首乌、钩藤、石决明
子痫
一、定义:妊娠晚期或临产前及新产后,突然发生眩晕倒仆,昏不知人,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全身强直,须臾醒,醒复发,甚至昏迷不醒者,称为“子痫”,又称“子冒”、“妊娠痫证”。 二、诊断
1.病史:孕前可有或无高血压史、肾病史、糖尿病史、家族高血压病史;双胎、多胎妊娠,羊水过多,葡萄胎病史;子痫病史等。
2.临床表现:妊娠后期,或正值分娩时,或分娩后,忽然眩晕倒仆,昏不知人,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角弓反张,须臾醒,醒复发,甚或昏迷不醒。
3.检查:妊娠前或妊娠20周前可有或无高血压史,妊娠20周后血压升高到140/90mmHg,或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mmHg,伴蛋白尿、水肿即可诊断为子痫前期。 三、鉴别诊断
主要与妊娠合并癫痫发作相鉴别:癫痫既往有类似发作史。发作前一般无头痛、头晕、眼花、胸闷,亦无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症状与体征。 四、急症处理原则
一经确诊,立即住院治疗,积极处理。治疗原则为解痉、降压、镇静、合理扩容,必要时利尿、适时中止妊娠,中西医配合抢救。
妊娠小便淋痛
一、定义:妊娠期间出现尿频、尿急、淋沥涩痛等症,称“妊娠小便淋痛”,或“妊娠小便难”,又称“子淋”。
二、病因病机:病因总因为热,机理是热灼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常见病因有阴虚津亏、心火偏旺、膀胱湿热。 三、辨证论治
1.阴虚津亏证 滋阴清热,润燥通淋 知柏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车前子 2.心火偏亢证 清心泻火,润燥通淋 导赤散加玄参、麦冬 3.湿热下注证 清热利湿,润燥通淋 加味五苓散
妊娠小便不通
一、定义:妊娠期间,小便不通,甚至小腹胀急疼痛,心烦不得卧,称“妊娠小便不通”,古称“转胞”或“胞转”。
二、病因病机:主要是胎气下坠,压迫膀胱,致膀胱不利,水道不通,溺不得出。属本虚标实证,临床有肾虚、气虚之分。 三、辨证论治
本病以小便不通为主,但其实质是肾虚或气虚。治疗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以补气升提助膀胱气化为主,不可妄投通利之品,以免影响胎元。
1.肾虚证 温肾补阳,化气行水 肾气丸去丹皮、附子,加巴戟天、菟丝子 2.气虚证 补中益气,导溺举胎 益气导溺汤
产后病
一、概念: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
二、特征:三冲--冲心、冲胃、冲肺 三病--痉、郁冒、大便难 三急--呕吐、泄泻、盗汗
三、病因病机:1.亡血伤津;2.元气受损;3.瘀血内阻;4.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 (多虚多瘀)
四、产后病的诊断及产后“三审”
先审少腹痛与不痛,以征恶露之有无; 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征津液之盛衰;
再审乳汁行与不行及饮食多少,以征胃气之充馁。 五、产后病的治疗原则:“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
六、产后用药三禁:即禁大汗以防亡阳,禁峻下以防亡阴,禁通利小便以防亡津液。
产后血晕
一、定义: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起坐,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痰涌气急,心烦不安,甚则神昏口噤,不省人事,称为“产后血晕”。可与西医“产后出血”和“羊水栓塞”互参。 二、病因病机:血虚气脱:神无所养,魂无所主; 瘀阻气闭:瘀血上攻,扰乱心神。 三、鉴别诊断
1.产后郁冒 虽都可见眩晕症状,但产后郁冒是因产后亡血复汗感受寒邪所致,症见头眩目瞀,郁闷不舒,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而产后血晕则多由产后阴血暴亡,心神失养,或瘀血停滞,气逆攻心所致,晕来势急,病情严重,临床诊断时以不省人事,口噤,甚则昏迷不醒为其特点。
2.产后痉病 口噤不开为二病的相似之处,但产后痉病多由产时创伤,感染邪毒,或产后亡血伤津,筋脉失养所致,其发病时间较产后血晕缓慢,其症状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角弓反张为主,二者易于鉴别。 3.产后子痫 虽都可见神志不清,但产后子痫除了产前有头晕目眩、头面及四肢浮肿、高血压、蛋白尿等病史以外,尚有典型的抽搐症状,可与产后血晕相鉴别。
四、急症处理
中医治病应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疗原则。当产后血晕发生休克时,应首先抗休克,促其复苏,采取下列措施:
1. 立即将产妇置于头低脚高的仰卧体位,同时予以保温。 2.针刺眉心、人中、涌泉等穴,强刺激以促速醒。
3.丽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静脉推注或点滴,迅速补充血容量以抗休克。
4.结合西医有关“产后出血”的原因,即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进行中西医结合抢救。
产后发热
一、定义: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他症状者。 二、病因病机:1.感染邪毒:正邪交争 2.外感:营卫不和 3.血瘀:瘀滞气机 4.血虚:虚阳外浮 三、诊断
1.病史:妊娠晚期不节房事,或产程不顺(难产、滞产),接生不慎,产创护理不洁;或产后失血过多;或产后不禁房事;或当风感寒;或冒暑受热;或有情志不遂史。
2.临床表现:产褥期内,尤以新产后出现发热为主,表现为持续发热,或突然寒战高热,或发热恶寒,或乍寒乍热,或低热缠绵等症状。若产后24小时之后至10天内出现体温≥38℃,大多数情况下表示有产褥感染。除发热之外,常伴有恶露异常和小腹疼痛,尤其以恶露异常为辨证要点。
3.检查:
①妇科检查:软产道损伤,局部可见红肿化脓。盆腔呈炎性改变,恶露秽臭。
②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宫腔分泌物或血培养可找到致病菌。B超检查见盆腔有液性暗区,提示有炎症或脓肿。产后发热的关键是早期诊断,以排除感染邪毒证,因此证最急最重,常危及生命。 四、急症处理
感染邪毒所致的产后发热,是产科危急重症,若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可使病情进一步发展,邪毒内传,热入营血,或热陷心包,甚则发展至热深厥脱危重之候。此时应参照“产褥感染”,积极进行中西医结合救治。
1.支持疗法:加强营养,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病情严重者或贫血者,多次少量输血或输血浆。 2.热入营血:高热不退,心烦汗出,斑疹隐隐,舌红绛,苔黄燥,脉弦细数。治宜解毒清营,凉血养阴。方药用清营汤加味。或用清开灵注射液。
3.热入心包:高热不退,神昏谵语,甚则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而数。治宜凉血托毒,清心开窍。
4.热深厥脱: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亡阳证候,急当回阳救逆,方用独参汤、生脉散或参附汤。
五、辨证论治
1.感染邪毒证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加减或解毒活血汤加减。
若持续高热,小腹疼痛剧烈,拒按,恶露不畅,秽臭如脓,烦渴引饮,大便燥结,舌紫暗,苔黄而燥,脉弦数者,为热毒与瘀血互结胞中。
治宜清热逐瘀,排脓通腑
方用大黄牡丹汤加败酱草、红藤、益母草
2.外感证 养血祛风,疏解表邪 荆穗四物汤加防风、苏叶或参苏饮
若外感风热,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身疼痛、咳嗽痰黄、口干咽痛、微汗或无汗、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治宜辛凉解表、疏风清热。方用银翘散。
若邪入少阳,症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默默不欲饮食、脉弦,治宜和解少阳,方选小柴胡汤。 若产时正值酷暑季节,症见身热多汗、口渴心烦、体倦少气、舌红少津、脉虚数,为外感暑热,气津两伤。治宜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方用王氏清暑益气汤。
3.血瘀证 活血化瘀,和营退热 生化汤加丹参、丹皮、益母草或桃红消瘀汤 4.血虚证 补血益气,和营退热 补中益气汤加地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