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6教案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 6 周,第 次课

授课章节 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 授课方式 讲授( √ ) 实践( √ ) 其他: ①人生观的科学内涵 ②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知识目标 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 ①能分析当前大学生的人生目的与人生态度现状 ②能选择正确的人生目的与人生态度 素质目标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①人生观理论②大学生的人生目的 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 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戴艳军、杨慧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刘书林主编 ④《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目标训练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刘玉娟等主编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案例分析 ①告知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 ②引入任务项目 ③操练初步或基本能力 ④深化对基本能力的体会 ⑤归纳本次课的知识点和能力 ⑥训练本次课所要求的能力 ⑦总结 课后收集有关“人生观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关系”的资料,做好下节课研讨发言准备 教学 教学资源 参考 资料 教学 手段 教学 过程 提要 教学组织 作业 布置 课后 辅导 课后记 36

(内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先欣赏几个名人名言: ①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②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一辈子都在写“人”字。 有的人把“人”字写得浩气凛然、顶天立地; 有的人把“人”字写得认认真真、堂堂正正; 有的人把“人”字写得马马虎虎、歪歪斜斜; 有的人把“人”字写得头脚倒立、栽进了非人的行列。 ③面对亿万条人生道路的选择——想法决定活法、定位决定地位、 企图决定版图;格局决定结局、态度决定高度、 思路决定出路 上一节课我们讨论了爱国主义的主题,我们已经知道了个人与祖国的关系,理解了弘扬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这节课,在了解爱国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领悟人生真谛,领悟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成就什么样的人生,是事业有成,还是庸碌无为;是崇高善良,还是卑鄙邪恶;是彪炳史册,还是遗臭万年,除了客观历史条件和机遇等因素的影响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人们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决于人们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目的、怎样认识和对待人生、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 时间分配及旁注 导入新课 10分钟 理论讲解 20分钟 新课教学: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1、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涵义 世界观来源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人类从诞生之日起,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不得不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并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看法。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2、对人的本质的正确理解是形成科学人生观的重要前提 人是什么?——人的本质 斯芬克斯之谜——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 A.人首先具有自然属性——是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特性。主要是以本能需要为基础的食欲、性欲和自身保存(防卫本能)三种基本机能。 37

B.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具有的形态和特征。人的社会性,一方面是相对于自然性而言;另一方面相对于人的个性而言。人的社会性就是人的非动物性或超动物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具体地说包括两个方面: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在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首先,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这种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其次,人的本质的整体性。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应该从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把握人。最后,人的本质的历史性。人的本质 会随着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发展变化。 辨析:人的本质是自私的 这种观点从理论到实践都是站不住脚的,是错误的。 自私——是指侵害他人的利益谋取个人的私利。即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即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才叫自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这一观点从理论到实践都是站不 住脚的,是错误的。 第一,人的本质自私论错误地把人的自然属性当成了人的本质属性,混淆了人与动物的界限。第二,人的本质自私论错误地把人的 正当个人需求当成人的自私本性,混淆了人的正当个人利益与自私自利的界 限。 “自私自利”是一种道德评价。 人的自然性需求本身并无应该不应该,对与不对的道德评价意义。例: 人饿了要吃饭,这本身谈不上是否道德,而只有吃什么,怎么吃的问题才可 能进行道德评价。 政治上,人的本质自私论起到了为个人主义正名的效果。个人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理论思想,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作辩护的。实践上,人的 本质自私论干扰着我们倡导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社会上有很多人用自己的 行动证明了为人民服务是可行的。我们否认“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但同时我 们又承认,社会上的确存在着自私的个人。我们只能说某个人本质上是自私 自利的,而不能笼统地说人的本质是自私的。 3、人生观的要素 人生观: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4、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 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需要建立在对世界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人生观如果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 观点辨析 10分钟 38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什么是人生?人生是现实的社会实践过程,是人的社会生活过程。 1、什么是人生目的?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 生追求。 人为什么活着? 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古往 今来,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形形色色。 ①保尔.柯察金: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 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 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 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②雷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 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 分组讨论: ③毛泽东: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人生目的的作用 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20分钟 还轻。 2、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A.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白芳礼:74岁的高龄重操旧业,2001年近 90高龄的他捐出最后一笔钱。目的:为了更多穷孩子上得起学) B.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C.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一)人生态度与人生观 1、人生态度的涵义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 向和基本意图。 2、组成人生态度的三要素:认知、情感、意志 3、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 一方面,人生观决定人生态度。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 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人生态度对人生 观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端正人生态度 测测你的人生态度:来到度假胜地,住到预先订好的旅馆房间后,轻轻分组讨论 的喘了口气,试着打开窗户时??你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景色呢? A.可以看见旅馆的游泳池和人群 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是B.看到海边,还可以看见在那里玩的人们 积极进取的? C.可以看见远方有一座岛 20分钟 D.窗外是广大的阳台,上面种着五颜六色的花草 选择A:有点悲观。旅馆的游泳池之类的,一般说来都在窗边,这种距离感转换成时间轴时,以长久的态度而言,觉得将来是抓不住的,稍微有点悲观的成分存在。 39

选择B:乐观型。看得到旅馆外的东西的距离感,表示你多少对长远的将来抱有一点展望,一般说来,这是认为自己的将来很乐观。 选择C:超乐观型。可以看到那么远的距离的话,你的将来是很安乐、无忧无虑的。 选择D:严重悲观型。只有看到这么近的东西,你的未来观实在是非常悲观,已经少有乐观的想法。 1、人生须认真——1898年,爱因斯坦在苏黎世工业大学读书时,在写给他妹妹的一封信中曾说:唯一使我坚持下来,唯一使我免于绝望的,就是我自始至终一直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竭尽全力,从没有荒废任何时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除了读书之乐外,我从不允许自己把一分一秒浪费在 娱乐消遣上。 2、人生当务实——《汉书.董仲舒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荀子.修身》: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 3、人生应乐观——英国戏剧家萧伯纳: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踌躇满志,二是万念俱灰。丘吉尔有一回应邀到剑桥大学毕业典礼上致辞。经过隆重的介绍之后,丘吉尔走上讲台,沉默有两分钟,说:“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弃!”接着又是长长的沉默,然后他又一次强调:“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弃!”。 4、人生要进取 人生态度的作用:什么样的态度决定了什么样的人生。 4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6教案 - 图文 

第6周,第次课授课章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授课方式讲授(√)实践(√)其他:①人生观的科学内涵②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授课日期年月日知识目标教学目标技能目标①能分析当前大学生的人生目的与人生态度现状②能选择正确的人生目的与人生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menz75ydt4ncj23rqmr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