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要学做人;第三是学处事。 (2)学习的途径更多: 书本、老师、同学、互联网 (3)评价标准多元化 : 高中——成绩 大学——综合能力 奖学金评比,要求对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考核。专业成绩、思想道德评价、社会服务评价、各级各类活动奖项等等都被纳入了评分体系中。 2、生活环境的变化(由以家庭为依托,变为独立参与学校集体生活) 首先,衣、食、住、行、学等日常问题都要自己安排。特别是要学会计划用钱,开始一两个月用不完,后来越来越不够用。 其次,人际关系是多方位的。在座的各位来自省内的不同地方,甚至还有省外的,在兴趣爱好、饮食、语言、作息、卫生等生活习惯方面存在差异。但现在大家一起生活,生活习惯难免会有些不同,步调有不一致的时候,同学们要学会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主动加强沟通和交流。 第三,竞争是多元化的。进入大学后与别人比较的方面越来越广泛,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比如还有体育、文艺修养等,当选班干部,入党,找工作等,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变得非常重要。 3、社会活动的变化(由熟人社会的交往转变为生人社会的交往) 首先,校园内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中学时期课余时间很少,校园生活单一。进入大学后,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等各种社团组织活动增多,各种课余活动也丰富多彩。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时间和精力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先看看它的性质、以前组织的活动,再找师哥师姐聊聊,看该社团的口碑如何,最后要看它的会费是否合理。如果上述方面你都能满意,那就去报名吧!精力有限,建议同学们参加一到两个社团,不要贪多,正确处理好各种学生组织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合理安排课余生活,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其次,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参加社会活动,可以学习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培养领导和组织能力,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色、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比较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时选择的余地大。但同样要处理好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科学安排时间。 三、大学生活常见的不适应现象 过渡:通过以上的讲述我们知道了大学生活的特点及与中学生活的 不同,面对学习要求、生活环境和社会活动方面的变化,我们是否要进 行适应呢?能否很好的适应呢?适应不好的话,会产生哪些问题呢?: 听案例后分组讨案例1:新陋室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论 唯吾闲情。短信发得快,瞌睡打得勤;琢磨打游戏,寻思找美5分钟 眉。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娱乐场,堪比休闲厅。心里云:混张文凭!
6
案例2:当我刚刚步入大学的时候,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我各方面都不适应,甚至有些恐惧。面对食堂不可口的饭菜,吃饭成了一种无奈;面对“教无定法的教学方式我不知道应该怎样主动觅取”;面对性格各异的舍友,我感到陌生而又孤独。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连好几天失眠我非常想念父母,如果他们在我身边,我可以向他们求助,可现在——我该怎么办? 我改变不了学校的一切,我只能改变自己。饭菜不合口味,我尽量合理调配;学习不适应,多向师哥师姐请教;同学不熟悉,鼓起勇气主动打招呼……很快,我靠自己的努力适应了大学生活,我战胜了自己,我长大了,也成功了。 分析:案例1是典型的针对学习要求的变化,不能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而消极应对的“混”日子行为。案例2中反映出了大学新生刚入学后,对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的变化一时措手不及,而出现的不适应现象。但案例2中的同学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就是他对这些不良适应情况进行了积极调整,以至于很快的适应了大学生活。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入学后 1、失望感:未进大学前把大学理想化 2、自卑感:进入大学后,人才荟萃,高手林立 ,没有特长?. 3、孤独感:思念家乡以及重新确立新的人际关系 4、空虚感:高中时的紧张氛围和大学相比 5、被动感:过去凡事都有班主任安排好,现在什么都要靠自己,感到很不习惯。 总结:大学生活常见的不适应现象主要有:学习方法、人际交往、恋爱、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属于大学新生的普遍现象。我们大可不必以为只有自己是这样子的,所以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勇敢地面对这些问题,主动而努力地去调整和适应大学的生活。 四、积极调整和适应大学 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发展阶段:兴奋期、困惑期、调整期、稳定期。 大学新生“适应期”的长短因人而异,一般在半年至1年。 (一)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1、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摆脱依赖、等待与犹豫,树立自信、自律、自立、自强的精神,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2、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思想交流与碰撞,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其中有政治上的大是大非问题,也有工作、生活中做人的是非问题。这要求我们努力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理智的选择,加强自我约束与管理。 3、虚心求教,细心观察 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同学们随时都可能遇到过去所没有遇到的问题、矛盾和困惑。同学们必须在各个方面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向周围的老师、同学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 4、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7
10分钟 归纳分析大学生活常见的问题 30分钟 理论讲述学习方法和人际交往两个方面的问题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生活的实践中不断磨砺,才能逐渐提高独立生活的勇气和能力。在生活中遇到: 陌生的人——厚着脸皮交往 陌生的事——硬着头皮去做 (学会理财、学会洗衣) 陌生的问题——绞尽脑汁解决(钱包被偷了,怎么办? 出去逛街,认不得回校的路了,怎么办?) (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1)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2)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 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生活学习;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3)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学者当自树其帜” 学者如果只是追随别人,就只能重复前人,不会有自己的成就。应努力在前人基础上有新的见解,自创新说。 4)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 (三)培养优良学风 养成优良学风,应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上下功夫 (四)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崭新形象: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五)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1)人际交往原则 ①平等原则。平等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我们在交往中互相尊重,彼此尊重人格,爱好,风俗和习惯。坚持平等的交往原则,就要正确评价自己,不要光看自己的优点,盛气凌人,也不要只见自身的弱点,盲目自卑,尊重他人的自尊心和情感,不能“看人下菜碟”。 ②真诚原则。真诚是做人之本,是美好品德的体现。真诚待人是人际交往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原则。人之相识,贵在坦诚。大学生无论与什么人交往,都要摈弃虚伪,在交往中表里如一。真诚想待,言行一致,信守格言,这样才能因赢得别人的拥戴,才能延续和他人交往,使人际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 ③宽容原则。宽容是一个人乐观自信,意志坚定,胸怀宽广的表现。宽容是人际交往中关键性的东西。但宽容并不是丧失自我,而是在坚持原则和自爱的基础上,以博大的胸怀交纳别人,让他人和自己幸福快乐每一天。 ④求同原则。它是成功交往的保障。但求同不是毫无原则的迎合,而是求同彼此需求的东西,朝着矛盾的解决或关系的密切之一方向求同。
8
⑤信用原则。信用是成功的伙伴,是无形的资本,也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信用原则要求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答应做到的事情不管有多难,也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到。如果经再三努力而没有实现,则应当诚恳说明原因,不能有“凑合”、“对付”的思想。守信用者能叫真正的朋友;不守信者只能交一时的朋友或终将被抛弃。 ⑥互助互利原则。互助就是当一方需要帮助时,另一方要力所能及的给对方提供帮助,这种帮助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可以是脑力的,也可以是体力的。坚持互助互利原则就要破除极端个人主义,与人为善,乐于帮助别人。同时又要善于寻求他人帮助。 2)人际交往的艺术 ① 把握好人际交往中的角色定位 ② 掌握交往语言使用的技巧。(尊重的语气、清晰的表达、谦逊的声调、耐心的眼神、机智的幽默) ③ 明确人际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端庄的仪表、得体的服饰、积极的态度、和善的表情) ④ 注意把握好交往的尺度 A.交往的广度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时间、能力和兴趣爱好开展交往活动,但要量力而行,并非多多益善); B.交往的深度要因人而异(不搞等距离交往,无需一视同仁,可以分出层次); C.交往向度要鲜明(异性之间的交往在思想感性和行为方式上都要与同性之间的交往存在一定差别); D.交往的分寸要适度(自尊而不自大,热情而不轻浮,聪明而不油滑,豪爽而不粗俗,谦让而不虚伪) ⑤ 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矛盾(竞争与合作,个人与集体,主角与配角,成功与失败) 五、板书设计 一、认识大学 二、大学生活常见的不适应现象 三、积极调整和适应大学 (一)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三)培养优良学风 (四)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 (五)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六、作业 1、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大学学习的特点,制订一份大学学习计划书 2、思考大学生恋爱和心理健康问题。收集大学生恋爱利与弊的资料,下周举行小型辩论。 讲解要求 3分钟
9
第 2 周,第 次课
授课章节 入学适应教育(二) 授课方式 讲授( √ ) 实践( √ ) 其他: ①爱情的本质与特征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②大学生的恋爱特点、恋爱问题的正确处理 知识目标 ③心理健康的标准 ④心理健康调适方法 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对待大学生恋爱,正确处理恋爱中的问题 技能目标 ②能分析他人和自己的心理状况,提出正确的心理调适方法 ①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素质目标 ②保持健康的心理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①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处理②心理健康的调适方法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帮助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 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 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戴艳军、杨慧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刘书林主编 ④《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目标训练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刘玉娟等主编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案例分析 ①告知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 ②引入任务项目 ③操练初步或基本能力 ④深化对基本能力的体会 ⑤归纳本次课的知识点和能力 ⑥训练本次课所要求的能力 ⑦总结 写一份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教学 教学资源 参考 资料 教学 手段 教学 过程 提要 教学组织 作业 布置 课后 辅导 课后记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