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档
含量。因玉雕工艺传统悠久,闻名遐迩,这里早就形成独具特色的玉文化体系。石佛寺玉雕工艺的风格,充分展示出特有的文化魅力。长期以来,石佛寺玉雕工艺靠着生生不息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一代代大师级重量任务。
近年来,由于青年一代玉雕艺人为了片面追求速度和效益,使用及其加工,传统工艺面临挑战,造成了工艺粗糙、产品结构单一、艺术价值降低,若不采取保护措施,与文化的精湛艺术将面临失传。
NO.5 中州大鼓
中州大鼓自明朝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新乡县独特的民间艺术文化形式。它由单一的鼓到鼓铙、镲、锣结合,使鼓音好听,舞好看,更具有观赏性。在全国鼓类当中,舞镲为中州大鼓所独有的,是由当地打鼓人自己摸索而来。中州大鼓内有拉簧,敲打后发出的金属声十分悦耳。鼓谱分为 “大忽雷炮”“小忽雷炮”两种。“大忽雷炮”鼓调厚重沉稳,节奏缓慢,鼓调复杂;“小忽雷炮”鼓调欢快,流畅,给人一种激情向上的感觉。逢年过节和重大庆典时,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文化生活,素有“无酒不成宴,无鼓不算会”的说法。
NO.6 汴绣
— 6
精选文档
汴绣又称宋绣,与苏绣、蜀绣、湘绣、粤绣并称我国五大名绣。它从“宋绣”发展而来,历史悠久。制作时,首先选择画稿及所需底部材料,并依画稿搭配各色绣线;布料上蹦,在上面绘轮廓图;然后施绣、整理而成。图案题材多为花鸟、山水,尤善摹制古代名画,所用针法达几十种,已发展成为双面异色绣及双面三异绣。产品纯朴自然,富丽明快,艳而不俗,针线细密,不露边缝,形态逼真。 “清明上河图”介绍
“清明上河图”是宋人张择端的名画,将画中的813个任务、94头牲畜、100多座房屋与桥梁、179棵树木、20多艘船只……搬上锦缎并非易事。汴绣人大胆尝试,积极创新,用滚针绣水纹、练针绣船锚绳、别针绣棚席、反吃绣屋瓦、发针绣人物、蒙针绣柳树等,使画卷上的人物栩栩如生,背景逼真传神,充分发挥汴绣“细、密、活、顺、光、亮”的特点。无怪乎中外名人、收藏爱好者看了开封汴绣绣制的“清明上河图”后,称赞它“如意刺意,妙技如神” NO.7 扁担戏
— 7
精选文档
扁担戏是一种小型的木偶戏。一根扁担可以挑起全部家当:乐器、影人、道具、小型舞台等,演出时,小型舞台也是依靠一根扁担支撑,所以被称为扁担戏。扁担戏曾经是在全省流行相当广泛的艺术形式。后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艺术形式渐渐被其他更现代的艺术取代,而新蔡县杨庄户乡的孙庄尚有人坚持演出到上个世纪的80年代,至今仍有自娱自乐演出。杨庄户乡位于河南、安徽交界处,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传统艺术容易在这里保存。扁担戏演出的形式较小,但内容丰富,集戏曲、曲艺、口技、民间工艺于一体,技术性很强。一人口含篾子说唱,五个手指控制五个人物表演和道具的运用,脚踏锣鼓,手脚并用。主要演出小型剧目,如《王二卖豆腐》、《王老五》、《武松打虎》、《东郭先生》、《孙悟空》等。扁担戏具有很强的民间性,一人一台戏,灵活方便,适用于民间演出;扁担戏具有综合性,集民间艺术之大成,戏曲、曲艺、雕刻、泥塑、彩绘等等应有尽有;扁担戏具有儿童性,口含篾子说唱,音色变形,影人形象夸张变形,剧目情节简单短小,很符合儿童心理,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目前扁担戏的传人已78岁,急需抢救扶植。
NO.8 浚县泥咕咕
— 8
精选文档
浚县是我国历史名城,文化积淀丰富。民间手工技艺历史悠久。泥咕咕,产生于隋朝末年,且与国内瓦岗军传说有关。其基本内容有人物、动物、飞禽三大门类,100多个品种,栩栩如生,绚丽多姿。技艺手法多变,造型夸张,以黑色为主,对比强烈,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巧妙的形态,吹时可发生“咕咕”天籁之音。泥咕咕,具有浓厚的中原民间特色,是历史的活化石。有学术研究、艺术把玩的价值,也有一定的经济文化价值。可打造成玩具品牌,营造成文化产业。
NO.9 麒麟舞
“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似鹿非鹿、似牛非牛,头顶生角,遍体鳞甲,尾端毛长,形状奇异,在民间有驱邪避鬼之说,历代人民群众都把它当作祥瑞的象征。“麒麟舞”是中国最早的拟兽类舞蹈,是现今稀有的、产生于春秋战国
—
9
精选文档
之前远古的汉民族图腾舞种,具有珍贵的民间舞蹈史研究价值。它和龙舞一样,承载着汉民族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在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的研究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1984年开始的全国《民舞集成》工作中,曾经普查统计全省共有14个麒麟舞表演队(班),时隔20多年,现今仍存活在豫东地区的开封兰考、商丘睢县一带,仅兰考就有7个班。从古至今,同样生活在中原大地的兰考人却没有玩“龙”舞“狮”的习俗,麒麟舞一直是他们的最爱,并保留着非常传统的表演形式和内容,地方文化特色非常鲜明。
麒麟舞的师承关系特殊,以家族式传承为主,吸收本村有武术功底的亲眷,在选拔青年演员时条件相当严格,世代延续。商丘睢县大刘寨的《冯氏家谱》和《杞县志》记录了麒麟舞最早的传承人是冯玮(1623—1711),目前从冯氏家族起源的麒麟舞已传了15代,传承脉络清晰,具有很好的社会基础,是当地民间文化艺术的代表和瑰宝。
NO.10 锣鼓书
锣鼓书因演唱时有锣鼓击节而得名,流行于豫西陕县、灵宝、卢氏、栾川、渑池,以及山西、陕西的部分地区。从其艺术特点和行艺特点看,锣鼓书应是三弦书流行豫西之后,受当地民间音乐和蒲剧的影响而逐步形成。从灵宝艺人周建西、苏万宰等人的师承上溯可以推知,锣鼓书大约在清代初年已在灵宝一带流行。早期的锣鼓书多是一人演唱,清嘉庆年间艺人开始了组班演唱。清末民初普遍组成三至七人的书班,像戏曲那样分脚色行当演唱是其一大特点。多唱愿书,民间祭祀、敬神求雨经常邀请锣鼓书班演出,在豫西十分盛行。锣鼓书艺术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厚,它以唱为主,说白较少,善于叙事,常用方言俚语,乡土气息浓郁,是研究民俗活动和艺术民俗的有价值的资料。尽管锣鼓书在豫西流行广泛,很受民众喜爱。近些年来亦存在严重危机,老艺人相继谢世,年轻人却缺乏对民族文化强烈的认同感,演出队伍青黄不接,演出市场萎缩,演出书目丢失严重,亟待扶植与保护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