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传染病学 复习笔记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传染病学

4.致病因素:

(1)对肠粘膜的吸附及侵袭力; (2) 内毒素及外毒素;

致病性:痢疾志贺菌-重;福氏志贺菌-慢性;宋内氏志贺菌-轻。 5.抵抗力:各型痢疾杆菌在外界生存能力均较强: 宋内氏 < 福氏 < 鲍氏 < 志贺氏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 2. 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

3. 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免疫短暂而不稳定,各群型之间无交叉免疫。 4. 流行特征:季节—夏秋季;年龄—儿童多。 三、发病机理:

1、细菌入侵后的致病因素:

⑴痢疾杆菌因素 ① 数量 若105,75%发病;若180,22%发病

② 致病力 毒素(内、外毒素),吸附及侵袭力

⑵人体抵抗力 胃酸正常菌群及分泌型IgA 2、痢疾杆菌致病机制:

痢疾杆菌 胃 细菌被清除(胃酸分泌正常,细菌数量少)

结肠 不引起发病(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和分泌型IgA的作用)

结肠粘膜固有层

①内毒素血症----发热、休克

粘膜炎症及局部微循环痉挛 ②粘膜炎症及局部循环障碍而形成溃疡----腹痛、脓血便 3、中毒性菌痢的发病机理:

血管壁损伤 内毒素血症 特异性体质 儿茶酚胺等

DIC 全身微血管痉挛 心肌损害

6

传染病学 组织缺血、缺氧 血压下降 脑水肿 4、病理改变(Pathologic changes) ①急性 部位:乙状结肠、直肠 病变:弥漫性炎症浅表溃疡 ②慢性 部位:乙状结肠、直肠 病变:水肿增厚息肉样增生 ③中毒型 肠道 :病变轻

全身:多器官血管痉挛 实质细胞水肿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1—2日(数小时~1周) 1、普通型(典型菌痢): ① 起病急,高烧可伴寒战;

② 全身中毒症状: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 ③ 肠道表现:

症状: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大便每日 十余次或数十次,量少,始为稀水便,后呈粘液脓血便。重者(老幼患者)可有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体征:左下腹压痛及肠鸣音亢进。 ④ 病程:1~2周。 ⑤ 演变:少数可转为慢性。 2、轻型(非典型型): ① 全身中毒症状轻;

② 肠道症状轻,腹泻每日数次,大便有粘液而无脓血便,腹痛及里急后重轻。 ③ 病程数日—1周; ④ 可转为慢性。3、中毒型:

① 发生年龄: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 ② 起病急骤;

③ 严重中毒症状:高烧、抽风、昏迷、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 ④ 肠道症状:较轻甚至开始无肠道症状

7

传染病学

⑴休克型:最常见 主要表现:感染性休克。

早期:微循环痉挛为主。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及紫绀,血压正常或偏低,脉压变小。

晚期:微循环淤血和缺氧,四肢发绀,皮肤花斑,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少尿、无尿,意识障碍。 ⑵ 脑型:

主要表现: 严重脑症状。

原因:脑血管痉挛引起脑缺血、缺氧、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严重者出现脑疝。 表现:烦躁不安,嗜睡、昏迷及抽搐,瞳孔大小不等,呼吸衰竭。

⑶ 混合型:具有以上两型表现;死亡率最高。 4、慢性菌痢

定义:急性菌痢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病程超过2月以上者为慢性菌痢。

原因:① 未及时诊断及彻底治疗

② 耐药菌株感染 ③ 全身疾病影响

④ 肠道疾病影响

分型:① 慢性迁延性:长期反复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伴乏力,营养不良及贫血。

② 急性发作型:有急性菌痢史;有进食生冷食物。劳累或受凉诱因;腹痛,腹泻脓血便,毒血症状不明显。

③ 慢性隐匿型: 一年内有急性菌痢史;临床无明显症状;大便培养阳性;肠镜检查有变化。

五、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急性:WBC(10~20)×109/L,慢性:贫血

2、粪常规:粘液脓血便,有大量脓球,WBC、RBC、可见巨噬细胞。 3、病原学检查:粪便培养 六、并发症: 1、志贺氏菌败血症 特点:①多发生于儿童; ②主要为福氏志贺氏菌; ③临床症状重;可有MOF;

④死因:感染性休克,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⑤确诊:血培养。

8

传染病学

2、关节炎 为变态反应所致。 七、诊断: 1、临床诊断: ⑴ 流行病学史 ⑵ 各型菌痢的临床表现 ⑶ 实验室检查 2、确诊:细菌学检查。 八、鉴别诊断:

(一)急性菌痢的鉴别诊断 1、急性菌痢与阿米巴痢疾的鉴别点

鉴别要点 阿米巴痢疾 细菌性痢疾 流行病学 散发 可流行 全身症状 轻 较重

腹痛、腹泻 轻、每日10余次 较重、频数 里急后重 轻 明显 腹部压痛 右下腹为主 左下腹为主 粪便肉眼观 粪质多、恶臭、 粪质少、粘液脓 暗红色果酱样 血便、血色鲜红 粪便镜检 红细胞粘集成串有脓球 成堆脓球红细胞 有滋养体。 分散有巨噬细胞 粪便培养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 痢疾杆菌 肠镜检查 散在溃疡,边缘隆起、 肠粘膜充血,水肿 充血、溃疡间粘膜正常 浅表溃疡 2、细菌性食物中毒

①特殊进食史:集体进食、集体发病;

②常见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金葡菌。 ③急性胃肠炎表现,呕吐重,腹痛,无里急后重。 ④大便检出同一细菌。 3、急性坏死性出血性肠炎 ①多见于儿童,夏秋季。 ②发烧、毒血症较重。

9

传染病学

③以便血为主,早期为鲜红色,以后为暗红色。 (二)慢性菌痢的鉴别诊断 1、结肠或直肠肿瘤 2、溃疡性结肠炎 3、慢性血吸虫病

(三) 中毒型菌痢的鉴别诊断 1、休克型应与其它感染性休克鉴别 2、脑型应与乙型脑炎区别 九、治疗: (一)急性菌痢

1、一般治疗:包括隔离,饮食及水电解质平衡。 2、病原治疗:①喹诺酮类 ②磺胺类 ③其它 3、对症治疗:对高热腹痛及严重毒血症做相应处理。 (二)慢性痢疾 1、 全身治疗: 2、 病原治疗:

① 通过药敏实验选择有效抗生素 ② 联合两种以上抗生素 ③ 保留灌肠 3、对症治疗: (三)中毒型痢疾

1、一般治疗: 除按急性菌痢处理外,加强护理,密切观察BP、R、P意识及瞳孔变化。 2、病原治疗: 选择有效抗生素静脉用药。 3、对症治疗: (1)降温镇静 (2)抗休克

①扩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 低右500ml、(10-15ml/kg ) 平衡盐液500ml、(10-15ml/kg)

5%碳酸氢纳 250ml、(3-5ml/kg )

10

传染病学 复习笔记 - 图文 

传染病学4.致病因素:(1)对肠粘膜的吸附及侵袭力;(2)内毒素及外毒素;致病性:痢疾志贺菌-重;福氏志贺菌-慢性;宋内氏志贺菌-轻。5.抵抗力:各型痢疾杆菌在外界生存能力均较强:宋内氏<福氏<鲍氏<志贺氏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2.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m4uv1dngh02tjb2ira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