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设活力美术教学的探索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欣赏教学难于实践教学,而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具象再现性作品时,有关资料和艺术作品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界限,且作品的时空距离感总让学生处于旁观者的冷漠状态,因而使教学发生了“脉阻”。
这为我们提出一个研究课题:怎样在美术课堂中注入新活力,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美!教育家尹少淳指出: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形式单一、缺少动手机会、不够生动活跃的问题,建议老师可根据本地资源,创设活动,为鉴赏理论课注入活力,增加学生丰富的体验,以提升感悟。并倡导:提升教师主观能动性,变教学的实施者为设计者! 我们要用新的、科学发展的方式理解教学和教育活动的本性。教育者要善于提供学习、创造的场景性、情境性条件。
中学的艺术课是学生进行创造活动、培养创造品质的基本场所,它需要有活力,又有效力的教与学的支撑。校长定位美术教育为既要高考、又要素质!校领导大力支持艺术教育,保障落实,措施到位,功能室配置齐全,且教学设施先进。我们探索着从教学实践做起,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多积累教育教学中的心得体会,把平时教学的创新与设计,结合利用本地资源,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形成“以学生为本,教学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不拘泥于课本教材,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美术拓展训练成为充满活力的美术教学新模式。
第 1 页
美术拓展训练是教师将书本所学美术法则、抽象的美学原理,巧妙设计使之融合于趣味制作的教学延伸与拓展。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有着充足的体验时间与空间。令学生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缓解压力,活跃思维,同时创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由于美术拓展训练形式多样,以吸引学生兴趣为宗旨,有发挥丰富想象力的广阔创作空间,非常受思维极其活跃的中学生的欢迎。通过充满活力的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发现、欣赏、感悟生活中的美,进而设计、创造生活中的美,体验到“学以致用\的实效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无论是材料的选用、新技法的学习,还是画面效果的营造,都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制作出富有个性的艺术品。学生在感受成功与快乐的同时,树立了自信,潜移默化中汲取了伴随终身的美学素养。美术课上可以看到学生投入的神情和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学校开展师生美术作品展评和收藏活动,藏品的作者可获收藏证明,这激发了学生美术创作的热情,有利地推动了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 探索之一:方寸之间,异彩纷呈
根据不同时节开设的《复活节彩蛋的设计与制作》《圣诞树设计》、和《工艺挂盘的设计与制作》,《铝箔工艺装饰》课程主要通过理论基础知识,作品欣赏、创作方法分析、材料的选择及运用和点、线、面的构成等,体会点.线.面的魅力,运用点线面基本造型元素进行设计创作。使学生掌握形式美法则,学会多种装饰方法,灵活运用表现技巧。本课程的开展能进一步加强中学生的造型表现、欣赏评析和设计创作能力。 别小看这方寸之间,可开发无限艺术创想,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空间,拓展学生的创新设计思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独到的审美
第 2 页
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使学生勇于尝试敢于表现。化腐朽为神奇,学生乐此不疲,欣赏着自己的作品,颇有成就感。 《工艺挂盘的设计与制作》 《复活节彩蛋的设计与制作》 《铝箔工艺装饰》
探索之二:降低难度,花样翻新
以学生为本,创造多样的贴近学生的教学新思路。学生学习《名画中的肖像>>,通常进行线描肖像画的课堂练习,学生畏难,参与度不高。在本课的实践活动中,我设计了人像剪影的拓展练习,只表现侧影轮廓,不用考虑透视变化的眼睛和耳朵,以退为进,降低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更重要的是,使用剪刀,以刀代笔,增加了学生制作的兴趣。学生大胆表现,造型夸张,形态各异生动有趣。有的学生将自己的剪影粘贴在笔记本的封面,就做成了个性日记本,还有的做成纪念卡送给朋友…… 探索之三:创设“琢玉”体验,激趣效果明显
在学习《美术鉴赏》第十五课: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美术这一章时,我仅从陶瓷、青铜器、漆器、丝织等众多民族文化瑰宝中采撷玉器工艺这朵奇葩,深入而精细品鉴,引领学生掌握鉴赏模式,触类旁通,实现“以点带面”的教学效果。由于高一学生已具有活跃的思维和理性判断能力,但欣赏还存在感性化、表面化及盲目追随时尚的问题,对古代传统工艺有生疏感,这令民族文化的瑰宝尘封于现代生活之外。所以,我一改以往先欣赏后解析的教法,创设“模拟琢玉”实践课,先指导学生将普通蜡烛雕琢成螺旋形蜡烛,练手热身,再将蜡烛和碎屑融成仿玉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