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直通线(平行线)就是按照前面介绍的568A标准或568B标准制作(即双绞线两端的线序一样,568A的线序不常用,现主流用的都是568B的线序)
交叉线的一端保持原来的线序,另一端把1和3对调,2和5对调。
直通线和交叉线的应用:
1. 同种类型设备之间使用交叉线连接,不同类型设备之间使用直通线连接;
2. 路由器和PC属于DTE(DataTerminal Equipment,数据终端设备)类型设备,交换机和HUB数据DCE(Data Circuit-terminatingEquipment,数据通信设备)类型设备。
光纤
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传输数据时使用的是电信号,而光纤传输数据时使用的是光信号。光纤支持的传输速率包括10Mbps,100Mbps,1Gbps,10Gbps,甚至更高。根据光纤传输光信号模式的不同,光纤又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单模光纤只能传输一种模式的光,不存在模间色散,因此适用于长距离高速传输。多模光纤允许不同模式的光在一根光纤上传输,由于模间色散较大而导致信号脉冲展宽严重,因此多模光纤主要用于局域网中的短距离传输。光纤连接器种类喝多,常用的连接器包括ST,FC,SC,LC连接器。
串口电缆
网络通信中常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串口电缆。常用的串口电缆标准为RS-232,同时也是推荐的标准。但是RS-232的传输速率有限,传输距离仅为6米。其他的串口电缆标准可以支持更长的传输距离,例如RS-422和RS-485的传输距离可达1200米。RS-422和RS-485串口电缆通常使用V.35接头,这种接头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淘汰,但是现在仍在帧中继、ATM等传统网络上使用。V.24是RS-232
6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标准的欧洲版。RS-232本身没有定义接头标准,常用的接头类型为DB-9和DB-25。现在,RS-232已逐渐被FireWire、USB等新标准取代,新产品和新设备已普遍使用USB标准。
冲突域
如图是一个10BASE5以太网,每个主机都是用同一根同轴电缆来与其它主机进行通信,因此,这里的同轴电缆又被称为共享介质,相应的网络被称为共享介质网络,或简称为共享式网络。共享式网络中,不同的主机同时发送数据时,就会产生信号冲突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一般是采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技术(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detection)。
CSMA/CD的基本工作过程如下:
1. 终端不停地检测共享线路的状态。如果线路空闲,则可以发送数据;如果线路不空闲,则等待一段时间后继续检测(延时时间由退避算法决定)。
2. 如果有另一个设备同时发送数据,两个设备发送的数据会产生冲突。
3. 终端设备检测到冲突之后,马上停止发送自己的数据,并发送特殊阻塞信息,以强化冲突信号,使线路上其他站点能够尽早检测到冲突。
4. 终端设备检测到冲突后,等待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数据发送(延时时间由退避算法决定)。
CSMA/CD的工作原理可简单总结为:先听后发,边发边听,冲突停发,随机延迟后重发。
物理层设备:中继器和集线器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又分为MAC子层和LLC子层
MACSub-layer:media access controlsub-layer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7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MAC子层负责指定数据如何通过物理线路进行传输,并向下与物理层通信,它定义了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线路规范、错误通知、按序传递和流量控制等功能。
LLCSub-layer:logic link control sub-layer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LLC子层负责识别协议类型并对数据进行封装以便通过网络进行传输。LLC子层主要执行数据链路层的大部分功能和网络层的部分功能。如帧的收发功能,在发送时,帧由发送的数据加上地址和CRC校验等构成,接收时将帧拆开,执行地址识别、CRC校验,并具有帧顺序控制、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功能。此外,它还执行数据报、虚电路、多路复用等部分网络层的功能。
数据链路层协议
数据链路层协议规定了数据链路层帧的封装方式。
局域网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IEEE802.2 LLC标准。
广域网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
? ? ?
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PPP(point-to-point protocol,点到点协议)
FR(frame relay,帧中继)
数据链路层-以太网地址(MAC地址)
网络设备的MAC地址是全球唯一的。MAC地址由48个二进制位组成,通常我们用十六进制数字来表示。其中前6位十六进制数字由IEEE统一分配给设备制造商,后6位十六进制数字由厂商自行分配。
网络层
8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 ? ? ?
功能: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包
提供逻辑地址,如果数据跨网络传递,则需要使用逻辑地址来寻址。
路由:将数据报文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
设备:路由器、三层交换机
网络层协议
常用网络层协议有:
? IP(Internet Protocol):IP为网络层最主要的协议,其功能即为网络层的主要功能,一是提供逻辑编址,二是提供路由功能,三是报文的封装和解封装。ICMP、ARP、RARP协议辅助IP工作。
?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是一个管理协议并为IP提供信息服务,ICMP消息承载在IP报文中。
?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实现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动态映射,即根据已知的IP地址获得相应的硬件地址。
? 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实现硬件地址到IP地址的动态映射,即根据已知的硬件地址获得相应的IP地址。
网络层地址:网络地址在网络层唯一标识一台网络设备。
网络地址包含两部分:网络ID+主机ID(下节主要内容)
传输层
主要功能:
? 分段上层数据;
9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 ? ?
建立端到端连接;
将数据从一端主机传送到另一端主机;
保证数据按序、可靠、正确传输。
传输层协议:
传输层协议主要包含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和用户数据报文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TCP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字节流服务。面向连接意味着使用TCP协议作为传输层协议的两个应用之间在相互交换数据之前必须建立一个TCP连接。TCP通过确认、校验、重组等机制为上层应用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但是TCP连接的建立以及确认、校验等机制都需要耗费大量的工作并且会带来大量的开销。
UDP提供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服务。UDP不保证可靠性,即不保证报文能够到达目的地。UDP适用于更关注传输效率的应用,如SNMP、Radius等,SNMP监控网络并断续发送告警等消息,如果每次发送少量信息都需要建立TCP连接,无疑会降低传输效率,所以诸如SNMP、Radius等更注重传输效率的应用程序都会选择UDP作为传输层协议。另外,UDP还适用于本身具备可靠性机制的应用层协议。
应用层功能
? ? ?
为用户提供接口、处理特定的应用;
数据加密、解密、压缩、解压缩;
定义数据表示的标准。
应用层协议
10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TCPIP协议栈及OSI参考模型详解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