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长过程。二战结束后,电子计算机就已经问世了。但是,经过20世纪50、60年代,直到70年代的三十多年里技术本身并没有达到创新的\蜂聚\程度。二战后,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大型到微型、从慢速到高速、从专用到通用、从低性能到高性能、从高价格到低价格的不断更新和不断升级的演进过程。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个人计算机的问世,是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一次重大的\革命性\转变。由此,使80年代出现了一个以个人计算机发展为中心的创新的\蜂聚\时期。在此基础上,90年代又出现了以互联网发展为中心的创新的高峰期。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两个技术创新的\蜂聚\时期(也可以连起来视为一个创新\蜂聚\期),带动了一大批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新企业的出现,并且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类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埃尼阿克”(ENIAC)计算机
第二,自然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更加密切。新的科技革命直接是自然科学应用的结果,并且科学 技术应用的周期大为缩短。如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的间隔时间大约为80年,电动机为65年,电话为50年,真空管为33年,飞机为20年,晶体管为3年,而激光器仅为一年。
第三,新科技革命不同以往的两次产业革命仅仅局限于一、两个部门,而是全面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国民经济各部门。从国家分布上看,新科技革命首先由美国开始,(背景资料:关于新经济) 关于新经济
\新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发表的一组文章中。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IT)革命以及由信息技术革命带动的、以高新科技产业的龙头的经济。美国经济自1991年3月从谷底攀升以来,到2000年4月已持续增长了108个月。而且,美国的失业率已从1992年的7.4%降至2000年4月的3.9%,为30年来的最低点,通货膨胀也处于较低水平。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打破了广为流传的经济周期理论,创下了历史上最长繁荣时期的纪录。所以有人把美国经济称为新经济。但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经济科技股市泡沫破裂,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出现衰退现象。如何看待新经济,新经济出现将给人类带来什么后果,这是需要密切关注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引自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主编《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背景资料:美国新经济 )
美国新经济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成研究员的研究,所谓美国新经济,是在美国20世纪90年代创造了战后空前的连续110个月的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和股价指数发生了新的变化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概念(见图1 美国经济增长率波动曲线;
图2 美国90年代菲力普斯曲线;
图3 美国60年代和70年代菲力普斯曲线;
见 图4 道-琼斯指数曲线)。
进一步地,可以把新经济理解为由新技术革命所推动的经济发展和增长。就美国已经发生的情况来看,\新经济\主要\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新经济\新\在它是一个创新的\蜂聚\时期(参见本章背景资料2 \蜂聚\); 2. 新经济\新\在它使竞争空前加剧; 3. 新经济\新\在融资方式的创新; 4. 新经济\新\在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创新;
5. 新经济\新\在促进了经济周期波动的微波化。
--引自刘树成等《究竟什么是\新经济\?》,\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暨《经济学动态》理事会成立大会论文\,2001年5月18日。
迅速扩展到西欧、日本乃至全世界,极大地促进战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空前提高,以私人垄断资本为主体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一步激化。这种矛盾客观要求私人垄断资本的形式要进行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调整和变化,从私人垄断为主发展到国家垄断起主导作用。由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发 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现代资本主义,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性质。但却使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
●新科技革命与垄断资本主义的新现象
首先,生产集中进一步发展,生产集中的形式及私人垄断组织的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 ⑴新技术革命引起竞争十分激烈,资本集中的速率加快。战后,在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的名单中,几乎每隔10年左右,就有1/3的大公司被排挤出去。从1955--1983年的战后28年中,一半以上的大公司都在竞争中消失了。激烈的竞争使资本与生产进一步集中。以美国为例,战后初期的1946年,资产在10亿美元以上的大公司只有14家,1960年就变为28家,到1970年增加到107家,1983年达到234家。1960年,只有1家资产在100亿美元以上的特大公司,1975年就增加到9家,1983年发展到25家。1952--1989年美国制造业的100家最大公司在制造业全部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34.5%增加到50%。到1985年,美、英、法、德、加等国最大20家工业公司的销售额在本国全部工业企业的销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分别达到18.6%、35.3%、32.5%、26%、21.9%。
⑵生产集中的形式的变化。 二战以后,企业合并与兼并越来越冲破产业部门的界限,实行跨部门的横向合并与多样化经营。1968年,美国制造业和矿业中大型企业合并共有192宗,其中横向合并为14宗,占7%;纵向合并为17宗,占9%;而混合合并却高达101宗。如果说二战前的横向合并的主要动机是壮大企业规模,提高规模经济水平;纵向合并的动机则是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减少不确定性以提高效率的话,战后出现的企业混合合并则是在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上拓展生产经营范围,共同利用垄断大企业已形成的商标、企业形象、商业信誉、营销网络和研究开发机构,进一步节约生产和经营费用,同时也分散单一产品生产和经营的市场风险。
⑶混合联合公司的出现及其特点。跨部门的混合合并导致一种现代垄断组织形式--混合联合公司的诞生。所谓混合联合公司,是一种跨部门的多样化经营的新型康采恩组织。但与一般的康采尔组织不同,混合联合公司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一般的康采恩组织所属企业与企业之间在生产和销售上总是存在着一定联系,而混合联合公司所属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则除了财务上的联系外,在生产和销售上几乎毫无联系。其次,一般的康采恩组织虽然把许多部门的企业联合在一起,但一般都保存一组主体企业或一个主体部门;而混合联合公司则在经营上没有长期固定的主体企业或主体部门,所经营的业务范围宽泛且处于变动状态。最后,一般康采恩组织所属的各企业或者合并而来,或者自己创办;而混合联合公司的企业几乎都是合并来的,合并来的企业资产在 全部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第二,金融资本统治进一步强化。私人垄断组织的跨部门多样化经营,进一步扩大了金融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统治范围。混合联合公司不仅控制着重要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而且控制许多不同产业部门的很多大公司。混合联合公司的发展,使资本与生产进一步集中在少数最大垄断公司手中,极大地加强了金融寡头的实力,阻碍着新的大垄断组织的出现 ,壮大了垄断财团
的实力。在许多国家,一些战前形成的垄断财团战后进一步发展,至今仍然主宰国民经济,如美国的摩根财团、洛克菲勒财团,日本的三菱集团、三井集团等等。 第三,资本输出的新变化和跨国公司的发展。
★二战以后,随着资本与生产集中的进一步强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也增长迅速。据统计,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10年的资本输出量为440--480亿美元,1938年为528亿美元,1949年为510亿美元,而到1975年则增加到6000多亿美元。与战前相比,资本输出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
⑴资本输出流向发生变化。二战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 本输出主要流向落后国家及殖民地和附属国。二战后,资本输出的重点开始转向发达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相互进行资本输出的趋势十分明显。这与战后旧的殖民体系瓦解、原殖民地国家政治上独立有关。同时,为绕过关税壁垒,各国 更多地采取对外直接投资的资本输出形式。
⑵资本输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二战前,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国家的直接投资较少,而且集中在为其提供原材料的自然资源开发,以及为资本输入、输出服务的运输业的 投资上。战后,特别是七十年代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中直接投资比重上升,并且主要是制造业方面的投资。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逐步变化,从获取廉价原料、利用低廉的劳动力,转变到占领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产业及市场。 ⑶国家资本输出增长迅速,日益占重要地位,并且大多采取所谓对外\援助\的形式。二 战前,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是私人资本输出,国家资本输出的数量不多;二战后,一方面私人垄断资本输出增长较快,并且采取私人垄断资本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另一方面,国家资本输出的数量、地位与作用都大大增强了。这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经济生活,特别是国际经济关系的有意识的干预与影响力在增强。由于旧殖民体系的瓦解,也迫使垄断资本的扩张策略随之变化。国家垄断资本输出主要采取对外\援助\的形式进行。如美国政府在1945--1976年间,以这种形式进行的资本输出高达2210亿美元。所谓\援助\分为贷款与\赠与\两种形式。国家贷款虽然利率较低,但比竟是一种间接的资本输出。\赠与\表面上是单方面的无偿赠送,实际总是附加某种条件的,通常要求受\援\国用所\赠\之款项购买提供援助国家的商品,由提供援助国家监督\赠款\的使用,受援国要为其提优惠的贸易与投资条件等等。\赠与\不过是一种比较隐蔽的资本输出的形式。
★战后资本输出的增长及其新变化还表现在垄断资本国际化的新的垄断资本组织形式--跨国公司的诞生。
跨国公司又称国际公司或超国家公司,日本称这为\多国籍企业\,本质上是一种跨国的企业集团。跨国公司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通过资本、技术、知识产权等控制所在国的公司,通过母国的总公司控制世界范围内的生产、销售和其它业务活动。跨国公司不同与国际卡特尔,是各国大垄断企业瓜分市场的同盟,而是一个独立的国际性垄断企业。跨国公司实际是以一国的垄断资本为主建立起来的现代国际托拉斯或康采恩。
大型的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发展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战后跨国公司发展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社会化在国际范围内的扩展,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另一方面,由于世界范围的生产越来越由少数跨国公司控制,其影响力已不仅仅局限在经济领域,还渗透在政治、文化领域。跨国公司的剥削和掠夺,对别国内政的粗暴干涉,都严重损害了所在国主权,引起所在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反对。
第四,国际垄断同盟形式的变化。二战以后,随着生产和资本的日益国际化及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竞争日趋激烈,资本主义各国的垄断组织试图通过国家行为实施\经济一体化 \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