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北京市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篇要点精粹细整合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篇 要点精粹细整合

一、牢记化学与生活中的N个名词

1.空气质量日报: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PM10,又称飘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臭氧等。

2.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3.酸雨:指pH小于5.6的雨、雪、雾、雹等大气降水,绝大部分是硫酸型和硝酸型酸雨。 4.温室效应:指排放到大气中的CO2、CH4等气体的大量增加,致使地表温度上升的现象。

5.臭氧空洞: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以及汽车排放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在臭氧转化成氧气的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从而使大气中的臭氧层形成空洞。

6.光化学烟雾: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种有毒的烟雾。 7.重金属污染:一般把密度在4.5 g·cm以上的金属称为重金属,如钡、铜、银、铬、镉、镍、铅、铊、锡、汞等。重金属的化合物(以及少数重金属单质)对环境的污染称为重金属污染。

8.水体富营养化:水体中N、P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9.赤潮:海中的红藻、褐藻由于吸收较多的营养物质(N、P等)而过度繁殖,引起海潮呈赤色的现象。它会造成海水的严重缺氧。

10.水华:指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N、P的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绿藻等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

11.雾霾: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成分,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才是加重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燃煤和汽车尾气是雾霾天气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N例

- 1.碳酸氢铵溶液和过量NaOH溶液反应:NH+4+HCO3+2OH

--3

- NH3·H2O+CO23+H2O(√)

2.用氨水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NH3·H2O+SO2

- NH+4+HSO3(√)

3.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a+2ClO+SO2+H2O4.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2ClO+CO2+H2O5.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4NH3·H2O

2+

-+

3+

-

2+-

CaSO3↓+2HClO(?)

- CO23+2HClO(?)

+

AlO-2+4NH4+2H2O(?)

-6.过量的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OH+2H+SO24

-1

-1

BaSO4↓+2H2O(√)

3+

2-7.0.01 mol·L NH4Al(SO4)2溶液与0.02 mol·L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NH+4+Al+2SO4+

2Ba+4OH

2+-

2BaSO4↓+Al(OH)3↓+NH3·H2O(√)

- 2Al(OH)3↓+CO23(?)

+

2+

-

8.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CO2+3H2O

-9.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反应后呈中性:H+SO24+Ba+OH

BaSO4↓+H2O(?) CaCO3↓+H2O(√)

-

10.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HCO-3+Ca+OH

2+

-

11.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Fe+2Br+2Cl212.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2Fe+Cl213.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2H2O+2Cl

-2+

3+

2+-

2Fe+Br2+4Cl(?)

-

3+

2Fe+2Cl(?) Cl2↑+H2↑+2OH(?)

2+

+

-

14.FeSO4溶液中加入用H2SO4酸化的H2O2溶液:2Fe+2H+H2O215.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NO-3

+

+

2Fe+2H2O(√)

3+

Ag+NO2↑+H2O(?) 3I2+6OH(?)

-

16.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IO-3+5I+3H2O

-

17.FeCl3溶液与Cu反应:Fe+Cu

3+

Fe+Cu(?)

三、离子共存问题N个知识归纳

2+2+

1.熟记常见离子的性质

颜色 氧化性 还原性 水解使溶液 显酸性 水解使溶液 显碱性 两性离子

MnO-4(紫)、Cu(蓝)、Fe(浅绿)、Fe(黄)

2+

2+

3+

-2-ClO、MnO-4、NO3(H+)、Fe3+、Cr2O7

-

--S(HS)、SO23(HSO3)、I、Br、Cl、Fe

2-----2+

NH+4、Mg、Al、Cu、Fe、Fe

2+

3+

2+

2+

3+

2?2-2-2-AlO-2、S、SO3、CO3、SiO3、ClO、CH3COO

--

?-2--HCO-3、HS、HSO3、HPO4、H2PO4

2.常见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酸性溶液:pH<7(常温);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能使甲基橙呈红色或橙色的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

碱性溶液:pH>7(常温);能使pH试纸呈蓝色的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呈蓝色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

呈酸性或碱性的溶液:和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能使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常温下,c水(H)或c水(OH)等于10 mol·L(a>7)的溶液等。

3.审准附加条件 (1)指定离子限制

指定溶液的pH 指定指示剂的颜色

??(H+)

指定??(OH-)的值

(2)酸、碱性限制

加入铝粉后放出H2的溶液

由水电离出的??(H+)[或??(OH-)]=

-10-1

{1×10mol·L的溶液4.考前思考归纳

-(1)弱酸根离子CH3COO、F、ClO、SiO23、CN等与H都不能大量共存。

----+

-a

-1

+

-

-(2)酸式弱酸根离子如HCO-3、HS、HSO3既不能与OH大量共存,也不能与H大量共存。

--+

-2-(3)能形成沉淀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Ca、Ag等不能与SO24、CO3等大量共存,Mg不能与OH、

2+

2+

+

2+

-

-CO23大量共存。

2-(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CO3、C6H5O等在碱性条件下才

2--

能在溶液中存在;Fe、Al、Cu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Fe必须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常温下,pH=7时不能存在)。

--(5)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S、HS、SO23、I和Fe不能大量共存;MnO4(H)、

2---3+

+

2+3+2+3+

2--2-NO-3(H)、ClO与S、HS、SO3、HSO3、I、Fe等不能大量共存;SO3和S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但在

+

-2---2+

2-

-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反应2S+SO23+6H

2-

+

- 3S↓+3H2O而不能大量共存;H与S2O23不能大量共存。

+

3+

-

(6)溶液中能发生配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与SCN不能大量共存。

四、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归纳

(一)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常考点归纳

1.短周期元素原子的特殊结构 (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H。

(2)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H、Li、Na。 (3)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Be、Mg、He。 (4)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

(5)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C;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O;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Ne。

(6)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 (7)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Be。 (8)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Si。 (9)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P。 (10)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 (11)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元素:He、C、S。 (12)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元素:O。 2.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微粒 分子(5种):Ne、HF、H2O、NH3、CH4 阳离子(5种):Na、Mg、Al、NH+4、H3O

+

2+

3+

+

阴离子(5种):F、O、N、OH、NH-2

-2-3--

3.核外电子总数为18的微粒

分子:Ar、HCl、H2S、PH3、SiH4、H2O2、N2H4、C2H6 阳离子:K、Ca

-阴离子:Cl、S、HS、O22

-2--+

2+

4.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项目 核电荷数

原子 结构

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 离子半径

同周期(左→右) 逐渐增大 相同

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阳离子逐渐减小,阴离子逐渐减小,r(阴离子)>r(阳离子)

同主族(上→下) 逐渐增大 逐渐增多 逐渐增大 逐渐增大

化合价

最高正化合价由+1→+7(O、F除外),最低负化合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价=-(8-主族序数) 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减弱 酸性逐渐增强

(O、F除外) 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碱性逐渐增强 酸性逐渐减弱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性质

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

(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常考点归纳 1.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方法 (1)“两审”

一审题干条件,是恒温恒容还是恒温恒压;二审反应特点:①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是否发生变化;②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2)“两标志” ①等:v正=v逆

分析v正、v逆的关系。主要分析在某一可逆反应中,正反应消耗掉某反应物的速率是否等于逆反应生成该物质的速率。

②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一定

a.分析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是否保持不变。

北京市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篇要点精粹细整合教案

第一篇要点精粹细整合一、牢记化学与生活中的N个名词1.空气质量日报: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PM10,又称飘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臭氧等。2.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lwko90yrm0wacw0f2p46m3qp9xkpa00yq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