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研员“走”得更稳 ——对我省教研员岗位培训的思考
■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张 超
【摘 要】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进入到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的新阶段。今后一个时期,课改工作的重点,将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规范课程管理,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聚焦课堂教学,着力提高教学质量; 【期刊名称】河北教育(综合版) 【年(卷),期】2012(000)006 【总页数】2
【关键词】岗位培训;教研;教学质量;总结经验;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管理;课程建设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进入到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的新阶段。今后一个时期,课改工作的重点,将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规范课程管理,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聚焦课堂教学,着力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善考试评价制度,科学推进课程改革;改进研训方式,全面提高干部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统筹规划,适当倾斜,大力推进农村地区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等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离不开教师层面的研究活动,更离不开教研员对教师教改实验的引领。从这一层面来说,教研员队伍素质、能力的提高,是课改深入实施的关键。
一、将岗位培训引入教研员队伍建设
教研员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提高
教学业务水平的骨干力量。实践表明,如果教研员能够以合作者的姿态,深入学校,深入课堂,通过有针对性的常规教研活动,面对教改推进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与困惑,以及课堂操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有计划地开展区域性教研工作,与教师共同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抓好教改实验的调控和阶段评估工作,对保证区域教改实验稳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教研员从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吸纳实践的例证,可以完善对课程理论的理解、证明和修正,推动课改向更深层次发展。
目前,我省市级及县区级专兼职教研员共有4000余人,大多数是从一线选拔出来的优秀教师。多年来,教研员们在稳定正常教学秩序,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加强教学业务管理与指导,组织教改实验,开展教学研究,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普及教育科学,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教研员们在实践中成长、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升。但是,教育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传统的依靠经验积累与提炼完成自我发展的教研员成长模式提出了挑战,以大规模培训突破教研员队伍成长瓶颈成为必然选择。
我省对市及县区级专兼职教研员的岗位培训工作开始于2010年,并于2011年被纳入河北省教师培训计划。截至2011年12月,已培训教研员近500名。2012年起我省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以期通过培训,使全省教研员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赋予的责任,正确认识教研工作的价值和重要性,激发他们自我效能感和工作幸福感,提升责任感以及投身教研工作的热情。培训重点是教研员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指导能力,全面提升这支专业引领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进而提高教研工作质量,为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助力。
为构建有效促进教研员专业发展的培训体系,省教育厅委派省教科所负责全省教研员岗位培训的策划和组织实施工作。为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承担这项工作的省教科所资源部就教研能力的结构要素、教研员培训的内容体系、教研员培训的主要方式等作了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教研员培训方案。总结、反思已结课的三期教研员研修班情况,我们对教研员在整体素质、工作形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二、教研员培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省教研员岗位培训工作是在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和《河北省2011年教师教育工作要点》的背景下举办的,目的是提升全省教研员队伍素质。因此,首先必须对教研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全面研究,科学设计教研员岗位培训的内容和课程结构。当前,教研员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研员对教研工作职能及自身应有的角色定位没有深层次思考,缺乏职业规划和工作动力。二是从研究重心来看,教研工作应当做到“两个面向”,即面向基层,面向课堂。但实际工作中,教研员“坐而论道”的现象比较普遍。三是缺乏系统学习。教研员需要加强学习,注重知识更新,提升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四是教研员信息技术素养有待提升。信息技术在促进教研员专业发展方面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网络环境下教研工作方式有待创新。
三、教研员岗位培训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1.教研工作的职能与定位
教研队伍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专业骨干力量,要发挥好在教学研究和指导中的作用,形成直接服务学校的专业支持网络,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职能与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