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中考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一、信息的概念:用语言、文字、符号、情景、图像、声音等所表示的内容统称为信息。
二、载体:即媒体 , 多种形式的媒体称为多媒体。(包含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形式的媒体)
信息、物质、能量 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人类社会经历了六次信息革命:
1、语言的形成,2、文字的创造,3、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4、电报、电话的发明,5、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6、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信息网络的普及。其中目前正在经历的信息革命是第六种。
注意: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区分,上述中声音、文字、语言、图像、动画、气味是信息。
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是人类社会的有价值的资源。信息和信息载体的关系:声波、纸张、电磁波等并不是信息,而是信息的载体,它们负载的内容(如语言、文字、图像等)才是信息。
信息的基本特征:(1)依附性;(2)共享性;(3)时效性;(4)相对性;(5)可伪性; 三、信息处理的过程:包括信息的收集与输入、存储、加工(如计算、统计等)、传输、输出、维护和使用等。
四、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信息的获取、理解、加工、处理、保存、传播过程中所用的方法、手段、工具的统称。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五. 信息技术的特点
⑴数字化; ⑵网络化; ⑶高速化;⑷智能化;⑸个人化。 六、信息技术的功能 ⑴人工辅助功能; ⑵开发功能; ⑶协同功能; ⑷增效功能; ⑸先导功能。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管理; CAT-计算机辅助测试
七、多媒体技术:强调交互式综合处理多媒体的技术,交互性是重要的特点之一。现在的计算机、Vcd等机器能同时处理声音、图像、文字等信息,都是利用多媒体技术。
八、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收集 → 处理与存储 → 输出
九、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是指由通信技术、电脑技术、声像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构成的多媒体通信网络。(如同一种电子的高速公路,故称“信息高速公路”。)
八、信息技术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有:⑴对科研的影响; ⑵对经济的影响; ⑶对管理的影响;⑷对教育的影响;⑸对文化的影响;⑹对思维的影响;⑺对生活的影响; ⑻对政府的影响。
负面影响的主要表现有:⑴信息泛滥; ⑵信息污染; ⑶信息病毒; ⑷信息犯罪; ⑸信息渗透。
九、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简要掌握信息在现代中的5点作用:认知作用、管理作用、控制作用、交流作用、娱乐作用。
十、信息化社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社会的信息化、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
信息化社会的基本特征:⑴信息、知识、智力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⑵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经济日益成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 ⑶信息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的作用日益增大; ⑷信息网络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一、计算机的产生: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叫ENIAC(埃尼阿克);有18000多个电子管组成,每秒钟能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 二、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①科学计算、②数据处理、③过程控制、④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教学(CAI)、⑤计算机网络与通信、⑥人工智能、⑦多媒体技术。 三、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
代次 时间 主要元件 体积特点 速度特点
第一代 1946→1958 电子管 大 慢(5000次/秒) 第二代 1959→1964 晶体管 较小 较快(几万次/秒) 第三代 1965→1970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小 快(几百万次/秒) 第四代 1971→现在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很小 很快(几千万、上百亿次/秒)
微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PC机)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体积小、使用方便、价格低廉,走进千家万户。 四、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
1958年→→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 1964年→→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5万次/秒)
1983年→→“银河→Ⅰ”(1亿次/秒) 1992年→→“银河→Ⅱ”(10亿次/秒)
1997年→→“银河→Ⅲ”(上百亿次/秒)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 依据计算机体积可划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又称个人计算机,PC机)
五、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主机(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储器)
硬件 外设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输出设备(显示
器、打印机等)外存(软盘、硬盘、光盘等)
计算机系统
软件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编译程序等,如DOS,Windows、
Unix 、Linux) 应用软件(字处理软件、游戏软件等,如Word,EXCEL) 六、存储器的分类:
内存(主存) RAM(随机存储器) 可以读,可以写,断电后数据消失 容量小、速度快
存储器 ROM(只读存储器) 只能读,不能写,断电后数据不
变
外存(辅存) 软盘 断电后数据不变 容量大、速度慢,硬盘容量最大,速度较快,光盘一般600兆左右,现在U盘最常见。
注:存储器的容量单位是字节(byte),1字节是8位二进制数,记为1B,换算如下:
1千字节=1KB=1024B(约一千字节); 1兆字节=1MB=1024KB(约一百万字节);
1吉字节=1GB=1024MB(约十亿字节)
七、计算机的分类:按用途分:通用机和专用机。
按规模分: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便携机。
八、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1、 二进制(逢二进一)与十进制数(逢十进一)对照表: 十进制 0000 0001 0002 0003 0004 0005 0006 0007 0008 0009
二进制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 1000 1001
2、二进制编码:在计算机内部存储和处理数据,都用二进制数表示。二进制编码由许多种,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是“美国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码”,简称为“ASCII”码。 3、计算机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美籍匈牙利数学家)3个计算机设计思想: (1)、计算机五部分组成: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控制器、运算器 (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只识别0、1) (3)、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
运算器
主机 中央处理器CPU 控制器
硬件 内存储器 ROM 只读存储器
RAM 随机读写存储器 计算机系统 外设 外存(软盘、硬盘、光盘等)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 软件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编译程序等,如DOS,Windows) 应用软件(字处理软件、游戏软件等,如Word,EXCEL)
内存
硬盘 光驱
CPU(中央处理器) 主板 输入设备:
键盘 鼠标 扫描仪 麦克风 输出设备:
显示器 打印机 音箱 耳机
4、计算机语言
计算机语言(Computer Language)指用于人与计算机之间通讯的语言。计算机语言是人与计算机之间传递信息的媒介。
计算机语言的种类非常的多,总的来说可以分成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三大类。
高级语言主要是相对于汇编语言而言,它并不是特指某一种具体的语言,而是包括了很多编程语言,如目前流行的VB、VC、FoxPro、Delphi等,这些语言的语法、命令格式都各不相同。 补充知识点:
1、中央处理器:英文缩写CPU,又名微处理器。
①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组成;
②是计算机硬件、主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脑的核心部件。 ③是计算机运行速度最快的元件; ④型号:如奔腾、赛扬 2、外存
①硬盘速度高于其他外存;②外存速度比内存速度慢;③外存容量比内存大,通常以GB作为衡量单位;④外存里的信息断电后不丢失
3、存储容量单位
①存储器容量:一个字节(Byte)为8个二进制数(bit)
②1B=8bit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4、显示器的显示屏幕一般是长方形,一台N英寸的显示器是指该显示器显示屏幕对角线长度
5、操作系统
①是系统软件的核心软件;
②计算机硬件中最先安装的软件就是操作系统;
③计算机系统瘫痪需要重新做系统,是指重新安装操作系统;
④目前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 、Windows(95\\98\\2000\\xp\\7\\8\\10) 、Unix 、Linux 、Os/2 、Vista等。
九、计算机安全
1、计算机病毒:是“能够侵入计算机系统并带来故障的一种具有自我繁殖能力的程序”。
特点:传染性、破坏性、潜伏性、隐蔽性、寄生性。
2、 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方法:
①不使用来历不明或盗版的软盘、光盘; ②制作文件备份,将软盘“写保护”;
③感染病毒后,用干净的软盘重启,用杀毒软件清除。或用防病毒卡或防火墙预防。
④数据备份、安装防病毒软件、复制文件前先查病毒、不要轻易打开不认识的人寄来的电子邮件、上网时使用防火墙
传染途径:软硬磁盘、计算机网络、(盗版)光盘等。 3、计算机犯罪的分类:
①对计算机系统和设施的破坏;如“黑客”袭击、制造计算机病毒等。 ②以私人利益为目的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活动;如非法盗用系统和信息资源、窃取机密信息、非法复制和伪造数据等。
4、信息安全防范:国家颁布《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常见的防毒、杀毒软件:KV2006,KILL,金山毒霸,江民软件、瑞星杀毒、诺顿杀毒、卡巴斯基等。
5、计算机黑客(Hacker):指利用不正当的手段窃取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口令和密码,从而非法进入计算机网络的人。
十、计算机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