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1高考地理精品复习专题之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1年高考地理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九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书生) 特点 具体表现 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吸收 选择性 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被吸收得很少 散射 反射 选择性 无选择性 微尘、空气分子能散射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 云层和浮尘等可阻挡、反射部分可见光 辨析 1.太阳辐射的绝大多数都被大气削弱掉吗?

提示 不是。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只占大气层顶太阳辐射的五分之一左右,而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却占到大气层顶太阳辐射的二分之一左右。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辐射能量与辐射波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一日最强时刻 能量 波长 (2)大气受热过程 受热过程 太阳照 大地 大地暖 大气 具体内容 太阳辐射有二分之一能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地面辐射绝大部分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 热量来源 太阳辐射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太阳辐射 12点 可见光波段 短波辐射 地面辐射 13点 红外波段 长波辐射 大气辐射 14点 红外波段 长波辐射 地面辐射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热量来源 1

大气还 大地 大气辐射的一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大气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辨析 2.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还是地面?

提示 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而大气吸收的主要是红外线和紫外线,能量并不多。地面辐射主要为红外线,多数会被大气吸收,故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

3.陆地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

最高气温 出现时间 约14时 北半球7月 年变化 南半球1月 最低气温 出现时间 日出前后 北半球1月 南半球7月 变化差异 内陆地区日较差较大 沿海地区日较差较小 内陆地区年较差大 沿海地区年较差小 日变化 辨析 3.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也是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候吗?

提示 气温的变化取决于吸收的热量与放出的热量的差值,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值是当地正午12点前后,正午后,虽然太阳辐射开始减弱,但大气吸收的热量仍然大于放出的热量,所以气温仍在上升。直到下午2点前后,大气放出的热量开始大于吸收的热量,气温开始下降,故此时气温达到最高。

高考技巧

1.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应用

(1)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带来全球气温升高。

2

(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②深秋农民利用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 ③华北地区早春农民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

④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2.利用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

(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

(3)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

3.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3

2021高考地理精品复习专题之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2021年高考地理精品复习资料专题九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书生)特点具体表现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吸收选择性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被吸收得很少散射反射选择性无选择性微尘、空气分子能散射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云层和浮尘等可阻挡、反射部分可见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leao96r862cg5h8ins237lyd0yjij015o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