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直接关系到作品主题的表达。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光”的意象,《哈姆莱特》中的“疾病”的意象,《麦克白》中的“黑暗”、“鲜血”、“不合身的衣衫”等意象,它们具体形象,含蕴深远,最大限度地表达了作家的意念与思绪。
莎士比亚悲剧创作的个性,体现出了他的戏剧天才,同时也是他对世界戏剧发展史的重大贡献。
8、分析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
悲剧主人公哈姆莱特是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
在威登堡大学学习期间, 他曾是个怀抱乐观理想的“快乐王子” ;面对父死母嫁王位被篡夺的严酷现实,哈姆莱特像一夜间遭到严霜袭击的娇花,精神颓唐,痛苦与忧虑使他成了一个“忧郁王子”。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他在复仇行动中迟疑犹豫,是谓 “延宕的王子”。最后他与敌人玉石俱焚,虽然报了父仇,但并没有最终完成“重整乾坤”的任务。
文史学界对哈姆莱特这一形象的分析,焦点集中在哈姆雷特复仇行动的犹豫问题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有了“一百个读者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之说。 9、分析《哈姆莱特》的艺术成就。
一、人物塑造上:通过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揭示人物的深度;十分善于运用内心独白;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
二、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
三、创作方法上,具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 10、分析达尔杜弗的人物形象。
达尔杜弗是莫里哀古典主义喜剧《伪君子》中的中心人物。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伪善。他身为教士,平时在教堂里表现得极为虔诚,宣称整日不离《圣经》,以此骗取了奥尔贡和他的母亲的信任。其实虔诚只是他的外衣,他暗中觊觎着奥尔贡的财产和妻子。口头上他宣扬“苦行主义”,不离教鞭和苦行衣,但一顿饭他却能吃两只鹌鹑和半条羊腿,养得“又粗又胖,脸蛋子透亮”。他当众把募来的钱施舍给穷人,忏悔不该弄死一只跳蚤,似乎仁慈善良,骨子里却凶狠歹毒,事情败露后欲置恩人于死地。他假惺惺地表示不能看妇女袒胸露臂的装束,其实却是一个好色之徒,公然说:“私下里犯罪不叫犯罪”,“如果只有上天和我的爱情作对,去掉这一障碍,在我并不费事。”在他第一次被揭露时,他把自己骂得狗血淋头、一钱不值,从而骗取了奥尔贡的信任,他巧言令色,随机应变,其程度无以复加。这个形象的成功使得“达尔杜弗”成为伪君子的代名词。通过这个形象作者深刻地揭露了教会势力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11、《伪君子》的艺术特点。
一、现存最伟大最好的开场,笔墨简练, 二、喜剧手法与闹剧手法结合。
31
12、为什么说《新爱洛依丝》是一部有别于以往爱情小说的作品?
一、首先是因为它的反封建意义。它是一曲争取不到爱情自由、被封建门第观念葬送爱情理想的悲歌。
二、卢梭对爱情的热烈讴歌,也是以往小说中不曾有过的。 三、对大自然的赞颂是小说的又一重大特点。
四、它不仅是一部爱情小说,还是一部哲理小说,其中包含了卢梭的主要思想。 13、《浮士德》的思想价值。
《浮士德》最重要的思想价值在于,歌德运用艺术象征的方式,在对立统一的基础上,表现了他所理解的人类社会特别是精神世界的矛盾运用形式及其发展演进过程。
歌德用象征的手法,通过浮士德几个阶段的追求,对文艺复兴至19世纪初300年来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发展历程作了深刻的回顾与总结。
《浮士德》也反映出了此时德国及其欧洲资产阶级先进思想家的历史局限性 14、分析浮士德的人物形象。
浮士德既是人类积极精神的象征,也是当时欧洲先进知识分子的艺术象征。 从哲学层面来看,浮士德是“肯定”精神的具体形态;从道德和论理学层面来看,浮士德又是“善”的代表 ;从社会学的层面来看,浮士德又体现出当时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某些思想与行为特征:他不满现状,渴望追求美好的理想,并不断赋之于行动。因此,也可以说,浮士德是新兴资产阶级积极精神的代表。
浮士德的性格也是充满矛盾的,是一种灵与肉的矛盾,实际上是理智与情欲、进步与停滞,上升与沉沦的矛盾,是上升时期资产阶级两重性的表现,也是歌德眼中至善至恶矛盾在具体事物运动中的反映。
浮士德的探索又是以悲剧而告终的。因为终极的善是难以穷尽的,而人的追求能力则是有限的。浮士德虽然厌恶那些已有生活,不断追求更高远的目标,但最终也没有得到真正的满足。因此,浮士德的悲剧,说到底是一个追求者的有限能力与终极善不可穷尽性之间矛盾的悲剧。同时,也表明着此时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历史局限性,因为当时歌德还不能对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未来得出科学的结论。 15、分析靡非斯特在《浮士德》中的意义
靡非斯特首先与天帝构成了矛盾的统一体。作为至善的对立面,他与天帝一起,将浮士德作为赌赛的对象,在肯定与否定、至善与至恶的矛盾运动中,推动着浮士德一生不断前进。
其次,浮士德执著地追求人生的真理,肯定实践的意义;而靡非斯特则嘲笑一切,否定人生的价值。他同浮士德之间的关系,辩证地解释了恶的力量在人类社会和个人自身发展中的作用。魔鬼两次打赌为的是证明人类必然堕落,可正是因为他的这个“恶”的刺激,才把浮士德推出了书斋。每当浮士德沉溺于尘世时,是靡非斯特的“恶”使他奋进。所以,
32
浮士德的追求如果没有靡非斯特的帮助是无法实现的。
再次,他的恶并不等于“坏”,他本身对社会丑恶现象一针见血的讽刺和揭露,也起到了让浮士德明是非、近真理的作用。
这样,歌德笔下的靡非斯特正如黑格尔哲学观念中的“恶”一样,是历史发展的运动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作恶造善的力之一体”。 16、分析拜伦诗体小说《唐璜》的思想
一、对18世纪末以及19世纪初“各国社会的可笑方面”进行讽刺
1.通过主人公的冒险足迹,揭示出时代特征:封建专制的暴虐和社会道德的虚伪 2.讽刺英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3.讽刺不合理的婚姻以及上流社会夫妇之间的互相欺骗现象
二、充满对正义事物的爱,对失去自由的人的同情和对被压迫者的战斗号召 三、对生与死等诸多问题的哲理性思考 17、分析唐璜的形象
在拜伦所塑造的一系列典型形象中,唐璜是个完全崭新的性格,或者说不属于“拜伦式英雄”:很少哈洛尔德的忧郁孤独,亦无曼弗雷德的愤世嫉俗,更见不出该隐那种叱咤风云的叛逆反抗。他顺从天性,无视清规戒律,绝少虚伪做作;对恋人总是倾心相与,并不朝三暮四,倒常常是被迫分离,依依难舍。他不怯懦,关键时刻还能表现出英雄气概。当海上遇险,饥饿使人生吃同类时,他宁死不干这野蛮行为;在苏丹王妃求欢的咄咄进逼下亦能神态自若;战场上,别人退却他则前进;在英吉利的荒道只身把强人打翻??然而他缺乏坚定信念,又意志薄弱,经不住诱惑,故易于随波逐流,随遇而安,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使他也做出一些越轨行为和蠢事。
此外,他与传说中的唐璜亦非完全绝缘,例如喜好女色、玩世不恭等,还能见出其原始性格的痕迹。作者认为,其荒唐不过是人类本性的自然流露。可见这是个芸芸众生式的人物。从客观上看,此典型为诗人对人性的理性分析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标本,因为其性格的二重性再好不过地体现了现实世界里生活的多样性和道德的复杂性。 18、分析《悲惨世界》的思想内容
一、在小说里雨果令人信服的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富人们为所欲为,而劳动人民则被注定过贫苦的生活。他在《悲惨世界》的“作者序”中说明,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因为“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是因为“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且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还明确的说: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没有得到解决,那么他的这本书就是有用的。《悲惨世界》的明确目的就是要揭露社会的不合理和不正义。(贫穷男子指冉阿让,饥饿妇女指芳汀,黑暗儿童指克赛克。)
33
二、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为了维护剥削阶级利益而存在的。
三、《悲惨世界》里共和党人起义的斗争写得惊心动魄,十分壮烈。
四、小说中压倒一切和贯穿全书的乃是仁慈、博爱才能拯救社会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的通过冉阿让的形象以及恶人最终受到报应表现出来。 19、分析《悲惨世界》的艺术特点
一、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 二、心理描写十分精彩; 三、对照原则的充分运用。
综观《悲惨世界》,战役、起义是全景式描绘,雄奇浩瀚;家庭生活、风俗场景工笔写照,色彩斑斓;人物内心的斗争和变化,写来丝丝入扣,这一切给小说以包罗万象的瑰奇雄伟气势,连雨果自己也不禁惊叹说:“这部作品是一座大山。”《悲惨世界》获得这个评语是非常确切的。
20、分析麦尔维尔的小说《白鲸》的意义
《白鲸》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从三个方面或三个不同的层次来理解和阐释。第一个层次,从一般社会意义来分析和理解,这部小说通过“佩阔德号”捕鲸船出航捕鲸的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血腥来源,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残酷和黑暗,反映了捕鲸工人危险而又艰苦的生活,歌颂了工人们机智、勇敢、互相支援等高贵品德。
《白鲸》的第二个层面的意义是它的特殊的宗教意义。麦尔维尔生长于加尔文教的环境里。加尔文教强调宿命论,强调“原罪”,人类只有通过上帝的慈悲,而不是人本身的力量,才能得到拯救。在麦尔维尔的小说中,白鲸就象征着“恶”与“原罪”,“佩阔德号”的远航象征着人生的漫漫旅途。亚哈的决心再大,意志再坚强,也无法对抗白鲸所代表的超人力量,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另一种观点将白鲸与亚哈作了完全相反的理解。这种观点将白鲸看作是上帝神力的象征,而亚哈则代表着人类的邪恶力量。于是小说的主题成了谴责亚哈对神的反叛。这样,梅普尔神甫的讲道便成了全书的画龙点睛之笔,“如果我们遵从上帝,我们就得违反我们自己;正是在这种违反我们自己中,包含有遵从上帝的困难”。
《白鲸》的第三个层面的意义是它的复杂的象征意义。这种复杂的象征已包含着以上两层意义。小说的永久的魅力以及它那超越时空的意义与价值也就在这里。所以,这是一部象征小说。
34
外国文学史(二)试题库
一、 填空(85题)
1、 美国废奴文学的代表作有《汤姆叔叔的小屋》 、《白奴》 。
2、 俄国文学史上塑造“小人物”形象的作品有普希金的《驿站长》 、果戈里的《外套》
以及 陀斯妥耶夫斯基 的《穷人》等。
3、 现实主义是19世纪 30 年代首先在 法 国、 英 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
国、北欧和美国等地,高尔基称之为 “批判现实主义” 。
4、 哈代把他的小说分为三类: 罗曼史和幻想 小说、机敏和经验 小说 、 性格和环境
小说 。
5、 海涅被称之为浪漫主义的 “幻想之王” 和开创新诗派的 “第一只夜莺” 。 6、 《复活》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 聂赫留朵夫 、 玛斯洛娃 。
7、 司汤达的著名的文学评论集是 《拉辛与莎士比亚》 。他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在文
学史上的地位是 现实主义的奠基作 ,其副标题是 《1830年纪事》 。
8、 马克思所称赞的英国“一派出色的小说家”是狄更斯、 萨克雷 、盖斯凯尔夫人 。 9、 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是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
10、“迷惘的一代”语出美国女作家 斯泰因 ,她曾指着 海明威 等人说: “你们是迷惘
的一代” 。
11、把现实主义从理论到创作都臻于完善,代表了西欧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是 巴尔扎克 (作家)的 《人间喜剧》 (作品)。
12、巴黎公社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有 欧仁.鲍狄埃 、 路易丝.米雪尔 ( 茹尔.瓦莱
斯 、让-巴蒂斯特.克莱芒 )等。
13、路易丝.米雪尔 是巴黎公社的著名诗人和社会活动家,有“红色圣女”之称。 14、巴黎公社文学为 20世纪世界无产阶级文学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5、维尔特 被恩格斯称为“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诗人”。
16、冈察洛夫的代表作 《奥勃洛摩夫》 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 17、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怎么办》是一部社会政治小说,其副标题是 新人的故事 ,这部小说塑造了 拉赫美托夫 等“新人”的形象。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