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完整版)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重点总结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 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biopharmacy)——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物药剂学的剂型因素和生物因素.

1剂型因素: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剂型及服法、辅料、药物配伍、工艺条件等。 2生物因素: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生理和病理差异、遗传因素等。

3.口服药物消化道吸收的因素 一物化1、解离度、脂溶性和分子量2、溶出速率3、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二剂型:固体制剂的崩解与溶出、剂型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制剂处方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制备工艺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三生理性因素胃肠液的成分与性质、胃排空和胃空速率、肠内运行、食物的影响、胃肠道代谢作用的影响

4.影响体内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体内循环与血管透过性的影响、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药物的的理化性质与透过生物膜的能力、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药物相互作用对分制的影响。

5.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给药途径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给药剂量和剂型对药物代谢的影响、药物光学异构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酶抑制和诱导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生理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4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吸收(Absorption):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分布(Distribution):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代谢(Motabolism):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排泄(Excre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转运(transport):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为转运。处置(disposition):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称为处置。消除(elimination):代谢与排泄过程药物被清除,合称为消除。

5片剂口服后的体内过程有:片剂崩解、药物的溶出、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7生物膜的结构:细胞膜的组成:①膜脂:磷脂、胆固醇、糖脂②少量糖③蛋白质。 生物膜性质:膜的流动性;膜结构的不对称性;膜结构的半透性。

8膜转运途径。细胞通道转运:药物借助其脂溶性或膜内蛋白的载体作用,透过细胞而被吸收的过程。是小分子水溶性的药物转运吸收的通道。细胞旁路通道转运:是指一些小分子物质通过细胞间连接处的微孔进入体循环的过程。是脂溶性药物及一些经主动机制吸收药物的通道。

9药物通过生物膜的几种转运机制及特点:

(一)、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是指药物的膜转运服从浓度梯度扩散原理,即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① .单纯扩散(passive diffusion) 又称脂溶扩散,脂溶性药物可溶于脂质而通过生物膜.绝大多数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药物在消化道内吸收.1)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愈大,在

脂质层的 溶解愈大,就愈容易扩散。(2)大多数药物的转运方式属于单纯扩散。(3)符合一级速率过程 ② 、膜孔扩散(memberane pore transport) 又称滤过,凡分子量小于100,直径小于0.4nm的水溶性或极性药物,可通过细胞膜的亲水膜孔扩散。药物的肾排泄和药物进入肝的过程服从该机制.特点:1)膜孔扩散的药物:水、乙醇、尿素等。2)借助膜两侧的渗透压差、浓度差和电位差而扩散。被动转运的特点:(1)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的顺浓度梯度转运(2)不需要载体,膜对药物无特殊选择性(3)不消耗能量,扩散过程与细胞代谢无关,不受细胞代谢抑制剂的影响(4)不存在转运饱和现象和同类物竞争抑制现象。 (二)载体媒介转运(carrier-mediated transport) 借助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作用,使药物透过生物膜而被吸收的过程1促进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又称易化扩散,是指某些非脂溶性药物也可以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扩散,且不消耗能量。特点:1) 促进扩散的药物:氨基酸、D-葡萄糖、D-木糖、季铵盐类药物。2) 吸收位置:小肠上皮细胞、脂肪细胞、脑-血脊液屏障血液侧的细胞膜中。

2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指借助载体或酶促进系统的作用,药物从膜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的转运,又称逆流转运。主动转运的药物:K+、Na+、I-、单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以及一些有机弱酸、弱碱等弱电解质的离子型。部位:药物的主动转运主要在神经元、肾小管及肝细胞中进行。特点:(1)逆浓度梯度转运(2)需要消耗机体能量(3)需要载体参与(4)速率及转运量与载体量及其活性有关(5)存在竞争性抑制作用(6)受代谢抑制剂影响(7)有结构特异性和部位特异性。

(三)、膜动转运(membrane mobile transport) 指通过细胞膜的主动变形将药物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的转运过程。胞饮(pinocytosis) :溶解物、液体 。吞噬(phagocytosis):大分子、颗粒状物。膜转运特点: (1)不需要载体;(2)需要能量;(3)有部位特异性

10 pH-分配假说:药物的吸收取决于药物在胃肠道中的解离状态和油/水分配系数。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 弱酸性:pKa-pH=lg(Cu/Ci)。弱碱性:pKa-pH=lg(Ci/Cu) Cu,Ci分别为未解离型和解离型药物的浓度。 胃肠液中未解离型与解离型药物浓度之比是药物解离常数pKa与消化道pH的函数:1当酸性药物的pka值大于消化道体液pH值时(通常是酸性药物在胃中),则未解离型药物浓度Cu占有较大比例。2当碱性药物pka值大于体液pH值时(通常是弱碱性药物在小肠中),则解离型药物浓度Ci所占比例较高。药物在肠内的吸收不符合pH分配假说,一般较高原因:吸收表面的微环境pH较低,大约5.3左右;分子型和离子型药物的平衡转化;有膜孔途径;小肠吸收表面积大 11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因素 1)生理因素:①、消化系统因素:(一)胃肠液成分与性质:不同部位的胃肠液有不同的pH值;酶类对药物的降解: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胆汁酸盐:可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糖蛋白:可吸附药物或阻滞药物的吸收;不流动水层(stagnant layer):400nm;溶媒牵引效应(solvent drag effect):促进作用 (二)胃排空和胃

空速率:胃排空:胃内容物从胃幽门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胃空速率:胃内容物排出的速度。一级速率过程,与胃内容物体积呈正比.服用某些药物如抗胆碱药、抗组胺药、止痛药、麻醉药等使胃空速率都可下降。(三)药物在肠内运行:分节运动:环型肌的收缩与舒张,起混合作用;蠕动:推进胃内容物;粘膜与绒毛的运动:粘膜肌层收缩,更有利于吸收。 (四)食物的影响: 改变胃排空速率,影响吸收速度或吸收量;胃内黏度增加,吸收水分,影响崩解和吸收速度;高脂肪食物增加难溶性药物吸收,如灰黄霉素。高蛋白食物影响以主动转运吸收的药物,如左旋多巴。 合并用药。 (五)药物在肠内的代谢:消化酶、肠道菌群产酶 ②、循环系统因素:胃肠血流速度、肝首过效应、淋巴循环③、疾病因素:胃酸缺乏、腹泻、甲状腺功能不足、胃切除④药物转运糖蛋白

2)药物因素①解离度和脂溶性;②溶出速度:溶解度、粒子大小、多晶型、溶剂化物③、稳定性 3)剂型因素①剂型;②处方(辅料、药物间及药物与辅料间相互作用);③制备工艺

试介绍可用哪些方法制剂可提高药物经口服吸收?答:1增加药物的溶出速度:增加药物溶解度,包括将药物制成可溶性盐,制成无定型药物,假如表面活性剂,制成亚稳定型状态,采用亲水性包合材料如HP-β-环糊精、二甲基-β-环糊精等制成包合物;2增加药物表面积,减小粒径:制成固体分散体、采用微粉化技术等。3加入口服促进剂等。 12 BCS: 是依据药物的渗透性和溶解度,将药物分成四大类,并可根据这两个特征参数预测药物在体内-体外的相关性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如何提高各类型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答:Ⅰ型药物的溶解度和渗透率均较大,药物的吸收通常很好,改善溶解度对药物吸收影响不大。Ⅱ型药物溶解度较低,溶出是吸收的限速过程,如果药物的体内与体外溶出基本相似,且给药剂量较小时,可通过增加溶解度来改善药物的吸收;若给药剂量很大,存在体液量不足而溶出较慢的问题,仅可通过减少药物的粒径的手段来达到促进吸收的目的。 Ⅲ型药物有较低的渗透性,则生物膜是吸收的屏障,药物的跨膜转运是药物吸收的限速过程,可通过改善药物的脂溶性来增加药物的吸收,可能存在主动转运和特殊转运过程。Ⅳ型药物的溶解度和渗透性均较低,药物的水溶性或脂溶性都是影响药物的透膜吸收的主要因素,药物溶解度或油/水分配系数的变化可改变药物的吸收特性,主动转运和P-gp药泵机制可能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14设计缓控释系统应考虑的因素?(1)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2)药物的稳定性(3)药物体内吸收特性(4)昼夜节5)药物的运行状态

15口服结肠迟释剂的几种类型及设计依据?OCDDS的主要类型——pH敏感型;时控型;酶解型;压力控制型。设计依据——①、结肠液pH值最高(6.5-7.5或更高)②、胃排空1-4h,小肠转运3-5h,口服后到达结肠约在5h左右③、结肠中含有丰富的菌群④、结肠为水分吸收主要区域,内容物粘度增加而使肠腔压力较大

16各种注射给药途径的特点?答:①. 静脉注射iv:注射容量一般小于50mL;药物直接进

(完整版)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重点总结

1.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biopharmacy)——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生物药剂学的剂型因素和生物因素.1剂型因素: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剂型及服法、辅料、药物配伍、工艺条件等。2生物因素: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生理和病理差异、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kyml2uf7502ra61x73m28mwx147wg01cvl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