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
现代汉语作业1[《现代汉语》第一章 现代汉语及其书写符号]
年级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名词解释
1.共同语 共同语也叫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2.方 言: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这种具有变异的地域性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
3.双语现象:双语现象就是双重语言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正式场合同时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双语现象是语言同化的先导或过渡阶段。 4.现行汉字:现行汉字指现在通用的汉字,就是《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录的7000个字(其中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构成的、用来记写现代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
5.隶 书:隶书是产生于秦代、通行于汉代的一种汉字形体。隶书改造了篆书的偏旁,打破了篆书的形体结构,笔画进一步简化,变婉曲、圆转的线条为平直、方折的笔画。隶书开始向现行汉字形体的过渡,并为现行汉字的形体奠定了基础。
6.构字部件:
二、判断说明题
1 普通话也就是北方话。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北方话只不过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广大的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地域变体,它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普通话以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作为语音系统,普通话的语汇也主要来自北方方言,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也是由主要在北方方言区流行的近代白话文发展而来的,但我们终究不能把作为基础方言的北方话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混为一谈。
2 北京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母方面。
3.“桃”和“沐”中的部件“木”表意相同,“肚”和“明”中的部件“月”表意相同。
“桃”和“沐”都包含部件“木”,而且两者都是形声字,但是,“桃”中的“木”是表意的形旁,而“沐”中的“木”是表音的声旁。所以,说“桃”和“沐”中的部件“木”表意相同是错误的。“肚”和“明”都包含部件“月”,而且“月”都是表意的,但“肚”中的“月”实际上是“肉”,跟肌肉有关,“明”中的“月”才是“月”字旁,跟月亮有关,所以说“肚”和“明”中的部件“月”表意相同也是错误的。
4.由于古今字音字意的演变,有的形声字的声旁不表音了,有的形声字的形旁也失去了表意作用。
三、简述题
1. 如何理解共同语和方言之间的关系?
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
共同语对方言来说是一种高级形式,它从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给方言的发展以积极的影响;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可以是共同语形成的基础,在共同语形成之后是共同语的分支或变体,它的作用随着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和影响的扩大而缩小。
2. 为什么说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口语的发展,从两汉时期开始出现言文不一致的现象,汉魏以后差异越来越大,一致延续到20世纪初叶。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人们口头讲的是发展中的汉语,笔头上写的却是文言文。这种言文不一致,很不适应社会和语言的发展。
(一)白话文的兴起、推广和新的书面语的产生。到了晚唐五代,一种同口语直接联系的书面语“白话”逐渐兴起,成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主要来源,开始了一步步发展到现代白话文的历史进程。唐代的变文、宋代的语录、宋元的话本以及宋金元的诸宫调和元曲、明清的章回小说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等,这些重要的白话文文学著作是用北方方言或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写成的。这些作品不仅在北方方言区流行,而且在非北方方言区也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加速了北方方言的推广。
(二)北京话的传播和新的口语的产生。与此同时,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也逐步传播开来,逐步取得了在各方言区之间作为交际工具的地位。这种形成中的共同语,明清时代称为“官话”,到了清末,“官话”正名为“国语”。 (三)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促成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到了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白话文运动”。 文言文的地位终于被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白话文所取代, 白话文在文学作品和一般学术著作的范围内取得了合法的地位。20世纪30年代开展的大众语运动正是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的延续和发展,它促使现代白话文走向成熟。
从1913年起,中国政府开始系统地审订“国音”,在全国推行“国语”, 开展了“国语运动”。 “国语运动”和“注音字母”、“国语罗马字”、“拉丁化新文字”这些拼音方案的推广,又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语音成为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这样,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播,逐渐发展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
“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促使现代汉语的书面语和口头语不断靠拢,最终达成一致。 新中国成立后,从语音、语汇、语法三个方面确定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正式确定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现代汉语》教材上说:“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你对这句话是怎样了解的?
隶书产生于秦,在战国时代秦国文字的简俗字的基础上形成。秦代的隶书称秦隶,笔画少波势,尚存篆意,是当时民间日常使用的形体。到了汉代,字形有了发展,称汉隶,成为汉代通行的汉字形体。
隶书与篆书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改造了篆书的偏旁,打破了篆书的形体结构;字形转为扁平,笔画进一步简化;变婉曲、圆转的线条为平直、方折的笔画,并显出波势,后期的隶书还运用挑法。
汉字的演变从此进人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开始了向现行汉字形体的过渡,并为现行汉字的形体奠定了基础。因此,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4. 从构造上看,汉字有没有它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举例说明你对汉字结构的认识。
(一)汉字从结构上看有它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所谓表层结构,就是指每一个汉字外部的构造方式。汉字都是由简单的笔画构成部件,单个部件或部件组合可以构成汉字,部件组合成汉字时
.
.
可以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或内外结构等结合方式。由于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汉字的外部结构特征的分析得到的,所以叫做汉字的表层结构。
所谓深层结构,就是指汉字除了表层的外部结构特征外,还有内部的造字方法。汉字采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构成,具有造字规律,此外还有假借、转注等用字方法。例如,形声字“钢”字右边的部件“冈”具有表音的作用,而它左边的部件“釒”则具有表意的作用,它表示钢属于金属。不过,汉字的深层结构往往不能通过外部结构特征的观察得到,而必须通过联想的方式,把现行汉字的某个字与之相对应的造字时代的形体特征联系起来,才能够分析出来。例如,现行汉字中的“燕”,只有通过联系把它和造字时代的“
”(甲骨文)或者“
”联系起来,
我们才知道“燕”是一个象形字。“燕”字发展到小篆就成了“”,已经接近现行汉字了,它的图像性明显减弱。具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是汉字的一大特点,它对于我们学习、掌握和使用汉字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我对汉字的结构的认识如下:
1.汉字是一种具有字理的文字。它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构造原理构字,象形、指事、会意不含表音成分,形声则既含表意成分,又含表音成分。现行汉字还采用简化的方法用简化字取代繁体字。
2.汉字是一个层级装置。它由最小的构形单位笔画构成基本结构单位部件,由部件构成文字的运用单位“字”。从为数有限的笔画,到数百个基本构件,组成数千个现在通用的汉字,形成现行汉字的文字体系。
3.汉字的独体字由一个部件构成,而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构成。合体字的基本结构类型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内外结构三种。
三、论述题
1.《现代汉语》上说:“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谈谈你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的理解。
1955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确定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从语音、语汇、语法三个方面确定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的含义是这样的:
(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共同语的语音通常总是以基础方言的代表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的。北方方言的代表话是北京话,所以,普通话的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过程中, 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北京语音的标准音地位。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对“老国音”加以调整,采用北京语音作为国音标准(后称为“新国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就北京话的语音系统讲的。但是,一些土音成分,必须舍弃;一些分歧的读音(异读),必须经过审订决定取舍; 北京话的轻声、儿化问题相当复杂,同样需要加以规范。
(二)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意味着北方方言的语汇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汇的基础和主要来源。但是,北方方言的语汇不是衡量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语汇的准则和唯一来源。作为基础,并不是要兼容并蓄北方方言所有的语汇。与此同时,普通话还需要吸收新造语汇、古语语汇、方言语汇和外来语汇等作为它的语汇的有益的补充。“发烧友”、“铁饭碗”、“保龄球”、“电饭锅”、“喇叭裤”等等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新词要吸收到普通话中来,古代汉语里如“逝世”、“公主”等等有生命力或适应特殊场合需要的古语词要吸收到普通话中来,其他方言中如“垃圾”、“别扭”、“憋脚”、“瘪三”、“搞”等等富有表现力的语汇要吸收到普通话中来,其他民族语言里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的外来语汇如“维生素” (维他命)、“青霉素”(盘尼西林)、“话筒”(麦克风)也要吸收到普通话中来。
(三)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语法规范以书面语为标准而不以口语为标准,因为经过加工、提炼的民族共同语的集中表现是文学语言, 而文学语言是加工加工和规范化的书面语言,比一般书面语更丰富、更富有表现力,它是书面语言的高级形式。“现代白话文著作”是说要同早期的白话文著作区别开来。早期的白话文,无论是宋元时代的还是五四时期的,都同现代白话文有明显的区别。还要求现代白话文著作是典范的而不是一般的。典范的著作具有稳固性和广泛的代表性。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是指它的一般的并具有普遍性的用例,个别的特殊的用例是不包括在内的。
2. 比较现代汉语和印欧语的不同,以下面材料为例,说明现代汉语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的特点
Perhaps you are an average student with average intelligence. You do well enough in school, but you probably think you will never be a top student. This is not necessarily the case, however. You can receive better grades if you want to. Yes, even students of average intelligence can be top students without additional work.
你也许是一个智力一般的普通学生。你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还不错,可你也许会觉得自己永远也成不了优等生。然而实际情况未必如此。你要是想取得更好的成绩,也还是可以做到的。是的,即使智力中等的学生,在不增加学习负担的情况下,也可以成为优等生。
⑴语音方面:①辅音。汉语每个音节不一定都得有辅音。辅音主要位于音节的开头,只有少数辅音可以处在音节的末尾(n和ng)。没有复辅音。辅音一般不能单独构成音节。但在英语中却有nd、nt、ttle之类的辅音丛,②元音。元音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般音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一个音节至少有一个元音,例如“和he、是shi、生sheng”都有一个元音。又如,“啊a、鹅e、恶e、”都有且只有一个元音,没有辅音。一个音节还可以有二合元音和三合元音。③声调。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每个音节都有声调。音节按声调分类,可以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英语属于非声调语言,词的意义基本上与读音的高低升降无关。④音节。汉语音节数量有限,音节负载信息的能量大,使用的效率高。同时,音节的构成规律性强,结构形式简短,音节与音节界限分明。英语的音节总数大大超过汉语。 ⑵语汇方面:①语素以单音节为主。单音节语素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多音节语素为数甚少,主要用来构成联绵词(\伶俐\、叠音词(“猩猩”)、拟声词(“扑通”)、音译词(“迪斯科”、“布尔什维克”)。②双音节词占优势。使用率很高的多是单音节词,但就整个语汇系统的构成情况看,双音节词占绝对优势(73%)。③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绝大多数为合成词,构成主要采用词根复合法,按一定结构关系构成,同短语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例如,“财产”(联合)、“真理”(偏正)、“地震”(主谓)、“提高”(补充)、“破产、( 动宾)。但在印欧语中, 词缀附加法在构词上却占主要地位。 ⑶语法方面:①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词类缺乏词形变化形态,也缺乏构词形态。汉语部分词有重叠形式,但是,这类形态性质的东西既不全面,也不地道,没有代表性。英语名词有性、数、格等变化,动词有人称、时、体、式、态的变化,形容词和副词有级的变化。总之,英语的语法意义、语法关系主要依靠形态变化来表示,而现代汉语则以语序和虚词作为表达语法意义、语法关系的主要语法手段。②词类具有多功能性,与句子成分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例如,动词既可以充当谓语,也可以充当主语、宾语等句法成分,形式都不改变,如“聚也依依,散也依依”、“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英语的动词与谓语对应,名词与主语、宾语对应,形容词与定语对应,副词与状语对应,词类的功能比较单纯,与句法成分之间有一种比较简单的对应关系。③由于词类不变形,现代汉语的句子构造原则和短语构造原则基本一致,有五种基本类型: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英语从句子结构本身来看,句子可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谓语的主要动词要同主语在人称、数等方面保持一致。这是句子的构造原则。短语是另一套构造原则:不定式短语、动名词短语、分词短语、介词短语。短语中的动词只能用非限定形式。④有独具特色的词类和短语,句式多样化。现代汉语有十分丰富的量词和用以表达种种语气差别的语气词。这是印欧语所没有的。动补结构、主谓谓语句等句法结构和句式也是现代汉语所特有的。印欧语没有类似的句式与之对应。印欧语的定语、状语可以位于中心语之前。现代汉语主谓句的主语不向印欧语的那样通常不能省略。
3. 有人认为汉字是典型的表意体系的文字,也有人认为汉字是典型的意音文字。你赞同哪种观点?为什么?赞成不赞成都要说明理由。
一种文字体系的根本性质决定于该文字所表示的符号所性质。表音文字是用数目不多的符号表示一种语言里有限的音位或音节,作为标记词语声音的字母。表意文字不是直接表示音位或音节的字母,而是用不同笔画而构成的大量表意符号来记录语言的单音节语素,从而代表了语素的声音。
汉字是由笔画、偏旁、汉字等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族人民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汉字是具有字理的文字。它按象形、指事、会
.
.
意、形声等构造原理构字。古代把象形、指事、 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称为“六书”。
(一)有人认为,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由记事图画发展而来的文字是象形的表意文字。例如:汉语的“日、月、门、山”等汉字。有些抽象的意思无法用简化的图形表示,就用拐弯抹角的方法表示。汉语中的指事字和会意字就是这样。“刃、亦、末、未”等都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用于指事的笔画构成的指事字,“休、采、从、北”等都是由象形字充当表意偏旁构成的会意字。形声字的形旁也是表意符号。
从构造上考察,古今汉字的不同集中表现在汉字发展的形声化趋势上。甲骨文、金文以不带表音成分的构造方式为主,尽管已经可以从中看出形声化趋势。往后形声字逐渐增多,在《说文解字》中上升到80%左右,已跃居主要地位,现行汉字中形声字比例还要大。可见,现行汉字在构造上巩固并发展了以形声字为主的格局,是形声字占绝对优势的文字体系。
形声字的声旁虽然在形声字中起着表音的作用,但是,它也可以在另外一个形声字中充当形旁表意,声旁本身往往就是一个表意的文字。例如,形声字“沐”中的“木”是声旁,但在“桃”这个形声字中它又是一个表意的形旁,“木”本身就是一个象形字。由此可见,形声字的声旁虽然是表音成分, 但与表音文字所使用的专职的纯表音符号有着本质的区别。由此可见,形声字的产生以及进而在汉字中占优势,只表明汉字发展的形声化趋势,并未改变汉字的文字体系的根本性质,并未使汉字越出表意文字的范围。
通过对汉字独特的造字法的分析可以看出,汉字的构字符号是表意符号。汉字自身所使用的构字符号的这个性质决定汉字的根本性质是表意文字。
(二)有人认为,汉字是典型的意音文字。
汉语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都属于不带表音成分的纯粹表意的汉字。用象形、指事、会意造字法造的字在现行汉字里总计不过百分之十左右。三者中会意字比例较大,象形字次之,指事字最少。
表意字是古代意音文字的基础,但是单靠表意字来记录语言有很多困难。人们认识到字形、字音、字义三者之间的联系之后,就直接借用一个同音的表意字来记录语言中出现的新词,或者在一个表意字的旁边加注读音构成新字记录新词,因而出现了意音文字。意音文字体系都包含三种不同类型的字形:表意字、借表意字充当表音字以及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字。我国传统的文字学把第二种称为假借字,第三种称为形声字。
人们想出了借表意字表音的办法,于是出现了假借字。汉语中就有着大量的假借字。例如,代词“其”无法造表意字,于是借用“簸箕”的“箕”(原写为像箕形的)。假借字的大量出现,说明人们已经逐步意识到文字不一定象形,可以直接表音。
为了避免混淆,人们往往在同音字的旁边加上表示意义类别的标志,即通常所说的形旁或者意符。为了识别表意字,也可以在旁边加注同音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声旁。这样,人们把表音、表意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产生了形声字。例如:汉字“江”、“河”。形声字的形旁也是表意符号,声旁虽然与表意文字所使用的纯表音符号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在形声字中就只能作为表音成分。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造字的方法不外表意和表音两种。造表意字的主要方法是象形、指事、会意;造表音字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假借,二是创造专门的表音字。意音文字则是同时兼采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由于种种原因,汉字始终维持着意音文字体系的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