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历史区域经济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中历史区域经济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考试总分:160 分 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30 小题,共计 120 分)

1、(4分)明代大学土徐阶说:“国家建都燕蓟,百官六军之食成仰给于东南。清运者,盖国之大计也。自海运罢,而舟之转漕,独兹一线之渠,其通与塞,又国之所谓大利大害也。”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明朝商品生产区域分工明显

B.保障漕运是明朝维护统治的根本大计 D.经济重心和政治重心的分离存在矛盾

2、(4分)下面是不同史籍对汉代经济状况的记载。由此可知,西汉时期

A.具备经济区域分工的基础 C.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繁荣

B.实行与民休息的经济政策 D.商品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

3、(4分)以下为汉代各农耕区的农业生产概况比较表

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经济重心逐渐转移至南方 C.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

B.南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D.地理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

4、(4分)(题文)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却是当时十分流行的谚语。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A.经济结构出现转型 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5、(4分)下表为古代中国治水事业历史发展及

B.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D.手工业生产出现专业化

陕 西 河 南 山 西 河 北 甘 肃 四 川 江 苏 安 徽 浙 江 江 西 福 建 第 1 页 共 17 页

区域分布(表中数字为治水活动的次数)。对此表分析正确的是 省份 时代 汉 三国 晋 南北朝 隋 唐 18 2 9 32 19 10 4 4 11 4 1 1 1 3 32 5 1 2 3 1 24 1 1 4 1 15 1 3 2 8 1 18 1 3 4 1 12 4 2 3 2 2 44 1 1 1 20 2 4 29 A.汉代江南地区的治水事业发展较快 C.三国时期南方治水成就比北方突出

B.唐代东南地区的经济影响力日益提升 D.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均遭到沉重打击

6、(4分)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替据下图可以推知,当时

A.南北地区交流减少 C.南方秩序相对稳定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B.北方行政区划变化频繁 D.专制政体遭到严重破坏 B.南方的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 D.统治者推行发展农业的政策

7、(4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开发的主观原因是:

8、(4分)明清时期两湖地区的移民运动,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规模庞大。下表为当时长久迁居该地区的移民原因分类表。在这四类移民中,前三类占绝大多数。据此可以推断

第 2 页 共 17 页

A.战乱与移民迁徙无关 C.强制性移民占比较大

9、(4分)明朝宣德、正统年间,科举录取分为南、北、中三卷,三卷录取情况如下表: 卷种 南卷 北卷 中卷

B.长江流域开发重心向中上游转移 D.政府的传统政策制约了区域开发

涉及地区 录取比例 应天(今南京)、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等 顺天(今北京地区)诸府、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 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

B.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 D.政治重心由南方移至北方

55% 35% 10% 根据上表可知,明朝分卷制的实行反映了当时 A.科举制八股取士正式形成 C.全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10、(4分)下表是《中国古代战争比例变迁表》 北方 南方 先秦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辽金 元明 清 87% 13% 76% 24% 61% 39% 68% 32% 50% 50% 29% 71% 26% 74% 以下对此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第 3 页 共 17 页

A.中国古代的战争呈现出北多南少的格局 B.中国古代北方经济比南方经济发达

C.中国古代政治经济中心的东移南迁影响战争比例的变迁 D.中国古代南方战争的次数比北方的次数多

11、(4分)三代政治势力的地理分布态势是东西对立,一方是以夏或周族为首,一方是以东夷及其衍生的商族为首。春秋时期则演变为北方的齐、晋与南方的楚、吴争夺霸权。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A.长江流域得到开发 C.黄河流域经济衰退

B.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D.王室衰微使分封制瓦解

12、(4分)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期亩产则高达10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1亩20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

B.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

D.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经济繁荣

13、(4分)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由秦汉时期的东西向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C.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

B.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 D.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

14、(4分)读下表,由表中所给的数据可知

中国历代粮食亩产量变化一览表单位:市斤/市亩 朝代 全国粮食亩产 南方(稻区) 先秦 两汉 魏晋 隋唐 宋 元 明清 87.84 96.48 64.32 94.92 94.92 90.84 136.32 83.28 166.44 115.68 231.24 156.24 312.48 资料来源:余也非《中闰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考略》 A.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南稻北粟”格局 B.魏晋时期农业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C.唐宋时期国家分裂导致农业经济衰退 D.明清时期北方农业税赋高于南方

15、(4分)明朝科举曾采取分卷录取制度,明仁宗规定“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

第 4 页 共 17 页

分”;到明宣宗、英宗时,又分为南卷、北卷、中卷,各区分卷录取,占比为55%、35%、10%。这反映出

A.遴选最优秀人才利国利民 C.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人物渊薮什。这表明 A.南北经济差异逐步扩大

B.随着人口南迁,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经济重心南移促进文化重心南移

D.自然条件决定经济发展水平

B.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D.科举选才真正做到公正公平

16、(4分)汉代“楚越之地……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而后世“(江浙)财赋之地,

17、(4分)隋唐时期,皇帝常常要携宫廷到洛阳“就食”。682年关中地区饥荒,唐高宗让太子留守长安,自己率宫廷到洛阳“就食”,因为情况紧急,出行仓促,随从人员竟有半途饿死者。这种现象

A.导致唐朝开始由盛转衰 C.推动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B.反映出土地兼并的严重 D.推动政治中心逐渐东移

18、(4分)唐代中期之前基本没有海上商路,唐代后期开始,中外交通路线有逐渐由陆路向海路、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的趋势。这反映出 A.陆上商路因战乱而中断 C.经济和贸易格局的变迁

B.宋元航海技术领先世界 D.海路运输更具商业优势

19、(4分)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占到54.5%;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59.1%,以北则为40.9%。这一变化 A.导致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加剧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

20、(4分)人口变化是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下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朝代 西汉 唐朝 北宋 南方

B.导致丝绸之路受阻 D.反映经济格局的变动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比例 2470685 3920415 3025541

19.8% 43.2% 62.9%

9985785 5148529 1122476 80.2% 56.8% 37.1% A.北方人口占全国比例数不断下降 C.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B.唐朝时南北方人口比例差距开始缩小 D.三个时期的总人口数量呈递增趋势

21、(4分)北宋以后,北方水利工程项目日趋减少,南部各省如江苏、浙江、福建则快速增加,甚至明代的湖南与云南也增加了许多水利工程。关于上述变化的正确解读是 A.显示政府对南方农业生产的重视

B.可看出粮食作物生产中心的转移

第 5 页 共 17 页

高中历史区域经济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高中历史区域经济与经济重心的南移(考试总分:16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0小题,共计120分)1、(4分)明代大学土徐阶说:“国家建都燕蓟,百官六军之食成仰给于东南。清运者,盖国之大计也。自海运罢,而舟之转漕,独兹一线之渠,其通与塞,又国之所谓大利大害也。”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中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kv0g6o3y57u3cm9b9nu86wqu5roxb0036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