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统编版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元素化合物 专题2 铝及其化合物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铝及其化合物

【考向分析】

有关Al及其化合物知识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铝三角”是命题的出发点。问题常以工业生产流程为载体考查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物质鉴别、制取、计算等。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将以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为主,题型以选择题、综合推断题、实验题为主。 【要点讲解】 要点1. 铝

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ⅢA族。铝为银白色金属,熔点为660.4C,沸点为2467C密度为2.7g·cm,导电性仅次于银、铜和金。

1.铝跟非金属反应:常温下,铝被空气里的氧气氧化,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内部的金属继续与氧气反应。铝在空气中强热:4Al+3O2

2Al2O3(反应放出大量的

0

-3

0

热和耀眼的白光,因此铝可用于制造燃烧弹、信号弹、火箭推进剂等。铝与氮气在高温下反应:2Al+N2

2AlN ,铝容易和卤素反应,常温下和氯气激烈化合生成三氯化铝;在溴中

燃烧铝粉生成三溴化铝。在高温下也能和硫、氮气、碳直接化合成Al2S3、AlN、Al4C3(2000℃)。 温馨提示:将未打磨的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发现铝箔发红卷缩,变暗失去光泽,熔化不落下(表面有氧化膜,因此不能燃烧)。将已打磨的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发现铝箔也卷缩,变暗失去光泽,熔化不落下(打磨后铝箔表面又很快形成氧化膜,阻止了铝的燃烧)。 2.铝与酸反应

(1)与非氧化性强酸(稀硫酸、盐酸)反应:

2Al+3H2SO4=Al2(SO4)3+3H2↑ 2Al+6H=2Al+3H2↑

(2)常温下,铝、铁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所以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 (3)加热时,铝与热浓硫酸、浓硝酸反应:2Al+6H2SO4(浓)(4)铝与稀硝酸反应不产生H2。

3.铝与强碱溶液反应:2Al+6H2O=Al(OH)3↓+3H2↑,Al(OH)3+NaOH=NaAlO2+2H2O。上述两个反应叠加得:2Al+2NaOH+2H2O = 2NaAlO2+3H2↑

Al2(SO4)3+3SO2↑+6H2O

+

3+

1

温馨提示:Al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Al与酸、碱反应生成氢气的实质都失3e3+

是Al――→Al,所以Al无论与酸反应还是与碱反应,Al与H2的关系都是2Al~3H2。 4.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2Al+Fe2O3

Al2O3+2Fe,这个反应称为铝热反应,铝粉和氧

化铁粉末的混合物称为铝热剂.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可用于冶炼Ni、Mn、V等难熔金属。如10Al+3V2O5+9Fe等。

要点2.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

1. 氧化铝:氧化铝白色固体,高熔点(2045℃),难溶于水,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和碱反应时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反应为Al2O3+6H=2Al+3H2O,Al2O3+2OH=2AlO2+2 H2O。利用其高熔点常用作高级耐火材料,如制坩埚、高温炉管等;利用其高制刚玉球磨机、高压钠灯的灯管等 2.氢氧化铝

(1)氢氧化铝是几乎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又能吸附色素,因此可用于水的净化。

(2)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和碱反应时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氢氧化铝具有两性,可用电离平衡移动的原理来解释:氢氧化铝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如下:

H+AlO2

+

——

+

3+

5Al2O3+6V ,8Al+3Co3O44Al2O3+9Co,8Al+3Fe3O44Al2O3

+H2OAl(OH)3Al+3OH

3+-

(酸式电离) (碱式电离)

其电离程度相当微弱,只有加入强酸(或强碱)时,大量的H(或OH)才能破坏氢氧化铝的电离平衡,使平衡向右(或左)移动,生成铝盐(或四羟基合铝酸盐),所以氢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当加入弱酸或弱碱时,因H或OH浓度太小,不能使上述平衡移动,因此Al(OH)3只溶于强酸或强碱,而不溶于弱酸或弱碱。反应为AlOHAl(OH)3+OH===AlO2+2H2O (3)氢氧化铝受热分解:2Al(4)Al(OH)3的制备:

①铝盐与氨水反应生成Al(OH)3:Al+3NH3·H2O===Al(OH)3↓+3NH4

②偏铝酸盐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Al(OH)3:AlO2+CO2+2H2O===Al(OH)3↓+HCO3或2AlO2

3+

3

+

+

+3H=Al+3H2O ,

+3+

OH

3

Al2O3+3H2O

2

+CO2+3H2O===2Al(OH)3↓+CO3

3+

2-

③铝盐与偏铝酸盐反应生成Al(OH)3:Al+3AlO2+6H2O===4Al(OH)3↓ 3. 氢氧化铝两性的应用

(1)判断离子共存问题:Al与OH会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共存;AlO2与H会发生AlO2

3+

+H+H2O==Al(OH)3↓反应而不能共存;Al与AlO2、HS、S、HCO3、CO3等;AlO2与AI、

+

3+

+3+-—2——2—-3+

NH4、Fe等会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共存。

(2)认识Al、AlO2和Al(OH)3的相互转化图像:

3+

①在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②在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

③向可溶性铝盐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

④向偏铝酸盐溶液中缓慢通入二氧化碳至过量:(3)利用滴加顺序不同鉴别物质:

①NaOH和AlCl3:向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消失;向 NaOH 溶液中逐滴滴加AlCl3溶液,开始无现象后出现白色沉淀。

②NaAlO2和盐酸:向NaAlO2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消失;向盐酸中逐滴滴加NaAlO2溶液,开始无现象后出现白色沉淀。 4. 铝土矿冶炼金属铝的流程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于氧化铝中。铝土矿

3

统编版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元素化合物 专题2 铝及其化合物

铝及其化合物【考向分析】有关Al及其化合物知识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铝三角”是命题的出发点。问题常以工业生产流程为载体考查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物质鉴别、制取、计算等。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将以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为主,题型以选择题、综合推断题、实验题为主。【要点讲解】要点1.铝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ks592rjbc85bn78arf2570pk9t7uz00b3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