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社会矛盾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社会矛盾

作者:喻冰 韩仲旭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24期

摘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社会矛盾,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课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性任务。从新时期社会矛盾主要表现及深层次原因出发,对新时期处理社会矛盾的基本途径进行探讨,为正确处理新时期的社会矛盾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时期;社会矛盾;解决途径;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18-02

当前,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新时期。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内部矛盾也呈现上升趋势,有的矛盾甚至比较突出比较尖锐。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以人民内部矛盾为主的社会矛盾,成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全局性课题和战略性工作。我们要从根本利益一致的角度来认识这些矛盾,积极探求解决社会矛盾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从源头上去根治和解决社会矛盾的基本问题。 一、新时期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在经济突飞猛进发展的背后,社会矛盾发生也呈上升趋势,并且呈现新的特点。不仅群体性事件增多,而且纠纷与冲突的范围扩大,带有多元性特点。社会矛盾表现形式五花八门,纷繁复杂,矛盾覆盖领域广泛,涉及人数众多。其中突出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利益矛盾突出

据统计,当前由利益矛盾引起的社会矛盾已占到社会矛盾纠纷总数的70%~80%,成为中国新时期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如果处理不当,就有激化的可能。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尽管现今中国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还有不相适应的方面。社会结构调整滞后经济建设;投资与消费、内需与外需比例失衡;农业基础薄弱、服务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局面尚未改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以及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同时,受市场作用的驱使,利益成为生产、生活的主要驱动力,人们更重视和追求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实际利益,功利主义价值取向逐渐凸显,从而使得利益冲突越来越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再次,目前中国的社会阶层构成中,人们已经分别被纳入

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社会矛盾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社会矛盾作者:喻冰韩仲旭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24期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社会矛盾,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课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性任务。从新时期社会矛盾主要表现及深层次原因出发,对新时期处理社会矛盾的基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kn1z2co7n8jj329nz0t2wkqq4mjdl00m3y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