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商业》读后感范文
读《智能商业》有感 原创: 萧翔峰
一口气读完了《智能商业》,很多过往经历的事情与书中内容对照了起来,摘选其中部分与大家分享感悟。 网络协同效应
曾鸣用一句话讲明白了滴滴今天为什么会出现美团入场后促手不及的局面——没有网路协同效应,单靠规模经济无法形成垄断。
以前只知道打车是资本密集型行业,核心竞争力是资本;但是为什么是资本?并不明白。
原来是因为在线打车在需求端没有形成网络协同效应,即使供给端的规模效应强大,但司机和平台只是简单的分成关系,通过砸钱就可以让用户迁移了,也就不存在壁垒。所以美团打车的进攻策略还是通过城市逐步切入,给司机高于滴滴的补贴,粗暴有
效。
回想当年在线音乐行业,网易云能崛起这么迅速,其实是个性化+歌单的模式,让产品具备了协同效应,用户越多,体验越好。而评论的互动又强化了协同,奠定了整个产品的独特调性。这与当时酷狗、QQ 音乐、百度音乐等产品的分类目录查找型体验,是质的差异。所以,网易云音乐的用户在早期版权不受限时能迅速滚起来。但其后正版化+腾讯大力投入垄断版权后,用户的基础需求(热门歌曲)无法满足,网易云音乐上涨的势头就被迅速压制了。 数据智能
大数据、人工智能,这是时下的行业流行词。过往也在想,在未来智能时代产品经理的价值是什么?这次在《智能商业》里看到了一个很系统的阐述,给了自己很大的启发。
产品是将“云上”的数据智能传递给用户、为用户带来价值的通道。数据闭环靠产品互动实现,而产品体验依赖于数据智能,数据和产品合二为一。一切的数据智能体系,
都必须最终融合在功效直接、交互友好、价值明确的互联网产品上,其智能的价值才真正的体验出来。互联网产品是一种包含了“云”的智能和“端”的体验的完整互联网服务。
因此,互联网产品经理作为负责定义、优化互联网服务的角色,价值会更大。在智能时代里,一个优秀的互联网服务,离不开产品经理或实际的产品设计者,通过创造性的产品设计,既把数据智能的价值不折不扣地传递给用户,又使用户低成本、高频度地进行反馈,从而使数据智能持续提升。
这其中,产品经理的工作小到功能交互、大到定义产品场景,既包含前端(用户侧)的直接用户体验与交互,也包含后端(云)的数据智能引擎(例如推荐算法)的目标定义、指标优化。一个同时具备前端、后端工作能力的产品经理,是未来的标配。而纯 APP 功能产品经理的价值会继续的下降,因为行业的配套中台能力越来越成熟强大了。 未来的新产品,一定是针对某个用户问题/场景,定义了全新的用户体验方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