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必修一 第四章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渗透作用概念及条件。 2.能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3.能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能力目标:1.观察渗透现象的演示实验,学会观察、分析、归纳。 2.能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3.能够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情感目标:1.学会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2.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在初中做过或见过这样的实验:泡在盐水中的萝卜条会软缩,泡在清水中的萝卜条会更加硬挺。学生也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做菜馅时加入一些盐,蔬菜中的水分会大量渗出;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等,这些生活经验对学习本节内容都有帮助。而本节内容需要学生从微观水平上理解细胞吸水、失水的过程,理解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内容本身较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困难。另外,学生在初中曾经接触到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但在如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设计实验等环节都还缺乏训练。 1 / 5
高中生物《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首先由“问题探讨”引入,从“扩散”迁移到“渗透”。在生物小组课前完成渗透作用探究实验的基础上,由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出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然后由渗透装置类比联想到细胞,分析教材给出的“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状况”,认识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在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问题上,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相似吗?如果相似,植物细胞又有什么与动物细胞不同之处呢?引出探究活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重在做好引导,训练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实验设计的能力,归纳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进一步通过动手实验,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通过动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问题的分析,学生认识到水分子是可以自由进出细胞膜的,并且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进行的。教材的资料分析提供的素材是无机盐的吸收情况,通过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出:细胞对物质的吸收不一定都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进行的;细胞吸收物质是有选择的,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本设计遵循的新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依据“自主学习”的原则,以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线,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交流中相互启迪,获得新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学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发展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比较和表达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六、教学过程 2 / 5
高中生物《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学设 教师活动 计内容 (展示)莲藕 同学们回忆一下赞美莲藕的诗句“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 莲藕生长在污浊的泥土中却能从环境中获取莲藕细胞课 前 导 入 生命活动需要的营养物质,如水、氧气、矿物质等,而莲藕细胞不需要的物质分子则不能进入。到底是什么控制物质分子进出细胞?(细胞膜)物质分子是如何跨越细胞膜输入和输出细胞的?(引出本章课题) 今天,我们先以水分为例,共同探究水分是怎样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的。(引出本节课题) 学生思考 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3 / 5
高中生物《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问题探讨” (1)演示实验:一滴红墨水滴入到清水中,学生观察并回答。 会出现什么现象?。 (2)提出探究问题:如果两种不同的溶液被半透膜隔开,结果又会怎样? 提供信息:渗透装置 教师和各实验小组代表课前做好该实验,实验的内容设置如下 第1小组学生介绍演 学生亲自示实验①,展示实验实验,展示实验现象,分析比较①烧杯中是清水,漏斗内是30%的蔗糖溶液,现象。 实验结果,得出两种不同的溶液被一层玻璃纸(半透膜)隔 结论,既锻炼了开,实验开始时,漏斗内外的液面在同一水学生总结:水分子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提高平面上,静置一段时间后,漏斗内的液面有数量多的一侧向水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更能激分子数量少的一侧何变化? 发学生学习、探一、 ②用一层纱布代替半透膜,其它的均与①相扩散,也就是说:水究的积极性,使渗透学生真正感受分子是顺着相对浓同,漏斗内的液面有何变化? 作用 到课堂属于自③若漏斗内外均是同浓度蔗糖溶液,情况又度梯度跨膜运输的,己 这种现象称为渗透是怎样的?若漏斗内外都是清水呢? 作用。这个装置叫渗(3)提出讨论问题 问题: 为什么漏斗内的液面会上升? 多媒体动画演示,引导学生思考。 透装置。 第2小组学生介绍演示实验②,展示实验现象。第3小组学生介绍演示实验③,展示实验现象。 学生总结上面两个结论得出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a要有半透膜;b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 4 / 5 从生活中的例子入手,例如,点滴注射为什么一定是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其他 学生思考 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并得出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思考:比较①②组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通过比较①③我们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高中生物《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