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民歌赏析》教案
一、教学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汉族民歌起源、发展过程、不同民歌体裁的音乐特点和表达的内容。
2.能区分不同的汉族民歌体裁及其流行地区。 3.能简单哼唱不同汉族民歌体裁的旋律曲调。 三、教学内容 四、教学重点
1.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不同民歌体裁的音乐特点和流行地区。 2.了解不同的号子类型、山歌类型。 五、教学难点
1.能准确区分号子、山歌(能区分花儿和信天游)、小调。 2.能简单哼唱号子、山歌、小调代表作的部分旋律曲调。 六、教学准备 七、学情分析
已学习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乐所表达的不同的美。八、教学过程 1.导入
师:我国的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呀? 生:五十六个。
1 / 4
师:那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是哪个民族呢?生:汉族。
师:这些大家都了解。我国的文化丰富多样,那么艺术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音乐方面,中国民族音乐主要分为这五大类: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歌舞音乐、戏曲音乐、曲艺(说唱)音乐。(ppt展示)那么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一起赏析一下汉族民歌。(ppt展示)师:既然要讲汉族民歌,那我们先来讲一下汉族。(ppt展示)其实在汉朝以前,是被称为“华夏”或“诸夏”的,因为汉族人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的后裔,是炎黄子孙。
而到了汉王朝,才被称为汉人,后变为汉族。
师:那什么是民歌呢?你所理解的民歌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生:……
师:好的。其实为什么先开始赏析民歌,是因为民歌是中国民族音乐的基础,而为什么民歌是民族音乐的基础呢?请同学们思考下原因。
生:因为歌曲是用嗓子唱的,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并且在生活中就可以唱歌,不需要像乐器需要有特定场合,还需要携带乐器。
师:很好,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民歌才是中国民族音乐的基础。那么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关于民歌的几个关键词---(ppt展示)。
2.新授 ①小调
导入:用钢琴弹奏《茉莉花》的旋律,让学生自由回答作品的流行地区,描绘的场景,作品的音乐特点和风格。
新授:A.放《无锡景》,问学生此曲和《茉莉花》旋律是否同样婉转?能听出来是哪里的民歌么?B.分析作品的色彩风格和音乐特点,和《茉莉花》进行对比,引出小调的定义及历史发展,总结小调音乐特点、风格。
C.学生自由总结小调流行地区,再引出拓展内容。
2 / 4
拓展:播放《小河淌水》、《铜钱歌》,让学生回答作品是否为小调?和《无锡景》是同一地区的小调吗?音乐风格是否相似?由此同学生一起总结小调流行地区、功用、不同种类的小调。
②山歌
导入:我国的地形主要是以平原和山地为主,那么讲过了流行在平原地区的小调,就来介绍一些流行在山区的民歌---山歌。
新授:A.听《赶牲灵》,让学生听到山歌与小调带来的不同听觉体验,由此引出山歌的定义、总结山歌音乐特点。(特别是山歌自由的节奏)
B.用钢琴带领学生试着唱山歌里的上长音,让学生体会山歌节奏的自由,以及在山野间用自由的节奏演唱所带来的体验。
拓展:播放《下四川》,比较与《赶牲灵》的不同(主要是对比花儿和信天游),简单介绍山歌的分类和流行地区(按场合和功用划分),分别试听一首田秧山歌(《一根丝线前过河》)和放牧山歌(《对鸟》)。
③号子
导入:问学生:平时几个同学一起搬起一个重,是不是会喊“一二三”一起用力?为何要喊一二三一起用力呢?并播放十几秒的一段龙舟视频,询问学生为何有击鼓手在船头击鼓呢?击鼓的节奏作用是什么?由此引出号子这一民歌体裁。
新授:A.播放《黄河船工号子》,总结音乐特点、风格。
B.带领学生试唱,在每个重音做划船的动作,感受船工号子的功用,由此来总结号子的功用性,和不同工种会有不同的号子。
拓展:放《澧水船夫号子》,比较与《黄河船工号子》的不同,简单介绍船渔号子的分类(平水号子、见滩号子、上滩号子、拼命号子、下滩号子),让学生选择两首号子分别是什么类型的船渔号子,并要提及澧水船夫号子在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反馈
3 / 4
分别放《川江船夫号子》、《拉板车号子》、《上去高山望平川》、山歌版《太阳出来喜洋洋》、《月儿弯弯照九州》、《猜调》,让学生能区分分别是什么类型的汉族民歌。
4.总结
作一个表格,将号子、山歌、小调的音乐特点、功用性、流行地区、分类一起进行对比总结。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