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酝酿(niàng) 黄晕(yùn) 分歧(qí) 一哄而散(hōng) ...B.看护(kān) 水藻(zǎo) 贮蓄(chǔ) 澄清事实(chéng) ....C.唱和(hè) 憔悴(qiáo cuì) 匿(nì)笑 证据确凿(záo ) .....D.踉跄(liàng qiàng)一霎时(chà) 收敛(liǎn) 搓捻(cuō ) .....2、请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 .....

A 朗润 小心翼翼 各得其所 混为一谈 B 瘫痪 彩棱镜 煞有解事 油然而生 C 点缀 饥肠漉漉 众目睽睽 人迹罕至 D 荫蔽 挖墙角 恍然大悟 洗耳恭听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整整花了十年心血,左思终于完成了《三都赋》.

②陆机听了不禁嘲笑左思自不师恩力,说即使费力写成,也一定毫无价值。 ③西晋文学家左思受张衡《两京赋》的启发,决定撰写《三都赋》。 ④左思用行动证明:成功来自于认益智目标,持之以恒。

⑤左思毫不气馁,他广泛查了解,大量是收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反复修改。 A.③②⑤①④B.④③⑤②①C.③①②⑤④D.②③⑤①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5、古诗文默写。(8分)

(1) 水何澹澹, 。(《观沧海》)

(2)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

(4)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 , ”。

(5)夜阑卧听风吹雨,

(6 ) ,我言秋日胜春朝。 6.名著阅读。请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4分)

(1)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丰满的,优缺点并存。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他的优点和缺点。

①猪八戒(《西游记》) ②武松(《水浒》) ③米开朗琪罗(《名人传》) (2)《朝花夕拾》里有不少与读书有关的叙述。请写出下面两段文字所属的篇名。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篇名

第 1 页 共 8 页

①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篇名

(2)请用一句话,写出你读《朝花夕拾》的感受。

7.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共7分)

据调查,近两年来,中学生对数字化阅读的兴趣明显提高。数字化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与传统纸质媒介阅读不同,它是借助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数字媒介进行的。

(1) 用简洁的语言从下面两个图表中,归纳出三条主要信息。(3分)

① ② ③

(2)结合下面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数字化阅读的思考。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③不少于50字。(4分)

某校八年级的李明同学最近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常用课余的零碎时间来浏览新闻,了解科技知识,偶尔也读读名著,看看喜欢的微博,常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很受大家欢迎。赵亮同学最近也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热衷明星八卦,沉迷网络小说,对繁杂的信息不加分辨地接受,现在上课总走神,也不爱跟同学交流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秋天的怀念(12分)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

第 2 页 共 8 页

来覆去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丘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8.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 _ ____。

9.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16分)

(二)孤独的老乡

夏 阳

①我不知道他叫什么,暂且叫他小吴吧。

②第一次盘问小吴,真不能确定他在我眼皮底下多久了。偌大的天安门广场,游客络绎不绝,人流涌动如潮。大家背对巍峨的城楼,无不在忙着摄影留念。小吴不是这样。他到处转悠,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总是撵在人家身后,时不时还支棱起耳朵,偷听人家在讲些什么,形迹可疑。

③我作为广场的巡逻人员,截住小吴,问:“你干吗?”他捏着衣角,嗫嚅道:“我在丰台那边打工。”

④“我是问你来天安门广场想干吗?” ⑤“没干吗呀。”

⑥“老实点,我注意你不是一回两回了,你老盯着人家游客干吗?” ⑦“我……我在找人。”

第 3 页 共 8 页

⑧“找谁?”

⑨“找老乡。我来北京三年,还没遇到过一个老乡。”

⑩我鼻子一酸,拍了拍小吴的肩,叮嘱道:“注意点形象,别太露骨,更不准妨碍人家。”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

?天安门广场,草原一样广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群,河流一般朝这里涌来。黄昏时候,夕阳之下,人流涌得愈加湍急。小吴迎着无数面孔走去,仔细辨别暮色下的每一张脸、每一句方言。

?夜深了,广场上游客稀疏,灯火慵懒,小吴拖着疲惫的身躯,追上了20路公交车。公交车从我跟前一闪而过时,我看见小吴抓着吊环,挤在一群人中间,眼里满是恋恋不舍。

?小吴来的时间很固定。每个星期天早上,换乘三趟公交车来,晚上又换乘三趟车回去。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

?有一次,我发现他神情大异,跟着一个旅行团很久,最后还是悄悄地离开了。我问他:“不是吗?”他失望地答道:“不是,是相邻那个县的。”

?“相邻那个县也是老乡啊。”

?他摇了摇头,固执地说:“连一个县的都不是,能算是老乡吗?”我安慰他说:“实在想家了,就回去看看吧。”他笑道:“回家?我爹在山上打石头被炸死了,那个女人改嫁去了外省,哪有什么家?”说完,撇开两条瘦腿,消失在人海中。

?小吴找到按照他的标准定义的老乡,是在一个下午。远远 地,看见他和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在国旗下拉扯。我立即赶了过去。小吴看见我,激动地说:“他是我老乡,绝对的 老乡!”那中年男人甩开小吴的手,整了整领带,呵斥道:“老乡?谁和你是老乡,老子是北京人!”小吴说:“你耍赖,你刚才打电话说家乡话,我听出来了,你是我们县的。”中年男人厌恶地挥了挥手,骂道:“神经病。”听了这话,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 ?这件事后,很长时间没有看见小吴在我眼皮底下转悠了。我心中不禁想:是死心了还是离开北京了?这孩子,挺好的,时间长了没见,还真让人心里有点挂念。

?小吴再一次出现,是带一对老人来看升国旗。这对老人脸色凄苦,衣衫褴褛。我问他:“你找到老 乡了?”小吴说:“没呢。他们是一对聋哑夫妇,东北的,也没有老乡,我就对他们说,我们做老乡吧。”

?我欣慰地笑了,说;“那加我一个吧。”小吴狐疑地问:“你?”我看着远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在这里巡逻快三年了,也没遇见一个老乡。”

(选自《2015中国年度小小说》,漓江出版社,有删改。)

13.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面表格。(2分)

情节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分)

怀疑→ ( )→( )→认同 15.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小吴找老乡被盘问。 (1) (2) 小吴与一对东北聋哑夫妇做老乡,“我”也主动加入。 主要事件 14.文中的“我”对小吴的态度有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根据文章内容,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2 第 4 页 共 8 页

(1)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

答: (2)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他:“找到了吗?” 他总是一脸黯然。 答: 16.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

答: 17.联系全文,说说小说结尾有哪些妙处。(4分)

答: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共10分)

【甲】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8.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9.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节选)

【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记)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 年事蹉跎(光阴消逝),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李生论善学》) 18.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实词的含义:

⑴不亦说乎?( ) ⑵ 王生益愠( ) 19.下列句中黑体的“而”与“王生好学而不得法”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 B. 人不知而不愠 C. 择善而从之 D. 曲肱而枕之 20.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而/不思则罔 B. 可以为师/矣 C. 盖/学贵善思 D. 请铭之坐/右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第 5 页 共 8 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酝酿(niàng)黄晕(yùn)分歧(qí)一哄而散(hōng)...B.看护(kān)水藻(zǎo)贮蓄(chǔ)澄清事实(chéng)....C.唱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k9in72qde0wacw0f2p46m3qp9xkpa00yn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