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第四课 蓼莪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 案 首 页 课次 时数 课型 新授课 课题(章节、标号和本课的题目) 教学目标(从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两方面说明): 蓼 莪 一、了解本诗所抒发的父母去世后,子女无以回报父母恩德的终天长恨。 二、掌握本诗感情真挚、强烈的感情,特别是写父母养育之恩的一段。 三、了解诗中的赋比兴表现手法。“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蓼蓼者莪,匪罍伊蔚”、“缾之罄矣,维罍之耻”等含有比喻意味的语句,古人称为“比兴”;其他直抒其情、直陈其事而不譬狂的,是“赋”法。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诗中的赋比兴表现手法。 难点: 了解本诗所抒发的父母去世后,子女无以回报父母恩德的终天长恨。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讲练综合法、讨论法、实验观察法、模拟法)及教具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练综合法、讨论法 教具:PPT课件 图片 板书设计(主板书标题、层次、图形位置、分栏区个数、副板书位置等): 蓼 莪 一、二章写诗人未能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第三章写诗人以“瓶之罄矣,维罍之耻.”暗喻人民的困苦是统治者的耻辱。 第四章写诗人欲报父母之恩而父母却过早离世。 五六章抒写诗人不得终养父母的恨怨。 写作特色-------赋比兴交替使用是本诗写作一大特色。 作业: 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后记(经验、不足): 教 案 内 容 教学过程(讲授内容、专业案例、职业案例、育人案例、提问内容与方法、导入方法、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时间把握、作业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划、结束方式): 重点环节 提 示 一、导入新课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古代诗歌一个辉煌灿烂的开端。我国的诗歌传统历史悠久,绚丽多彩。而作为这一悠久传统光辉起点和不尽源头的《诗经》,犹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以其伟大的文学成就永远彪炳在中国文学史册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悼念父母恩德,抒发失去父母的孤苦和未能终养父母而遗憾的文章《蓼莪》。 二、板书课题 蓼 莪 (一)题解 出处:诗经·雅·小雅·谷风之什 所属朝代:西周 作品体裁:诗 题解 人民苦于兵役不得终养父母。(诗人苦于服役,抒发不能终养父母的沉痛心情。) (二)《诗经》 1.关于《诗经》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2.编集 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两种说法:①行人采诗说。《汉书·艺文志》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诗经》305 篇的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和诗歌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它包括的时间长、地域广,在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经过有目的的采集和整理,要产生这样一部诗歌总集是不可想象的。因而采诗说是可信的。②孔子删诗说。《史记·孔子世家》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唐代孔颖达、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等对此说均持怀疑态度。《诗经》大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此时孔子尚未出生;公元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至鲁国观乐,鲁乐工为他所奏的风诗次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说明那时已有了一部《诗》,此时孔子年仅 8 岁 。 因此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删诗说不可信 。 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只不过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传,《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 ,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 3.体例分类 《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 , 分为风 、 雅、颂三类。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 。即朝廷之乐,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 ,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 即所谓正声雅乐 。《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③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5篇 ,共40篇 。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 ; 《 国风 》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当产生于春秋时期。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4.思想内容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 》、《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 有些诗,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 教 案 内 容 教学过程(讲授内容、专业案例、职业案例、育人案例、提问内容与方法、导入方法、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时间把握、作业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划、结束方式): 重点环节 提 示 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 时期奴隶们的觉醒。有些诗,如《小雅?何草不黄》、《豳风?东山》、《唐风?鸨羽》、《小雅?采薇》等写征夫思家恋土和对战争的哀怨;《王风?君子于役 》、《卫风?伯兮》等表现了思妇对征人的怀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和灾难。有些诗,如《周南?芣苢》完整地刻画了妇女们采集车前子的劳动过程;《豳风?七月》记叙了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小雅?无羊》反映了奴隶们的牧羊生活。 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兼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的追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卫风?木瓜》、《召南?摽有梅 》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相互馈赠;《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则反映了家长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另如《邶风?谷风》、《卫风?氓》还抒写了弃妇的哀怨,愤怒谴责了男子的忘恩负义,反映了阶级社会中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 5.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周礼?春官?大师》云:“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六诗在《毛诗序》中又作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例如《豳风?七月》、《卫风?氓》都是赋体:前者铺叙了奴隶春耕、采桑、纺织、田猎、造酒、贮藏和准备过冬等一年四季的全部劳动生活,表现了阶级的对立和奴隶们的悲愤之情;后者倒叙了弃妇与氓由恋爱到结婚直至被氓遗弃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弃妇的哀怨和决绝。又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比体:前者把剥削者比作贪婪的大老鼠;后者把淫乱无耻的卫宣公比作大癞蛤蟆;二者都寄寓了极大的讽刺之意。另如《周南?关雎 》、《魏风?伐檀》都是兴体:前者以贞鸟雎鸠的“关关”叫声起兴,联想起人的男女之情;后者以奴隶们的“坎坎”伐木声起兴,联想到奴隶主阶级的不劳而获。在《诗经》中,赋、比、兴手法常常是交替使用的,有“赋而比也”,有“比而兴也”,还有“兴而比也”。如《卫风?氓》是赋体,但诗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显然是“兴而比也”。另如《卫风?硕人》,用铺陈的手法描写庄姜美貌,但其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传神地表现出庄姜的天生丽质 , 这显然又是“ 赋而比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 ,《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诗经》的影响还越出中国的国界而走向全世界。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很早就传入汉文版《诗经》。从18世纪开始,又出现了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译本。《诗经》中的乐歌,原来的主要用途,一是作为各种典礼仪的一部分,二是娱乐,三是表达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但到后来,《诗经》成了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学习《诗经》成了贵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养。这种教育一方面具有美化语言的作用,特别在外交场合,常常需要摘引《诗经》中的诗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叫“赋《诗》言志”,其具体情况在《左传》中多有记载。《论语》记孔子的话说:“不学《诗》,无以言。”“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可以看出学习《诗经》对于上层人士以及准备进入上层社会的人士,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诗经》的教育也具有政治、道德意

第四课 蓼莪

授课时间年月日教案首页课次时数课型新授课课题(章节、标号和本课的题目)教学目标(从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两方面说明):蓼莪一、了解本诗所抒发的父母去世后,子女无以回报父母恩德的终天长恨。二、掌握本诗感情真挚、强烈的感情,特别是写父母养育之恩的一段。三、了解诗中的赋比兴表现手法。“蓼蓼者莪,匪莪伊蒿”、“蓼蓼者莪,匪罍伊蔚”、“缾之罄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k73o307wy6bod04q39t7z7sh75m1a00ofl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