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优化指导】(新课标)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3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课件 人民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优化指导】(新课标)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3 古代

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课件 人民版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50分)

1.(2012年浙江金丽衢联考)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距今1150年前的唐朝旅游,你可能( )

①看到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 ②看到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 ③买到长沙铜官窑烧制的粉彩瓷器 ④坐“俞大娘航船”在江西至淮南之间观赏沿岸风光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商人的活跃和商业的发展给交通带来的变化有( )

①使许多商运力量集中的商港兴起 ②促进了陆路商运的发达 ③促进了水上商运的发达 ④促进了草市的兴盛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C。草市不属于交通方面。

4.(2012年宁波期末)宋代是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高峰期之一,商业在农业、手工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获得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下列表述不符合宋代的是( )

A.草市具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B.海外贸易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D.庙会集市商贾云集,百货杂陈

解析:选B。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B海外贸易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明显不符合史实。 5.明代《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写一商人在县城如厕时,“偶然官府在街上

1

过”,吓得他“心慌起身”逃走,惊慌中把装银子的袋子遗忘在厕所。为何一官员隔墙路过就将一个本分的商人吓得魂飞魄散?《拍案惊奇》总结了这一社会通则:“那富的人,怕的是见官。”材料反映了( )

A.农本思想根深蒂固 B.明代商业发展迅速

C.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D.专制统治严重压制了商业的发展

7.(2012年莆田质检)明代蒲州商人范世逵经商西北,“义而资益巨,占良田数百亩”。乾隆时,浑源、榆次二州县富商大贾“多置买田地”。上述材料表明明清时期( )

A.商人仍遵循“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 B.商业资本发展并开始转化为产业资本 C.晋商精明能干,敢于开拓新的领域 D.官商勾结,搞垄断和特权交易

解析:选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重农思想,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占良田数百亩”和“多置买田地”可知商人们在发财致富后买田置地,成为大地主,A正确;B、C、D三项结论均无法从题干材料中得出。

8.明清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诸如《一统路程图记》《商程一览》《路程要览》《天下路程》一类的书籍。这类书籍大量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政治局势的稳定

B.商业的发展

2

C.抑商政策的松动 D.交通运输的发展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题干中列举的主要是交通尤其是商业交通方面的书籍,这类书籍的出现顺应了商业发展的需要。

9.(2012年安徽联考)明朝万历年间嘉兴石门镇已有20家大油坊,全镇有油工800人,“辄募旁邑人为佣”“一夕作佣直二铢而赢”,榨油原料亦主要靠“商人从北部镇、淮、扬、楚、湘等处贩油豆来此”。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门镇出现了雇佣关系

B.石门镇的资本主义得到了很大发展 C.明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D.石门镇的榨油原料完全依赖外地

解析:选A。本题考查考生解读材料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阶段,排除B;明政府并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D项说法过于绝对。

10.(2012年杭州质检)据史书记载,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

①景德镇流动人口众多 ②景德镇制瓷业发达 ③佣工主要为地主做农活、打短工 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D。从材料信息“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可知景德镇流动人口众多,①正确;景德镇是我国著名的瓷都,②正确;“镇(景德镇)上佣工”说明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些雇工主要是为早期资本家做工,不是为地主做农活、打短工,故④正确,③错误。

二、非选择题(每题25分,共计5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宋之际地处东南山区的徽州由于未遭金军的蹂躏,故在靖康之乱后,有大批的移民迁入。加上人口的自然繁殖,徽州人多地少的现象日益严重,南宋时已有大量徽人迁移到长江沿岸地区,“比年(淳熙前后)多徙舒、池、无为界中”。到了明清,人地矛盾愈益紧张,故小民“能以生业著于地者,什不获一……其势不得不散而求食于四方。于是乎移民而出,非生而善贾也”,明清时期的徽州成了一个高移民输出地区。史籍记载,“九州四海尽皆歙客,即寄籍者十之五六”,徽州商帮因此蜚声远近。

——祝碧衡《论明清徽商在浙江衢、严二府的活动》

材料二 吴章,(安徽)休宁人,从小跟随父亲吴道遐侨居杭州,后到常山经营盐业,便入籍常山,“性慷慨,好行其德,旱则施粥,冬尝给棉,设姜茶,济贫乏,行事有足称者”……徽商及其后裔入籍当地,入试登科,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衢州府的文化发展。

3

——祝碧衡《论明清徽商在浙江衢、严二府的活动》

材料三 郑子,(安徽)新安名族,以业盐侨寓定阳,因携家卜筑焉。其址在邑城之东,环数十家,皆其产也。凡新安人士流寓兹土者,郑子悉聚而居之,既洽比其邻,又念里族邱垅皆在新安,因于其地创辟一里,颜曰“新安里”,示不忘本也……今兹闾轩敞,房舍参差,盖俨然新安故里。

——(明)叶向高《新安里记》

材料四 郑念祖者,邑(安徽凤台县)素封家也。佣一兖州人治圃……其人……终日搰搰(hú挖,掘出)不休息。他圃未苗,而其圃蓏(luǒ,草本植物的果实)已实,蔬已繁矣。鬻之市以其早也,价辄倍,比他圃入市而其所售者而偿其本,与他圃并市者,皆其赢也,又蔬蓏鲜美硕大,殊于他圃,市之即速售,岁终而会之,息数倍。

——《清经世文编》《凤台县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徽州形成商帮的原因。(5分,不得摘抄原材料) (2)材料二、三共同反映了徽州商人的哪些特点?(8分) (3)根据材料四,归纳该户农业经营的特点。(7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徽州商人活动和农业经营特点给我们的启示。(5分) 解析:本题考查宋明时期徽州商业、农业和基层社会形态的基本特点。回答第(1)(2)(3)问时注意阅读材料,根据设问准确概括材料含义。第(4)问属于开放性设问,注意整合材料内容,结合前三问的答案和现实社会发展要求进行作答。

答案:(1)大批的移民迁入和人口的自然繁殖造成的生活困难;依靠经商缓和人多地少的矛盾。(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亦可)

(2)行善济困,德行卓著;入籍当地参加科举,推动社会文化发展;乡土观念浓厚,采取宗族管理的方式。(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亦可)

(3)采取租佃制经营方式;精耕细作,技术投入高;农产品商品化明显,商品经营意识浓厚。

(4)善于解决面临的困境;积极对待面临的问题;团结互助的经营理念;超前的商品经营意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

12.明朝末年,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近代的中国最终没有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吴(苏州)民生齿(人口)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织布机上的主要部件)而户纂(赤色的丝带)组(宽丝带),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材料二 我吴(苏州)市民,罔(无,没有)籍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做饭菜)计。大户一日之机

4

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指饥饿),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西台漫记》

材料三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欲于器用服玩之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且愚民见工匠之利,多于力田,必群趋而为工,则物之制造者必多,物多则售卖不易,必至壅滞而价贱。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小民含轻利而逐重利,故逐末易而务本难。苟遽然绳之以法,必非其情之所愿,而势所难行。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虽不必使为工者尽归于农,然可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

——《清世宗实录》卷五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末年的苏州在丝织业领域产生的新现象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7分)

(2)材料一中的“机工”和材料二中的“小户”有何特点?他们与“机户”和“大户”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8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何种经济思想?造成的不良后果是什么?(10分)

5

【优化指导】(新课标)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3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课件 人民版

【优化指导】(新课标)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课件人民版(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50分)1.(2012年浙江金丽衢联考)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距今1150年前的唐朝旅游,你可能()①看到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②看到街道两边店铺林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k4xm6ccin507xn0uyq64mg6283nif00pz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