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成果 - 临近空间应急通信与灾害预警系统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成果——临近空间应急通信

与灾害预警系统

技术概述

临近空间应急通信与灾害预警系统以临近空间飞艇平台为核心,携带红外\\微波成像探测及通信中继设备,结合地面监测节点,构建多要素、立体化灾害大数据观测及数据云系统,对自然灾害的形成、发现、发展进行预报与预警,为灾害地区应急处置提供通信和指挥保障。

临近空间应急通信与灾害预警系统包括应急通信系统、灾害临空自主监测系统、灾害数据云预警系统等三个部分:

1、应急通信系统主要为灾区地面通信中断后提供通信保障,该系统包含集群通信与4G网络通信两种通信体制,集群通信系统适用于灾区现场指挥调度,4G应急系统网络覆盖适用于灾区民众应急通信。

2、灾害临空监测系统采用最新发展的长时留空(>30天)临近空间平台及高分辨率成像系统,可实现跨昼夜及复杂气象条件下的连续监测;灾害地面自主监测系统采用太阳能供电低功耗设计及物联网技术,对偏远地区的数据传输通过临近空间平台进行通信中继,实现远程数据采集及探测结点的在线实时监测及免维护。

3、灾害数据云预警系统将集成临空监测和地面监测系统获取的数据,以及原有应急保障系统的相关数据,构建灾害地区的综合数据云,并集成数据分析、综合显示、趋势预测工具,可为灾情预报以及

应急指挥提供支撑。

主要技术指标

1、临空飞艇飞行高度:18-20km; 2、临空飞艇留空时间:10-30天;

3、应急通信系统:提供大区域LTE体制蜂窝通信覆盖,提供大区域PDT体制集群通信覆盖,LTE单平台覆盖范围半径大于250km,单平台在线用户数大于1000,单节点带宽大于20Mbps;PDT单平台覆盖范围半径大于300km,单组在线用户数大于100,单节点带宽大于12.8kbps;

4、灾害监测系统:覆盖范围半径大于300km区域,可见光成像分辨率0.1m,红外成像分辨率0.5m,微波成像分辨率0.2m,可适应昼夜、云雾、沙尘等复杂气象环境;地面监测自治气象站可采集水文、气象、地质、图像等多要素环境信息;

5、灾害数据云预警系统:自然灾害综合识别率大于80%,综合误报率小于5%,分钟至小时级预警推送时间,数小时至数天级灾害预警,预警覆盖率大于98%。

先进程度 国际先进

技术状态 试生产、应用开发阶段 适用范围

可应用于突发灾害应急通讯、灾情获取、救灾指挥等领域。 获奖情况 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国防发明三等奖1项 专利状态 申请发明专利62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9项。

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 预期效益

临近空间应急通信与灾害预警系统将成为国家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急装备市场及应用领域产值巨大,将填补我国空中应急装备全天时、高精度和持久监测领域的空白,5年预期市场超过百亿元。临近空间应急通信与灾害预警系统将显著提升我国对自然灾害的处置以及预警能力,可显著减少国家和人民财产损失,提高人身及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成果 - 临近空间应急通信与灾害预警系统 - 图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成果——临近空间应急通信与灾害预警系统技术概述临近空间应急通信与灾害预警系统以临近空间飞艇平台为核心,携带红外\\微波成像探测及通信中继设备,结合地面监测节点,构建多要素、立体化灾害大数据观测及数据云系统,对自然灾害的形成、发现、发展进行预报与预警,为灾害地区应急处置提供通信和指挥保障。临近空间应急通信与灾害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jy1b8pr0u4vbt01gdv99bpag891im0043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