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教学设计
特泥河学校 马英超
一、教学目标:
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
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会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2、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能够选择合适的表情术语描绘乐曲三部分的情绪变化。 二、教学重点:
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景和意境。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并体验音乐中细小之处的美。
五、教学过程:
1、看图说话(出示《渔舟唱晚》意境的图片)
教师:请随音乐欣赏一组图片,画面里都有什么?请你用一句话形容这组图片共同特点?(夕阳、青山、湖水、船只、渔夫----仿佛一幅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映照在湖面上,远处青山朦朦、白帆点点,船夫摇船归家的静态山水画) 2、初听全曲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看的方式,感受到了一幅静态夕阳山水画。现在我们用听的方式去感受另一幅山水画!(播放《渔舟唱晚》)
(1)教师:乐曲给你的整体印象如何?从音乐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除了刚才我们所描写的静态画面,你还感受到了哪些动态的画面?你能用一段话描述音乐中的画面吗? (2)学生静听全曲,想象乐曲描绘的画面。
(3)学生分享听赏心得,教师适时引导,突出动态画面,如歌声四起、渔夫满载而归等。
(4)教师:这首乐曲清雅、欢快、旋律优美。音乐表现的画面比图中的画面更具有想象力,更富有动感。
这是一幅动静相宜的山水画:余辉映红、晚霞斑斓、波光闪烁,晚风欢送着归航的渔船。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荡浆归舟,岸边早已聚集着渔民的亲属,他们翘首伫立。看,船帆,一艘、二艘、三---数不清的渔船进入岸边的人们心潮激荡,
合着船上渔民的歌声起了丰收渔歌----- (5)学生给乐曲起名,引出课题。 (6)介绍《渔舟唱晚》名字的由来。
教师:曲名的标题是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一句诗“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引申而来,彭蠡是古时大湖的名称,即今天的鄱阳湖。古时,长江流过鄱阳湖之后,分三道入海,“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的意思是:渔船上的渔夫在傍晚歌唱,歌声传到鄱阳湖最远处。 3分段欣赏 (1)第一部分。
1、聆听第一部分,想象并选择画面。 2、用表情术语表述第一部分的情绪。
3、随录音轻声哼唱第一部分旋律。(注意气息的连贯和声音的柔和)
4、教师:音乐用舒缓典雅的慢板奏出悠扬如歌的旋律,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湖光山色。夕阳西下,远处青山朦朦,湖上白帆点点,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触动和对景色的赞赏。 (2)第二部分。 1、聆听第二部分。
教师:与第一部分相比,第二部分的情绪有了什么变化?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用表情术语表述第二段的情绪。
3、教师:从宁静、优美到热烈、活泼,乐曲是如何变化? 4、跟视唱乐曲,并画旋律线。
5、随乐律动,模仿船夫荡浆归舟的样子,用律动感受八分三连音小分句的音乐形象,如同水波荡漾,跌岩起伏。 6、教师:音乐节奏加快,情绪趋于热烈,富有韵味的如歌旋律和排比的小分句使乐曲轻快活泼,描绘了水波荡漾,渔民们摇着浆、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 (3)第三部分。
1、以声势伴奏的形式参与第三部分的欣赏。
2、教师:与前两部分比较,第三部分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可以选用哪些表情术语?速度作出了怎样的变化?描绘了什么样的内容?
3、师生交流。(让学生感受乐曲三个部分由慢变快、由静到动,不断走向高潮的变化。第一部分采用哼唱旋律的体验方式,第二部分采用划旋律线、划船律动的参与方式,第三部分采用声势伴奏和律动的参与方式。) (4)再听全曲。 1、认识古筝。
看图了解古筝。《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独奏曲,也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
归的动人画面。
3、再听全曲。感受欣赏。
第一部分主题出现时用模唱的方式参与表现。 第二部分主题出现时用律动方式参与表现。 第三部分主题出现时用伴奏+律动的参与表现。
2018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