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论述类文本阅读检测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论述类文本阅读检测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如果没有乡村文化,那么乡村也就成为一潭死水,无从振兴了。如果乡村的振兴只是在乡村建设几间民宿,开上几个咖啡馆,让一些城里人到乡村来换换空气,尽管可以增加就业、提高收入,但是却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乡村文化的振兴。

文化赋予了生活的意义。乡土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同时又超越了个体,是文化将这些个体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赋予乡村生活的价值。比如乡土社会中有许多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在人们庆祝这些节日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生者与亡者保持了沟通,成为联系密切的共同体。文化也赋予乡村社会以秩序。审美是人的一种特定的生存方式与生活方式,人的审美具有共通性也具有民族的相异性。西方人称“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中国人则称“生生为美”。“生生美学”产生于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具有明显的区别于西方美学的中国气派与中国风格。

“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是“生生美学”的文化背景。“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具有根本性的文化传统,是中国人观察问题的特有立场和视角,影响甚至决定了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艺术形态的产生发展与基本面貌,构成“生生美学”之文化背景。“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天人关系的理解,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对一种宏阔的东方式“中和之美”的诉求,相异于西方古代希腊对微观的物质的“和谐之美”的诉求。

阴阳相生的古典生命美学是“生生美学”的基本内涵。“天人合一”构成了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天人合在乡村社会中,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要养成尊老爱幼的风气就需要有尊老爱幼的文化氛围。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社会变化相对比较缓慢,老年人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可以教导青年人,因此老年人在社会中具有较高的地位。但是到了现代社会,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有很多渠道获取知识,受过现代教育的年轻人更容易利用这些渠道获取知识,要维持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尊重,就需要文化力量。乡村文化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基础。西方国家在迅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的快速发展是以乡村社会的消亡为代价的。与西方国家不同,东方社会都希望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保留乡村,如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台湾地区,在高速城市化过程中,都曾经以不同名义推动乡村的振兴,希望避免重走西方乡村消亡的道路。东方社会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保护乡村文化。

中国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实现乡风文明,通过文化建设,实现乡村的和谐和有序发展,因此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先行。文化先行可以从物质层面做起。但是,物质层面乡村文化建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乡村文化建设不能停留在物质文化建设上。有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只是停留在物质建设上,精神文化建设没有跟上,物质文化也就很快消失了。在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要推动乡村公共事务的治理。公共事务就是大家参与来管大家的事情,乡村振兴需要乡村居民相互之间协作,协作的过程就会有更多公共的事务需要大家去参与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逐渐完善乡村的各种制度。比如现在许多村庄制定有村规民约,这就是处理村庄公共事务的手段,但是要避免为了制定村规民约而制定村规民约,要让村规民约真正发挥作用。乡风文明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村文化是相通的,通过政府推动和村民参与,在乡村建立起良好的社会风气。 (摘编自王晓毅《乡村振兴,文化建设要先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乡村文化能使乡村充满生机活力,同时也是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B.节日文化具有联通意义,可使乡村中的个体连成整体,人与自然成为共同体。 C.在维持乡村良好秩序和实现乡村和谐有序发展上,文化是一种重要的力量。 D.乡村振兴必须经历一个先物质、经济层面,再到精神、制度等层面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本文从乡村文化在乡村社会的核心地位说起,引出振兴乡村文化这一论题。 B.本文从生活意义、社会秩序和振兴基础三方面论述乡村文化对乡村的作用。 C.本文通过东西方对乡村不同态度的比较,意在揭示东西方乡村文化的不同。 D.本文在论证中,以不少篇幅阐述在乡村振兴中应如何践行文化先行的做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与西方国家不同,东方社会城市化和保留乡村不存在矛盾,可避免此长彼消的现象。 B.建设乡风文明,既必须着眼于乡村文化的建设,又应该具有更高更广的理论视野。 C.乡村振兴要文化先行,文化先行的意义之一在于确保乡村社会可持续、良性地发展。 D.在村规民约的制定上,只有村民团结协作,积极参与决策,才能发挥其独特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之“一”就是“生”,即生命。“生”有一个中间环节是“气”,阴阳之气为生命化生之本,二气交感诞育万物,成为宇宙人生的根本规律。《周易》言“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之道成为万事万物社会人生包括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阴阳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善的统一体,也是中国古代生命哲学的艺术体现。这种阴阳之道,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无所不在,书法的黑白对比、绘画的线条曲伸、音乐戏曲的起承转合等无不是阴阳相生的体现。

“太极图示”的文化模式是“生生美学”的思维模式。“天人合一”文化传统中的阴阳关系呈现一种极为复杂的“太极图示”。宋初周敦颐所谓“太极而无极”,即指太极无边无极,无所不在。“太极”是一种阴阳相依、交互施受、互为本根的状态。这是对于生命的产生与终止、循环往复、无始无终的形态的现象描述,是中国的哲学思维与艺术思维之所在,中国传统艺术均表现为一种圆柔的饱含生命张力的形态。有学者将之视为艺术的圆形思维模式,这种圆形艺术思维使得艺术极富张力,如汉画像中两只拱背相向、蓄势待发的虎豹。

线型的艺术特征是“生生美学”的艺术特性。根据宗白华的论述,中国传统艺术是线型的艺术,时间的艺术;而西方古代艺术总体上说是块的艺术,空间的艺术。线型艺术呈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时间之美,一切艺术内容都在时间与线型中呈现,化空间为时间。《清明上河图》在动态的多点透视中呈现了清明时节汴河两岸完整的风情画面;书法是时间之流中笔的生命之舞,最能反映线性艺术的特点。

以“天人合一”为文化传统的“生生美学”及其艺术呈现,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生存与审美方式,是一种活着的有生命力的艺术与美学。它已经成为当代美学特别是当代生态美学建设的重要资源,对发展当代美学,对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富有生命活力的“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曾繁仁《解读中国传统“生生美学”》,2018年1月7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天人关系的理解与对“中和之美”的追求,决定了中国“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 B.阴阳之道是中国传统艺术创作的必然规律,最终这一规律发展为中国古代生命哲学。 C.“太极图式”既描述了生命的形态,也呈现了“天人合一”文化传统中的阴阳关系。 D.中国古代传统书画,通过线型的艺术方式,表现出时间与空间相互转化的生命之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基于审美的民族差异性,从四个方面深入阐述了“生生美学”的基本特点。 B.文章通过西方艺术和中国传统艺术的具体事例,论证了美学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C.为了论述“生生美学”的艺术特性,文章先引述再阐释,最后举例,条理清晰。 D.末段强调了“生生美学”对当代美学和中国建设的重要作用,凸显了写作目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生生美学”与西方美学迥然不同,是因为中西方观察问题的立场和视角不同。 B.不能理解“生生美学”的内涵,就难以感受中国传统书画和戏曲等艺术的魅力。 C.运用“生生美学”的思维模式,就能够创造出圆柔而饱含生命张力的艺术形象。 D.“生生美学”因为植根于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故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媒介是一把双刃剑,在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拓展人的行为能力以及提供各种超感官体验时,其产生的负

1

面效应也不容忽视。每天各种无用信息占据人们的大量时间,使人们非理性冲动增多,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淡薄,这一思想对儒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经典《礼记·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也更容易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媒体与受众两方面入手,积极寻求对策。

从媒体角度看,媒体可以利用信息智能匹配技术降低受众的信息接收成本。这项技术以数据分析为依托,使信息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从而与受众的需求相匹配。比如,一些媒体机构根据用户个人需求方面的关键词、以往浏览的相关数据以及学历、职业、爱好等特征信息,进行汇集、整理、跟踪和分析,并根据用户充值、消费、反馈等数据信息,了解和掌握不同用户的个性化潜在需求,进行精准的信息推送。虽然公司主要以推广自己服务项目为目的,但这种技术更注重用户的体验和选择,会大大减少许多有意无意强加于受众的信息,从而降低了受众进行信息处理的时间成本,使其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接收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这样的智能匹配模式会越来越精细化、个性化和特色化。比如,有的技术可以根据手机定位,确定用户是在办公场所、家里还是旅途中来推送合适的视听内容;还可以根据用户手机的睡眠模式、工作模式等确定推送时间,以及根据某一信息关注度的高低确定是否推送。

从信息受众角度看,受众需要提高理性使用新媒介的能力。受众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即对媒介本身带来的危害及个人在媒介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持清醒认识的能力。任何时候,受众都要保持对新媒介的主动权、选择权,不能被媒介技术左右,而要学会组织与控制信息和技术。这种主动选择权是建立在一定的媒介素养基础上的。除此之外,受众还需要加强法律、伦理道德、文化等方面的素养,能够准确判断信息的是非利弊,并掌握好在新媒介上的话语行为的规范和尺度,从而将媒介信息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既要推动媒介的技术革新,又要提升受众对信息的批判思考能力。只有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使媒介技术真正为我所用,形成媒介与受众的良性互动。

(摘编自马慧茹 冶进海《理性面对新媒介的信息海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媒介产生负面效应的原因是人们在信息海洋中没有获得主动权、选择权。 B.人们因无用信息泛滥而形成的非理性冲动,会导致紧张和焦虑情绪的产生。 C.信息智能匹配技术可以根据受众需求实现智能化、个性化信息的精准推送。 D.以推广服务项目为主要目的,决定了媒体很难真正注重用户的体验和选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新媒介有着负面效应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减少新媒介负面效应的对策。 B.全文围绕为何要理性地使用新媒介这一问题,从两个密切相关的角度来展开分析。 C.文章的第二段举出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信息智能匹配技术的特点、优势以及发展。 D.文章先提出新媒介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接着分析解决方法,最后总结得出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信息智能匹配技术的精准推送使受众得到好处,对此受众仍要保持清醒头脑。 B.信息智能匹配技术的持续发展,得益于手机、网络的普及和媒体的广泛应用。 C.缺少媒介素养的人,难以组织与控制信息,也肯定无法判断信息的是非利弊。 D.如果受众理性使用新媒介的能力不能提高,媒介技术革新的成果就要大打扣折。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社会和谐、以和为贵,追求“和而不同”。 春秋时期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形成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和”所具有的“和谐合一”的意义,在我国文明发展早期就有了。《尚书·舜典》记载,帝舜命其乐官通过诗歌音乐,达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说明我国古人已了解音乐促进和谐的作用,体现了早期智者对宇宙和谐的向往。我国古人反复以声乐之和比喻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和谐,从而成为一种普遍追求。如《左传》中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可见,我国古人将音乐的和谐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族群与族群、人与天地等关系的模型,对“和”的追求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

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这表明,人类的和谐在根本上来源于天地的和谐,即自然的和谐,和谐是一切事物的生成原理,没有和谐就没有万物化生,和谐的实现有着深刻的宇宙论根源。宋代哲学家张载曾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显然,张载强调:从对立到和谐,不仅是天地的法则,也是社会、人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

把追求永久和谐作为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这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中同样源远流长。《尚书·尧典》提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以后,“协和万邦”便成为中华世界观的典范。类似的说法还有“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周礼·天官冢宰》)。孔子把“和”作为同外部世界交往的原则,提出“‘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构建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持续不断的理想。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汉代以后被表达为“天人合一”,成为中华文化的价值理想。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合一,注重人道(人类社会法则)和天道(宇宙普遍规律)的一致,不主张把天和人割裂开来。“天人合一”思想不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不主张天人对立,而主张天人协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而应顺从自然规律,使自己的行为与自然相协调。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一方面注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注重人在自己身上体现自然的本性,致力于人与自然统一并与自然融为一体;另一方面主张人主动配合天地的生生变化,在与自然相协调的同时协助并促进宇宙的和谐与发展。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对纠正无限制地征服自然、不顾及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观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中有一种冲突意识,总想用自己的力量,以自我为中心,克服非我,宰制他者。因此,在西方历史上宗教战争非常残酷,中国则没有出现过那样的宗教战争。可以说,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其文化根源都不在东方。总体来讲,同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和谐高于冲突。

(节选自陈来《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发展形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其意义在中国文明发展早期就有了。 B.《史记·乐记》认为音乐的和谐来源于天与地的和谐,而人类的和谐从根本上也来源于天地的和谐。 C.自从孔子把“和”作为同外界交往的原则后,中华文明一直把构建和平共处的世界作为理想。 D.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有利于纠正无限制地征服自然,不顾及环境与生态平衡的观念和行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开门见山,通过指出中华文化、中华价值观与西方文化、西方价值观的不同,提出了论点。 B.文章主体部分引经据典,逐层分析,阐明了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对“和谐”的重视与追求。 C.文中大量引用古代文献,批判了西方的冲突意识,强调了和谐高于冲突的思想。 D.作者提到西方的宗教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旨在突出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不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乐”在中国古代经典中多有记载,备受推崇,与古人欲以之促进和谐的思想不无关系。 B.“协和万邦”是中华世界观的典范,因而《尚书·尧典》等多家著作对此阐释颇多。 C.根据天人合一思想,人与天不能对立,人应该顺从自然规律,使其行为与自然相协。 D.中国没有出现过西方那样的宗教战争,与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和谐高于冲突有关。 请把答案填入下面表格 题号 一 二 三 四 选项

2

3

论述类文本阅读检测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检测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如果没有乡村文化,那么乡村也就成为一潭死水,无从振兴了。如果乡村的振兴只是在乡村建设几间民宿,开上几个咖啡馆,让一些城里人到乡村来换换空气,尽管可以增加就业、提高收入,但是却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乡村文化的振兴。文化赋予了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jpp70amfi9ersa9pruq6ksx797jp100wo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