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波传递信息。
5.【答案】B
【解析】解: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C、瓶盖起子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钢丝钳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B。
结合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6.【答案】A
【解析】解:
A、由W=Fs可知,做功的多少与力的大小、物体通过的距离有关;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不一定对物体做功,物体还必须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此力对物体才会做功,故A正确。
B、由p=ρgh可知,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成正比,而不是与液体的高度成正比,故B错误。
C、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在状态一定时,密度是确定的;虽然密度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但与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故C错误。
D、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而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2)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3)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没有关系,密度的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4)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其大小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第11页,共20页
此题考查学生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液体压强特点、密度和电阻的理解,解答此题时应注意物理公式和数学公式是不一样的,并不能完全像数学公式一样来分析成正比或反比,因为物理公式有其特定的物理意义。
7.【答案】音色
【解析】解: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智能手机的“智慧语音”,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这一特征来工作的。 故答案为:音色。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三要素及影响因素,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8.【答案】摩擦起电 同种
【解析】解:小朋友从滑梯滑下时,身体与滑梯发生摩擦,发生了摩擦起电现象,并且使头发带上了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出现了“怒发冲冠”的情景。 故答案为:摩擦起电;同种。
(1)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带正电;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本题考查摩擦起电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9.【答案】扩散 地铁
【解析】解:
(1)高铁严禁携带有“异味”的物品,是因为物品的“异味”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发生了扩散现象,使“异味”充满了整个密闭空间,影响其他乘客; (2)地铁启动时,小丽看见墙上的广告牌快速向后飞去,广告牌相对于地铁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是以小丽乘坐的地铁为参照物。 故答案为:扩散;地铁。
(1)两种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了构成
第12页,共20页
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先选取一个标准作为参照物,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本题考查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现象,体现了学以致用!
10.【答案】火 笔尾
【解析】解:
(1)当人体直接或间接与火线接触时,就会造成触电;
(2)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氖管发光,表明检测的是火线,但是手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防止触电。 故答案为:火线;笔尾。
(1)当有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人体,就会引起人体触电。
(2)测电笔是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的,使用测电笔辨别时,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笔尖接触电线,若氖管发光则为火线,否则为零线。
本题是一道基础题,考查了触电的原因、测电笔的使用等,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即可正确答题。
11.【答案】等于 变小
【解析】解:(1)因为航母在水面航行时,处于漂浮状态, 所以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总重力;
(2)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后,航母的质量减小,速度不变,动能变小。 故答案为:等于;变小。
(1)知道航母在平静的水面上航行(漂浮),利用漂浮条件确定浮力与总重力的关系; (2)影响动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的漂浮条件的掌握和影响动能的因素,明确舰载机起飞后航母的质量的变化是本题的关键。
12.【答案】并 45
【解析】解:
(1)任意取下其中的一个灯,其余的灯均能发光,说明它们工作时互不影响,因此它们是并联连接;
第13页,共20页
(2)因为在达到相同亮度的条件下,LED灯可以节约80%电能, 所以,这个LED灯与亮度相当白炽灯的功率: P白炽灯=
=
=45W。
故答案为:并;45。
(1)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可以单独工作,互不影响;
(2)由“该灯与普通白炽灯达到相同亮度的条件下,若LED灯可以节约80%电能”,可知它的功率是白炽灯的20%求出白炽灯的电功率。
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率的计算,应注意合理处理所给信息,灵活地选择物理规律和公式解答问题。
13.【答案】声源处 振动
【解析】解:(1)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切断声音的产生,因此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2)“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故答案为:在声源处;振动。
(1)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2)响度大小和发声体的振幅大小有关。
本题考查了我们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产生,难度不大。
14.【答案】0.72 83.3%
【解析】解:
0.4m=1.2m, (1)由图知,n=3,拉力端移动距离s=3h=3×
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4N,即拉力F=2.4N, 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2.4N×1.2m=2.88J, 拉力做功功率: P=
=
=0.72W;
(2)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6N×0.4m=2.4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
×100%≈83.3%。
第14页,共20页
故答案为:0.72;83.3%。
(1)由图知,n=3,拉力端移动距离s=3h;先明确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再根据指针位置读数,得出拉力大小,利用W=Fs求拉力做的总功,再利用P=求拉力做功功率; (2)利用W有用=Gh求拉力做的有用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 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有用功、总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以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方法,明确有用功、总功的含义是关键。
15.【答案】乙
【解析】解:
足球离开脚后,在水平地面上滚动过程中,足球不受脚的力,在水平方向上速度越来越慢,是因为足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f的作用,摩擦力f的方向与足球运动的方向相反;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G和支持力F支的作用,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如图乙所示。
故答案为:乙。
足球在地面上滚动过程中,除了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外,还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注意:足球离开脚后在滚动过程中,足球不受脚的力,由于惯性而向前运动。
本题考查了力的示意图的画法,正确分析足球离开脚后的受力情况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解: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的左
端是N 极,右端是S极,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进入,从左端流出,可以判断电源的右端是正极,左端是负极,如图。
故答案为:如上图。
【解析】首先根据小磁针的磁极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然后根据安培定则由螺线管的磁极判断电源的正负极。
此类习题,小磁针的磁极、电源正负极、通电螺线管的磁极,知道三者中的一者,都能判断另外两者。
17.【答案】匀速直线 甲、丙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控
第15页,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