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的复习误区
同学们在复习申论的路上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困惑:申论为什么越复习成绩越低?难道我没有申论的天赋?为什么我花了那么多时间学习申论,却得不到理想的分数?我看了那么多素材,为什么分没有提高?不都说努力就能成功吗,为什么我努力的复习过申论了,却取得了这样的分数?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我的语文水平不行、政务知识积累不够!
遥想那些奋笔疾书的夜晚和努力奋战的周末,回忆那些认真积累的名人名言和报刊片段,反观眼前的申论成绩,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戳中了我们无处诉说的痛点。
我想告诉小伙伴,你是进入了申论学习的误区。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申论坑: 1. 闷头做真题
他们买来申论真题,牺牲所有休息的时间,牺牲掉与闺蜜死党玩耍的时间,挑灯夜读,将真题逐套搞定,与答案一点点校对。发现自己语言与某公某图某笔答案相比惨不忍睹,于是将答案华丽的辞藻全盘背诵。
在考试的时候,首先回忆自己背诵过的字句和相似的话题,用尽心思写下华丽的总结句子,结果申论成绩却不尽如人意。
2.迷信《XX宝典》
我记得在去年在准备公考前,咨询一个考过公考的姐姐:“申论复习买什么资料比较好啊?”姐姐说:“买《XX宝典》和《申论范文XX》啊!非常好,把里面从头到尾都看完!”
结果我在第一次国考前,将这两本书从头到尾全部啃完,甚至将里面的方法都做好笔记。在看一半的时候有一种感觉:为什么这么深奥,一点没看懂呢,也不知道怎么用,一定是我没看完书的原因!结果在全看完之后,又有了一种感觉:他妈的为什么还是不明白,这本书在讲什么?我在考试的时候怎么用?我认为我自己相当努力啊,这两本书从头到尾看了两遍。
在国考成绩出来之后,只有46分!!!我真的是要崩溃了。 3.以申论教材为信条
教材毒我同学就中过。记得在2017年联考前夕,我与我小伙伴交流申论复习经验,当时我把我的复习方法都告诉他,他听过之后心生疑虑:“你这野路子行吗?我都把某公教材从头到尾看完了,你这水平我看不咋地!”说实话,我特别佩服他,他这么有毅力,中公教材很厚的,认真看一遍至少要一个月。我觉得他一定能获得好成绩!
结果成绩出来后,我打了82分,我同学只打了58分,都没有进面试分数线。 4.盲目背诵素材
有的小伙伴手中的素材很多,真是可以与图书馆相比。譬如《南风窗》、《中国新闻周刊》、《南方周末》、《瞭望》、《半月谈》、《人民日报》等。这些努力的小伙伴看过了很多素材,记住了很多表达,考试时将背过的表达都写了上来,结果成绩缺很低!
5.看重大作文忽略小题
很多同学认为申论小题不是重点,大作文才是每次成败的关键。究其原因,一方面他们认为小题字数少分数少,字数很容易就能写满,没有压力;另一方面在写大作文的时候,遇到了字数上的难题,同时语言干瘪。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对比,让同学产生了错觉,认为每次考试失败的原因正是大作文。但我想说,这样的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大家不妨看看申论考试的阅卷流程:考生的每一道题都会经过两个老师独立地进行评阅(又称“背对背请阅”),他们都无法知道对方所给的分数。如果他们二人所给的分数分差在允许的误差区间内,那就取两者的平均值作为考生该题的最终分数;如果分差超过了误差区间,系统会自动将此份试卷交给第三人———组长进行三评,并以组长给出的分数为准。
因此,大作为作为没有标准采分点的题型,“背对背请阅”的二人就会倾向于打平均分,所以申论大作文想要达到一类文难度是比较大的!而小题有准确采分点,相对更容易拉开差距!
6.小题靠预感总结概括
有的同学在做小题时,追求的使语言的通畅和华丽、文章结构的完整、总分论点的归纳概括……但唯独缺少了对于材料内容的挖掘。这样的答案的确很“漂亮”,但是对于客观题,考官是有采分点的,这样的答案得分会比较好。这种现象往往出现在看了很多教材、真题、素材的同学身上。
7.小题仅仅罗列材料要点
这个问题与“坑6”恰好相反。有的同学明白所有要点要从材料中挖掘,所以把全部精力都用来找要点,在书写答案的时候简单粗暴——直接把要点按照序号排列。
但很多题目明确要求“归纳概括”、“有条理”、“有层次”等等,很明显是要求同学们合理归纳概括的。所以,仅仅罗列材料要点就会丢掉罗积分。
这里我再列出几个申论坑,但由于篇幅原因不再一一展开。 8.行测比申论提分容易
有人认为行测是重点,申论考的是基础,申论没有提高空间。这是大错特错得!!!行测再认真复习,75绝对是个瓶颈,而且大家成绩都差不多,申论才会拉开巨大分差。申论完全是客观化的,有采分点,有复习技巧。申论相对于行测更容易提分,而且提分相当快。否则我不会在短短两个月内从46提高到82分。
9.临阵换根好笔,说练字,但迟迟未动
大家都知道字重要,但是在复习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同学忽略了练习字。与其说忽略,不如说是放弃,因为他们认为练字不如练题。但我想说,练字至少能让申论提高5分以上。
10.考试作答我要留1个半小时写作文!
有的同学第一次参加申论考试的时候,留下1个小时写大作文,但是犹犹豫豫没有写完。再次参加考试的时候,前面题目草草做完,留下一个半小时写作文。但这么做的代价是彻底放弃了小题,这样做得不偿失!
11.作文通篇抄材料,通篇用心写!
有的同学大作文没有一个小时绝对写不完,他们把大作文每一个字看的都非常重,每一句话甚至是每一个例子都用心琢磨。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写大作文一步一个砍,写到最后精疲力竭,甚至可能写不完。
还有的同学通篇从材料中摘抄,总分论点和例子都来自于原文,语言也没有做转换。
这两种方法很明显都是不对的,第一类同学不了解考官批卷子的特点,开头第一段和分论点才是重点,别的相对次要。第二类同学更是犯了大忌,一旦发现大片的原文,会直接打入4类文的。
12.看题直接作答,忽略提示语
这类同学着急阅读材料、做题,但是他们确忽略了题目中特别重要的提示语,例如“对象明确”、“有条理”、“有层次”、“以……、……为对象”……这样的提示语看似平淡,但确实考官的要求。忽略的结果就是偏题、跑题、没有逻辑,最终导致严重的失分。
小伙伴们要认真查找自己是否掉到了坑里,要及时更正复习思路,朝着正确的方向加倍努力!
申论的核心和本质
为了引导同学们有效避免申论的复习误区,我将阐述申论的核心内容与本质要求,具体从“题目”、“材料”、“层次”、“练习方法”、“字迹”、“作文与小题的关系”六个部分展开说明。
1.题目的秘密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的体会题目的内涵,我在这里举两个例子:
例子1:“给定资料2”中心理援助专家团提议开展“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假定在某次救灾工作中,救灾指挥部决定采纳这个提议,请你结合“给定资料2”,以专家团的名义给参与救灾的各界人士写一份倡议书。(15分)(2014国考地市级申论)
要求:(1)内容具体,指向明确;(2)语言生动,有感染力;(3)不超过400字
题目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多层次格式题”。同学们往往纠结具体写哪些格式,这是考试时候一个很头层的问题,但题干已经告诉我们,只是大家没有察觉到。题干的关键要素非常多,具体包括:
A.材料范围:给定资料2;B.起草文章主体:心理援助专家团;C.文体:倡议书;D.“以专家团的名义”说明要求书写落款;E.“内容具体”要求抄写材料具体措施和内容;F.“指向明确”提示我们要书写抬头对象;G.“语言生动、有感染力”要求抄写材料时,保留有感性内容;H.400字表面看起来很多,但其实减掉100字的格式,只有300字。由此可知,题干已经给出文章格式的要求,完全不用日常的积累,具体如下所示:关于开展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的倡议书
参与救灾的各界人士: ……
心理援助专家团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