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相互作用与物体的平衡
1.(2012年上海卷)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 N,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F的方向成30°角,分力F2的大小为30 N.则( )
A.F1的大小是唯一的 B.F2的方向是唯一的 C.F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 D.F2可取任意方向
2.(双选)如图1-1-20所示,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作用下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没有超出弹性限度,则( )
图1-1-20
μmg kmgB.弹簧的伸长量为
kA.弹簧的伸长量为
C.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弹簧的弹力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3.(双选,2011年执信中学模拟)如图1-1-21所示,在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中,一运送救灾物资的直升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已知物资的总质量为m,吊运物资的悬索与竖直方向成θ角.设物资所受的空气阻力为Ff,悬索对物资的拉力为FT,重力加速度为g,则( )
图1-1-21
A.Ff=mgsin θ B.Ff=mgtan θ
C.FT= D.FT=
cos θtan θ4.(2011年中山实验中学模拟)在机场,常用输送带运送行李箱.如图1-1-22所示,a为水平输送带,b为倾斜输送带.当行李箱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mgmg图1-1-22
A.a、b两种情形中的行李箱都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B.a、b两种情形中的行李箱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情形a中的行李箱受到两个力作用,情形b中的行李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D.情形a中的行李箱受到三个力作用,情形b中的行李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5.(2012年浙江卷)如图1-1-23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
m=1.0 kg的物体.细绳的一端与物体相连,另一端经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测力
计相连.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9 N.关于物体受力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1-23
A.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零
B.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 N,方向沿斜面向上 C.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 N,方向竖直向上 D.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 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6.(2011年台山一中二模)如图1-1-24所示,清洗楼房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工人及其装备的总重量为G,悬绳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α,悬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为F1 ,墙壁对工人的弹力大小为F2 , 则( )
图1-1-24
A.F1=
sin αB.F2=Gtan α
C.若缓慢减小悬绳的长度,F1与F2的合力变大 D.若缓慢减小悬绳的长度,F1减小,F2增大
7.(2012年海南卷)如图1-1-25所示,墙上有两个钉子a和b,它们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两者的高度差为l.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a点,另一端跨过光滑钉子b悬挂一质量为m1的重物.在绳子距a端的c点有一固定绳圈.若绳圈上悬挂
2质量为m2的钩码,平衡后绳的ac段正好水平,则重物和钩码的质量比为( )
A.5 B.2 C.
5
D.2 2
Glm1m2
图1-1-25
图1-1-26
8.如图1-1-26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c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和c带正电,b带负电,a所带电量的大小比b的小,已知c受到a和b的静电力的合力可用图中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应是( )
A.F1 B.F2 C.F3 D.F4
9.如图1-1-27所示,顶端装有定滑轮的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细绳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物体B上,将物体B缓慢拉高一定的距离,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 )
图1-1-27
A.水平力F一定变小
B.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变大 C.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D.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10.如图1-1-28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
A.4μmg B.3μmg C.2μmg D.μmg
图1-1-28
图1-1-29
11.如图1-1-29所示, 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和B紧挨着匀速下滑, A与B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 斜面倾角为α.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
221A.tan α B. C.tan α D. 33tan αtan α
1.C 2.AD 3.BC 4.C
5.A 解析:物体重力的下滑分量为4.9 N,弹簧拉力为4.9 N,物体沿斜面方向受力平衡,所以摩擦力应为0.
图4
6.B 解析:工人的受力如图4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F1cos α=G、 F1sin α=F2,于是F1=,F2=Gtan α,所以A错、B对;缓慢减小悬绳的长度,α 角变大,F1、
cos αF2都增大,工人仍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F1与F2的合力不变,C、D均错.
2
7.C 解析:平衡后设绳的bc段与水平方向成α角,则tan α=2、sin α=,对
5
Gm115
c点分析,在竖直方向上有m2g=m1gsin α,得 ==,选C.
m2sin α2
8.B 解析:a、c之间是排斥力,方向由a指向c,b、c之间是吸引力,方向由c指向b,排斥力与吸引力之间的夹角为120°,吸引力大于排斥力,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合力偏向cb.
9.D 解析:取物体B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5所示,则有F=mgtan θ,T=,
cos θ在物体B缓慢拉高的过程中,θ增大,则水平力F随之变大,对A、B两物体与斜面体这个整体而言,由于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但是因为整体竖直方向并没有其他力,故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不变;在这个过程中绳子张力变大,由于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开始时方向未知,故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的情况无法确定.
mg图5
10.A 解析:设绳中张力为T,对物块Q和P分别受力分析如图6所示.因为它们都做匀速运动,所以所受合外力均为零.
对Q有T=f1=μmg
对P有f2=2μmg,F=f2+T+f1 解得F=4μmg.
图6
图7
11.A 解析:对A、B这一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如图7所示.设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它们的质量均为m,对该系统受力分析,由摩擦定律与平衡条件得μmgcos α+2μmgcos α=2mgsin α
2
由此可得μ=tan α.
3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试题第1讲 相互作用与物体的平衡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