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武陵春》说课稿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武陵春》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我是山东省临朐县龙泉中学的陈元芬,今天我研说的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5课中《武陵春》这首古诗词的有关知识。

我的研说流程是: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这七大方面。

(注意:说课,不是研说教材) 第一、教材分析

1.能从一个单元(章)的高度来分析本节教材或课文

《武陵春》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5课词五首之一。第六单元的主题是结交历史人物:在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广阔的历史舞台上,出现过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之中有能征善战的武将,有足智多谋的文臣,有情思汹涌的诗人墨客,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在历史上谱写了一段段灿烂的乐章,创作了一篇篇感人的作品,这些都是我们所拥有的宝贵财富。这一单元就是让学生了解历史上这些优秀人物的智慧、勇气并受到节操方面的感染和激励。从这些历史资料中去发现和领会中华民族那种为追求理想、报效国家,而甘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传统精神。

建议略写,因为这些内容可多可少,伸缩性大,在有限时间内可以略写。 25课把不同风格的五位作家,五首词放在一起让学生集中学习。这五首词代表了词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目的是 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比较他们的风格差异,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2.跨单元从知识的立体整合角度分析更好。

1

我是从李清照的作品入手进行分析,在小学六年级下册练习二“诵读与欣赏”学习《夏日绝句》这首诗,然后初中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学习《如梦令》,九年级上册25课词五首,学习《武陵春》,在九上课外古诗词背诵学习《醉花阴》,在高中语文课本必修4选入李清照的词两首:《醉花阴》和《声声慢》,在高中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一剪梅》。在高中选修课本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十单元《人间词话》十则,曾经这样写到: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他对宋词评价很高,宋词数量繁多,而李清照是一代词宗,李清照的作品从小学一直贯穿于整个初高中解读,完全可以看出李清照作品的文学魅力所在,艺术成就之高。

以上不算是立体整合,知识罗列了小学、初中、高中教材中入选的李清照作品,应该重点分析《夏日绝句》和《如梦令》、《武陵春》、《醉花阴》、《声声慢》等入选作品的内容风格,内容联系和脉络,最好从中看出李清照的人生轨迹,这才算是解读教材。

3.对本篇课文或者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李清照是中华诗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她诗、词、文、赋。金石、书、画无所不精,而尤以词的艺术成就最为突出。李清照在词史上成就卓异,屹然为一大宗。诗文的创作也斐然有声,卓有独诣。沈谦《填词杂说》将李清照与李后主并提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李清照词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人称“易安体”。“易安体”之称始于宋人。她自然细腻的文笔,婉约优美的文风,清新精巧的砌词,在辞赋之坛一枝独秀。同时李清照她那丰富坎坷,历经沧桑的生活历程。我一直以为,只有那种看遍人间风景,一生大起大落,历经风雨而又内心细腻情感丰富,有着自己一贯追求的人才能写出绝世的作品。《武陵春》恰巧就是这样的作品。

2

这一方面需要重点谈自己对《武陵春》一首词的内容的认识和分析,本段外围的内容谈得多,涉及文本本质内容的少,应该结合作者的遭遇深入分析。

第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对于古诗词,学生并不陌生。很多唐诗都耳熟能详。小学六年背诵的古诗词已经有73首,其中词共有四首,并已经知道两大词派: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词学习了苏轼的《浣溪沙 》辛弃疾和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清平乐 村居》,婉约派的词学习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并且在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中背诵学习《如梦令》,在七年级的时候还给学生补充了同词牌同作者的另一首《如梦令》,对于李清照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初步掌握鉴赏古诗词的步骤、方法。

整个初中阶段诗共有67首,七年级重在基础知识,八九年级重在培养能力。每个年级的考察点分别是:七年级重在考察学生把握诗的内容,划分诗歌节奏,找出诗的韵律。鉴赏诗的语言:特别是字词的妙用。八年级在此基础上重在考察学生理解写作的各种技巧,如用典、烘托、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等。区分诗人的风格特色如现实派、浪漫派和田园派。九年级在七八年级的基础上重在考察学生根据用的意象领悟诗的意境,并能联系生活实际做出自己的观点评价。词共有18首,重在考察准确把握词的内容,进行语言赏析,区分两大词派:婉约派和豪放派和他们的代表人物。体会各种写法。曲共有4首,重在考察了解曲的文体知识,背诵默写和准确理解。结合这几年的中考试题,旧体诗中唐诗、宋词是考察重点。

每一首诗或词的创作都离不开一个特定环境,特定的环境直接制约着诗或词的风格以及它将要反映的内容。《武陵春》是李清照避难金华时所写的一首词。当时国破家亡,夫伤物散,她也流离失所,无依无靠,所以,词情及其悲苦凄惨。这首词篇幅短小,全词仅四十九个字,字字句句离不开一个“愁”字,学生能理解是写愁的诗词,却不知作者为何而愁,老师

3

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补充相关的写作背景。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过与愁有关的很多古诗和现代诗,古诗词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乌夜啼》(或《相见欢》);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等等。

现代诗如九年级下册余光中的《乡愁》,席慕容的乡愁,我讲课时给学生补充了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以上这一部分很好,分析得很到位。 2.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有着自己独有的烦心事,初三学生面临毕业,压力很大。每次考试之前紧张不已,考试之后也是心惊胆战。怕成绩差,收到父母老师的批评。更担心自己靠考不上高中。再有就是青春期学生的情感萌动,有单相思的哀怨,也有失恋的忧伤,更有抢夺男女朋友的绞尽脑汁。所以在讲课时可适当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下事例引导学生走出心灵的困境,健康乐观的面对生活。

这一段建议删掉。学生体验是社会和学校、家庭的产物。 第三、教学模式(说明教学法的成效:证书、报纸、杂志) 1.自己的基本教学模式。

我的教学中创立了初中语文“比较阅读”教学法,比较阅读主要从异同两方面进行,完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在教学实践中每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几乎每篇课文都找一篇或多篇与课文主题相同或相似的课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用于比较阅读的文章主要有以下三类:1.教师下水文。2.学生的优秀习作。3.名家名篇作品。在七至九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我都使用了对比阅读。我们学校已经出了初中语文对比阅读系列课程。初中语文“比较阅读教学法”已经入选《教学因个性而不同》、《现代语文》、《文学教育》等著作,并被《创新教育》、《山东教育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比较阅读”教学法的教学流程分为五步,即一导入情景——创设情

4

景,导入新课;二读理思路——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学重合作——自主学习、精讲点拨;四比提能力——对比阅读,鉴别赏析;五写促发展 --------写作训练,巩固提高。(分别举例)

2.这种模式的基本理念和原则。

现在的中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有一种依赖心理,老师也乐意学生跟着自己转。老师和学生的这种“配合”,无意中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老师讲课的重点放在课本的文本上,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文本。这样时间久了,学生的阅读量较小,视野不够开阔。如何让学生增加阅读量,训练对比阅读的能力,训练发散思维。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关键。

传统语文课堂,禁锢了学生思维,让学生仅局限在学习文本上。不利于开阔视野,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综合性。强调研究性学习,这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新方向。

语文教学应大力倡导“大教材”观。“大教材”观,就是将一切适合阅读的文字材料当作教材,有选择、有重点、有目的地去阅读。语文教学应大胆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作业堆;应奔向图书馆,奔向大自然,奔向广阔天地,体味多彩生活,让学生兴趣盎然、轻松愉悦地学习语文。

以上两点谈的有理论和实践,内容较好,但是看不出是在分析《武陵春》的内容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的“量身定做”,这就不是很符合《武陵春》说课的要求,其他篇目的说课稿照样可以如此说,那就是不合适的了。

第四、教学设计 1.导新课

课前播放视频《月满西楼》,为学生营造氛围,调到多种感官体验。然后顺理成章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学习一首词,体会一种情,认识一个人。这首词是武陵春(板书课题),这种情让人刻骨铭心,动人心弦。这个人是一代词宗李清照。(板书作者)

5

《武陵春》说课稿

《武陵春》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山东省临朐县龙泉中学的陈元芬,今天我研说的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5课中《武陵春》这首古诗词的有关知识。我的研说流程是: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这七大方面。(注意:说课,不是研说教材)第一、教材分析1.能从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j9rl2r98i4g4gh0l19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