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初中数学学科知识考试重点总结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第二部分 课程知识 题型:选择题1~2个 简答题1个 一、 课程的目标

1.1 总体目标(四“基”)

? 基础知识: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 ? 基本技能:绘图、测量、运算

? 基本思想:抽象、推理、建模,具体过程:客观世界抽象成数学概念、法则,推理——>得到更多的结论,建立数学模型,应用到客观世界。

? 基本活动经验:经历数学活动,了解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体会知识和方法的探究。 1.2 学段目标+评价要点 1) 知识技能:

数与代数=抽象、运算、建模

图形与几何=图形的抽象、运动、性质、位置确定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 综合实践_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经验 【评价重点:结果——了解、理解、掌握、应用;过程——经历、体验、探索】 2) 数学思考

抽象、形象思维: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 数据分析观念:分析过程+统计方法+随机现象

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的数学活动 3) 问题解决

角度:从数学角度发现、提出、解决问题 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方法多样性,提高创新能力 意识:合作交流+评价与反思

4) 情感态度(课堂观察、活动记录、课后访谈) 态度:积极参与、信心培养、体会价值

习惯: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评价反思、实事求是

二、 核心概念(简答题重点)

1. 数感:数、数量、数量关系、运算估计

2. 符号意识: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可以运算、推理,得到一般性结论

3. 空间观念:物体(方位、相互之间关系)——几何图形,图形的运动、变化——描述

4. 几何直观: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

5. 数据分析观念:数据中蕴含信息、分析方法多样、数据随机性(每次不同、多次有规律) 6. 运算能力:法则、运算律正确运算

7. 推理能力:合情推理(探索思路)—已有经验+经验、直觉+归纳、类比;演绎推理(证明结论)—已有经验+确定规则 8. 模型思想:抽象——数量关系(方程、函数等)——结果—

—分析意义

9. 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应用意识——数学解释现实、现实抽象数学,创新意识——发现和提出+独立思考+归纳推理(概念、原理和方法)

三、 课程实施建议

1. 目标——整体实现(学段目标) 2. 学生主体——重视:

1) 学生主体:知识+思考(接受或探索);技能+实践;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亲身参与

2) 教师主导:组织者=优质教学方案(内容+教学实际)+有效学习活动(方法、引导、课堂氛围);引导者=情境创设(丰富、合理、有趣)+课堂教学+知识运用;合作者=平等、尊重+启发+共同探索

3. 知识技能——理解+掌握 1) 知识教学——理解+关联 2) 技能教学——程序、步骤+道理 4. 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创设合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时间控制合理;空间适度;适时归纳,拓展思路;鼓励思考_困难)

5. 情感态度——关注发展(同学段目标)

6. 综合与实践——合理把握=问题选择+展开过程+参与方式+合作交流+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展示

四、 教学关系处理

1. 预设与生成=教学方案(理解、钻研、再创造)+方案实施(新的资源要引导、调整)

2. 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差异=困难生(解决、鼓励参与、信心培养)+学有余力生(材料、思路、阅读空间)

3. 合情推理vs演绎推理

4. 现代信息技术vs数学手段多样化:不能替代,实现原有不能实现的功能。

五、 学习评价PK教学评价

1. 数学学习评价

? 评价要点:

1) 目的——了解过程+结果,促进教法+学习 2) 目标——课程目标+内容标准 3) 内容——学段目标 4) 侧重点——结果+过程 5) 方式——多样+恰当呈现+激励 6) 信息——同1

? 评价形式:口头测试、书面测试、开放式问题研究、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袋。

2. 数学教学评价

? 功能:管理、导向、诊断、调控、激励

? 分类:时间或目的=诊断+形成+终结;价值=相对+绝对+个

体内差异;评价人员=内部+外部;教育对象=教学工作者+学生+教材+教学手段;分析方法=定性+定量

? 要点:目标+内容(对、易、方法渗透)+教法(多种方法

结合)+心理环境(气氛、师生关系)+教师行为(是否是一个好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学生行为(是否成为学

习的主体=参与、思考、合作、交流、评价)

第三部分 教学知识 题型:简答题1个,论述题1个 一、 教学原则(简答及论述重点) 1. 抽象与具体:

? 原因=学生认知规律+数学高度抽象性

学生认知规律:从感知到理解,从表象到概念;生动直觉——区分研究对象共性和特性——理性认识。

数学高度抽象性:研究对象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表现形式是纯粹的数学的量,广泛使用的是抽象符号。

? 如何贯彻该原则:

1) 观察能力培养:感知数学模型,形成鲜明表象; 2) 抽象思维、概括能力培养:形成正确概念、判断和推理 2. 严谨性与量力性

? 概念:严谨性=论证过程严密,叙述结论精确,知识成严谨逻辑系统;量力性=量力而行,按思维水平,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安排教学,使其逐步适应。

初中数学学科知识考试重点总结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第二部分课程知识题型:选择题1~2个简答题1个一、课程的目标1.1总体目标(四“基”)?基础知识: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基本技能:绘图、测量、运算?基本思想:抽象、推理、建模,具体过程:客观世界抽象成数学概念、法则,推理——>得到更多的结论,建立数学模型,应用到客观世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j6rt0y5vx8xswn2y1d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