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教育期刊与教育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教育期刊与教育研究

作者: 张国霖

来源:《基础教育》 2013年第2期

张国霖

在现今众多的学术载体和媒介中,期刊仍然是反映一定时期学术现状的重要标尺。这不仅是因为图书出版的漫长周期阻碍着人们及时了解学术动向,也因为部分基于网络的“自媒体”的随意性限制了人们对其的采信程度,还因为报纸登载的学术内容多以短论、摘要及结论性信息为主,难以全面跟踪、把握学术动态,因而,学术期刊在现代知识传播体系中仍有其难以替代的地位和价值。教育期刊与教育研究的关系同样如此。从不久前公布的2012 年高校学科评估结果来看,就教育学科来说,高校在学科评估中的排名基本同其研究人员在CSSCI 来源期刊的发文数量存在着高度相关:在CSSCI 来源期刊发表的文章数量越多,其排名相对就越高。可以说,通过观察教育期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了解教育学科研究的总体状况。

近几年,自我接手基础教育杂志的相关工作,随之有了一个对教育期刊及相关人文社科期刊的大致观察,形成了几个初步的印象。这些印象,大多由直观观感而来,缺乏全面分析,未经严格论证,谈不上是什么结论,只是有感而发,触及的也是教育期刊发展及教育研究中的表面现象。

笔者不揣浅陋,希望相关问题能够得到有识者的关注。

印象之一:教育期刊阵营庞杂,且阵容在不断扩大。几年前的统计结果表明,教育期刊大约有630 种,其绝对数量仅次于政治学和经济学类期刊,阵容不可谓不庞大,而且近些年几乎每年都会有几本全新的教育期刊面世,这似乎预示着教育期刊的发展正蒸蒸日上,教育研究和教育事业亟需更多的期刊来满足其成果发表和出版需求。事实果真如此吗?表面上的繁荣遮掩不住深层的问题。教育行业由于从业人员众多,多一些行业期刊似乎并无不妥,然而教育期刊领域的杂乱可能也是绝无仅有的。撇开一些高端期刊和虚假杂志不谈,有些教育期刊的刊期、版本颇值得省察,挂靠其它杂志出版的教育期刊亦为数不少,这其中不是所有办刊人都胸怀教育理想。云泥之别,往往并不体现在纸面上。

印象之二:教育期刊的作者队伍多元化。不知何时起,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民学术”的时代,这在教育领域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数量庞大的大中小幼教师队伍,要实现职务晋升,个人获得更好的发展,都需要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论文;不断扩招的研究生队伍,要顺利毕业,拿到学位,各培养单位也都有相应的论文指标。然而未经严格的学术训练,很难写出像样的学术文章。相当数量的不规范写作,个别作者的“无厘头”要求,既可视之为教育期刊编辑工作中的花絮,也反映了个中的诸多无奈。

印象之三:教育期刊的载文量偏多。如果拿几本教育领域公认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同相关学科的学术期刊进行对比,排除开本、行距、字体、字距等因素,不难发现,教育期刊登载的文章篇幅普遍较短,因而平均载文量偏多。曾几何时,学术界提倡撰写短小精悍的文章,现在此类文章有之,但更多的文章成为了厚重的“大块头”。有学者坦言,篇幅长短体现了对相关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没有一定的篇幅,确实难以全面反映自己研究的进展和突破。现在也有教育期刊青睐篇幅大的文章,不断减少总体发文数量。这除了业界共知的“分母”因素外,是否也与之有关呢?

教育期刊与教育研究

教育期刊与教育研究作者:张国霖来源:《基础教育》2013年第2期张国霖在现今众多的学术载体和媒介中,期刊仍然是反映一定时期学术现状的重要标尺。这不仅是因为图书出版的漫长周期阻碍着人们及时了解学术动向,也因为部分基于网络的“自媒体”的随意性限制了人们对其的采信程度,还因为报纸登载的学术内容多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j2jn8ha1z6h1tx45d7638ccg96n4k006x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