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110kV变电站及其配电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题目:110kV变电站及其配电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工业建设的迅速崛起,供电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全面、系统,工厂用电量迅速增长,对电能质量、技术经济状况、供电的可靠性指标也日益提高,因此对供电设计也有了更高、更完善的要求。设计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影响基建投资、运行费用和有色金属的消耗量,也会反映在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生产方面,它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设备人身安全密切相关。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电器设备及配电网络按一定的接线方式所构成,他从电力系统取得电能,通过其变换、分配、输送与保护等功能,然后将电能安全、可靠、经济的输送到每一个用电设备的转设场所。作为电能传输与控制的枢纽,变电站必须改变传统的设计和控制模式,才能适应现代电力系统、现代化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目前变电站的监视、控制、保护和计量装置及系统分隔的状态提供了优化组合和系统集成的技术基础。

随着电力技术高新化、复杂化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在从发电到供电的所有领域中,通过新技术的使用,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变电所作为电力系统中一个关键的环节也同样在新技术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目 录

第1章 原始资料及其分析 ·············································· 3

1原始资料 ··························································· 3 2原始资料分析······················································· 4 第2章 负荷分析 ······················································· 5 第3章 变压器的选择 ·················································· 8 第4章 电气主接线 ······················································ 10 第5章 短路电流的计算 ················································ 13

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和条件 ········································· 13 2短路电流的计算步骤和计算结果 ···································· 14 第6章 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的配置与选择 ···························· 17

1 导体和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 17 2 设备的选择 ························································ 17 3 高压配电装置的配置 ··············································· 18 第7章 二次回路部分 ·················································· 21

1 测量仪表的配置 ···················································· 21 2 继电保护的配置 ···················································· 21 第8章 所用电的设计 ···················································· 27 第9章 防雷保护 ······················································· 39 结束语 ···································································· 41 致谢 ······································································ 42 参考文献 ································································· 43 附录一:一次接线图

附录二: 10KV配电装置接线图

绪论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项基础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工业,它是一种将煤、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风能等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这个二次能源的工业,它为国民经济的其他各部门快速、稳定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其发展水平是反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由于电能在工业及国民经济的重要性,电能的输送和分配是电能应用于这些领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输送和分配电能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变电站使电厂或上级电站经过调整后的电能书送给下级负荷,是电能输送的核心部分。其功能运行情况、容量大小直接影响下级负荷的供电,进而影响工业生产及生活用电。若变电站系统中某一环节发生故障,系统保护环节将动作。可能造成停电等事故,给生产生活带来很大不利。因此,变电站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对于保护供电的可靠性、灵敏性等指标十分重要。

变电站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这就要求变电所的一次部分经济合理,二次部分安全可靠,只有这样变电所才能正常的运行工作,为国民经济服务。

变电站是汇集电源、升降电压和分配电力场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变电站有升压变电站和降压变电站两大类。升压变电站通常是发电厂升压站部分,紧靠发电厂。将压变电站通常远离发电厂而靠近负荷中心。这里所设计得就是110KV降压变电站。它通常有高压配电室、变压器室、低压配电室等组成。

变电站内的高压配电室、变压器室、低压配电室等都装设有各种保护装置,这些保护装置是根据下级负荷地短路、最大负荷等情况来整定配置的,因此,在发生类似故障是可根据具体情况由系统自动做出判断应跳闸保护,并且,现在的跳闸保护整定时间已经很短,在故障解除后,系统内的自动重合闸装置会迅速和闸恢复供电。这对于保护下级各负荷是十分有利的。这样不仅保护了各负荷设备的安全利于延长是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投资,而且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这对于

提高工农业生产效率是十分有效的。工业产品的效率提高也就意味着产品成本的降低,市场竞争力增大,进而可以使企业效益提高,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生活用电等领域的供电可靠性,可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生活条件等。可见,变电站的设计是工业效率提高及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条件。

第一章 原始资料及其分析

1.原始资料

待建变电站是该地区农网改造的重要部分,预计使用3台变压器,初期一次性投产两台变压器,预留一台变压器的发展空间。

1.1电压等级

变电站的电压等级分别为110kV,35kV,10kV。 110kV : 2回

35kV : 5回 (其中一回备用) 10kV : 12回 (其中四回备用)

1.2变电站位置示意图:

A 待建变电站 B C

图1 变电站位置示意图

Fig1 Transformer substation position sketch map

1.3待建变电站负荷数据(表1)

表1 待建成变电站各电压等级负荷数据

Tab.1 each voltage grade burden data of substation

电压等级 35kV 用电单位 铝厂 最大负荷(MW) 15 用电类别 1 回路数 1 供电方式 架空 距离(km) 39

钢铁厂 A变电站 B变电站 备用 无线电厂 仪表厂 手机厂 电机厂 10kV 电视机厂 配电变压器A 配电变压器B 其它 注:

备用 10 15 20 0.56 0.5 0.63 0.42 0.8 0.78 0.9 0.7 1,2 3 3 3 3 2 2 3 1 3 3 1 1 1 1 1 1 2 1 1 1 1 2 2 架空 架空 架空 电缆 电缆 电缆 电缆 架空 架空 架空 电缆 25 35 40 4 5 4 3 14 15 16 4 (1)35kV ,10kV负荷功率因数均取cos¢=0.85 (2)负荷同时率:35kV kt=0.9 10kV kt=0.85

(3)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均为Tmax=3500小时/年 (4)网损率为 A%=8%

(5)站用负荷为50kW cos¢=0.87

(6)35kV侧预计新增远期负荷20MV 10kV侧预计新增远期符合6MV

1.4地形 地质

站址选择在地势平坦地区,四周皆为农田,地质构造洁为稳定区,站址标高在50年一遇的洪水位以上,地震烈度为6度以下。

1.5水文 气象

年最低气温为5度,最高气温为40度,月最高平均气温为31度,年平均气温为22度,降水量为2000毫米,炎热潮湿。

1.6环境

站区附近无污染源

2. 原始资料分析

要设计的变电站由原始资料可知有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三个电压等级。由于该变电站是在农网改造的大环境下设计的,所以一定要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农忙

110kV变电站及其配电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题目:110kV变电站及其配电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工业建设的迅速崛起,供电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全面、系统,工厂用电量迅速增长,对电能质量、技术经济状况、供电的可靠性指标也日益提高,因此对供电设计也有了更高、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izxu8s2ko4m0xd0pw4b4c2db011p100m8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