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劉十九 白居易
綠螘1新醅2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3,能飲一杯無4?
作者簡介
白居易(公元772-846) ,字樂天,晚年信佛,自號香山居士。唐代下部(今陝西省渭南縣)人。他自幼聰慧,刻苦讀書,貞元十六年(公元800)登進士第。曾任杭州、蘇州等地刺史,七十一歲時以刑部尚書的官銜引退。綜觀他的一生,雖曾一度被貶,但基本算得上是仕途順利。由於他出身於中下階層,是從困苦的環境中奮鬥出來,所以深知社會種種弊端,亦能體察民間疾苦。
白居易很重視文學的諷諭功能,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強調繼承《詩經》和樂府詩的優良傳統,以文學作品作為表達民意、抨擊社會黑暗的工具。他與元稹常相唱和,在中唐時期掀起了一場「新樂府運動」。他的詩歌語言通俗,平易流暢,相傳他作了詩,便會讀給沒唸過書的老婦聽,如果她也能聽得明白,他才算完成一篇作品。因為白居易的作品平易淺近,所以在當時廣泛流傳,還流傳到日本等地去,頗受海外讀者的喜愛。
背景資料
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冬,詩人在江州司馬任上作本詩。劉十九是白居易在江州時的友人,名字不詳。詩人用這首詩作為請柬,邀請劉十九晚上來飲酒敘談。
賞析重點
詩人用這首小詩邀請好友前來飲酒賞雪,言詞親切,富有生活情趣。 在一個冬日的黃昏,天色陰沉沉的,像是快要下雪了。詩人為了驅寒,也為了解悶,篩好新釀的米酒,生著紅泥小火爐,可是對酒無伴,因而想到了友人劉十九,馬上以詩代柬,發出邀請:「你能來和我共飲一杯嗎?」
第一、二句,詩人首先寫酒、爐俱備,渲染一種酒香四溢、暖融待飲的氣氛。接著,詩人再勾勒一筆「晚來天欲雪」的背景,越加襯出新酒、爐火備好的必要。一場大雪眼看就要來到,還有甚麼比圍爐對酒更適合度過這寒氣襲人的冬夜呢?經過這三句的層層蓄勢,末句乘勢發出殷切的邀請,就顯得順理成章了。詩人下問劉十九能不能來,只問他能不能飲,不僅緊密關聯著頭兩句的描寫,而且更能別出心裁,緊扣主題。
詩人用平常之語寫平常之事,雖只淡淡幾筆,卻步步深入,饒有趣味。開頭兩句寫綠酒紅爐,在工整自然的對仗中,形成鮮明的顏色對比,雅趣盎然。全詩二十字,都是用口頭語,樸實如家常閒話,將詩人那種渴望與友人「把酒共飲」的情誼含蓄地表現出來,耐人咀嚼。
想一想
1. 天氣寒冷的晚上,你最渴望做甚麼?試說說原因。 2. 試舉出二、三種可取暖而又寫意的活動。
3. 如果你想請一位朋友到你家中作客,你會建議進行甚麼活動?你會跟他說些甚麼吸引他前來?
12
綠螘:新釀的米酒,未經過濾,酒面浮渣,呈淡綠色,其細如蟻,稱為「綠螘」。螘:(粵)[蟻];蟻的本字。 醅:(粵)[胚]。沒有過濾的酒。 3
雪:此處用作動詞,即下雪。 4
無:意同「否」,詢問的語氣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