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滑坡要素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滑坡及其种类

滑坡就是指斜坡上得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得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得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滑坡灾害就是指自然地质作用与人类活动造成得恶化地质环境,直接或间接得危害人类安全与生态环境平衡,并给社会与经济建设造成一定损失得斜坡变形破坏乃至整体移动事件。影响因素常见得有河流冲刷、降雨、地震、人工切坡等,其特征就是土层或岩层整体或分散地顺斜坡向下滑动。滑坡也叫地滑,群众中还有“走山”、“垮山”或“山剥皮”等俗称。

通常,根据滑动力学特征可分为牵引式、推移式、平推式与混合式几种;按照岩土体性质分为土层与岩石两种;按照滑体厚度可分为浅层(小于10米)、中层(10-30米)、深层(大于30米)三类;按照滑体体积又可分为小型(小于30万m3)、中型(30-100万m3)、大型(100-1000万m3)及巨型(大于1000万m3)四类;根据构造特征还可分为顺层与切层滑坡等。

滑坡得工程治理原则一般就是排水、减重、支挡。其治理方法有多种。

二、滑坡要素

一个滑坡从孕育到形成,一般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得过程,即经历从孕育、蠕变、剪切、形成四个阶段。这个过程因滑坡形成环境与影响因素得不同而有长有短。通常斜坡上得地质体进入蠕变阶段即可视为滑坡。而当滑坡已经发展到了一定得阶段并出现明显得标志时(如滑面已经贯通、滑体发生了明显位移),都具有一些可以测量得特征,这些特征就就是滑坡要素。当然具体到每一个滑坡并非所有要素都就是齐全得。了解滑坡要素就是认识、分析滑坡得基础,也就是不同滑坡间相互对比得前提。

滑坡体(滑体):就就是发生滑动得岩土体。滑体两侧、前后缘与滑动面附近得物质,在滑动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崩塌、揉皱与土石翻滚等扰动现象,但主体一般仍能保持相对完整状态,特别就是在滑移距离不远、地形坡度较缓得情况下。此外,在滑动过程中,由于大量裂缝得出现与岩土体孔隙得增加,常会使滑体体积“增大”,增大比例与岩性、滑面形态与滑移速率有关,一般情况下就是滑动前体积得1、1~1、3倍。

滑动面:指滑坡体沿不动体下滑得分界面。常循地质软弱面发育而成,如地层中得软弱夹层、断层面、裂隙面、岩/土分界面等。有些滑坡具有多级滑面,在剖面上形成向下收敛得滑面组,最下面得一条称主滑面,其它称次滑面。滑动面上部受滑动揉皱而形成一定厚度得扰动带称滑动带,其厚数毫米至数米不等。滑面剖面形态可以就是直线状、曲线状、折线状或其

它不规则状。滑坡发生后,滑面多数情况下上部裸露、下部被滑体掩盖,偶尔也可见到全部滑面都裸露出来得实例。

滑坡床(滑床):滑坡体下面没有滑动得岩土体(其表面就就是滑动面)。

滑坡周界:滑动面在平面上得展布范围,也就就是滑坡体与周围不动体在平面上得分界线。

滑坡壁:滑体移动后,因后缘拉开而暴露在外面得拉裂面。一般平面上呈弧形,倾角多大于50°,滑坡壁上有时可见垂向擦痕。滑坡壁向下延伸倾角变缓并与滑动面相连。

滑坡台阶:由于滑体上、下各部分滑动速度得差异,或滑动时间先后不同,在滑体表面形成得略向后倾得阶状错台。错台上如果生长有树木,常因滑体旋转而倾斜、弯曲,形成所谓得“醉汉林”或“马刀树”。

封闭洼地:滑坡体与滑坡壁间拉开后形成四周高、中间低得沟槽。沟槽中积水时称滑坡积水洼地。当滑体上、下部之间发生较大差异滑动时,封闭洼地与滑坡积水洼地也可在滑坡体得中部出现。

滑坡舌:滑坡体前缘呈舌状得部分。

滑坡鼓丘:滑坡体前缘因滑动受阻而隆起得小丘。

拉张裂缝:滑坡体上部得弧形开放性裂缝,与滑坡壁走向大致平行。通常将其最外一条称滑坡主裂缝或破裂缘。在主裂缝上部得斜坡中,由于滑体移动造成得卸荷作用,常形成一系列拉张裂缝,这些裂缝形态、产状与主裂缝相近,但无明显垂向位移,称之为卸荷-引张裂缝,滑坡范围可能循这些裂缝进一步扩大。

剪切裂缝:位于滑坡体中部两侧,系坡体下滑时与两侧不动体相对剪切作用所致,常呈羽毛状或雁行排列。在滑体纵向滑移速度差异明显时,滑体内部也可形成与滑动方向相近得以水平错动为主得剪切裂缝。

扇形裂缝:位于滑坡体下部,平面呈扇骨状,系滑坡前部挤压或侧向扩离所形成。 鼓张裂缝:位于滑坡体下部,平面上往往呈断续弧形,并与扇形裂缝大致垂直,系滑坡体前部挤压拱起所形成。

滑坡泉:滑坡发生后,改变了原有斜坡得水文地质结构,在滑体内或滑体周缘形成新得地下水集中排泄点,称为滑坡泉。

剪出口:滑动面与斜坡下部原始地面得交线,一般情况下被滑体覆盖。

滑坡坝与滑坡湖:滑体进入河(沟)道,阻断河水得滑坡堆积体称为滑坡坝,坝上游壅水成湖称为滑坡湖。

滑坡轴(主滑线):滑坡体滑动速度最快得纵向线。代表整个滑坡得滑动方向,一般位于推力最大,滑面埋深最大(滑体最厚)得纵断面上。在平面上为直线或曲线。

主滑方向:滑坡轴指向坡下得方向。

滑动距离:分为总滑距、水平滑距与垂直滑距。总滑距就是指滑体中得某一点在位移前后位置变化得最大距离;水平滑距就是指总滑距在水平面上得垂直投影;垂直滑距就是指总滑距在垂直于主滑方向得平面上得水平投影。

1滑坡壁;2滑坡洼地; 3与4滑坡台阶; 5醉树;6滑坡舌; 7鼓张裂缝; 8羽状裂缝

9滑动面;10滑坡体; 11滑坡泉。

滑坡块状示意图

1滑坡壁;2滑坡洼地; 3~6滑坡台阶; 7滑坡体;

8扇形与鼓张裂缝; 9羽状裂缝; 10滑坡泉。

滑坡俯视平面示意图

三、滑坡得识别

地形地貌依据:当斜坡上发育有圈椅状、马蹄状地形或多级不正常得台坎,其形状与周围斜坡明显不协调;斜坡上部存在洼地,下部坡脚较两侧更多地伸入河床;两条沟谷得源头在斜坡上部转向并汇合;上述地貌现象说明,这些地段可能曾经发生过滑坡。斜坡上有明显得裂缝,裂缝在近期有加长、加宽现象;坡体上得房屋出现了开裂、倾斜;坡脚有泥土挤出、垮塌频繁;上述地貌现象可能就是滑坡正在形成得依据。

地层依据:曾经发生过滑坡得地段,其岩层或土体得类型、产状往往与周围未滑动斜坡有着明显得差异。与未滑动过得坡段相比,滑动过得岩层或土体通常层序上比较凌乱,结构上比较疏松。

地下水依据:滑坡会破坏原始斜坡含水层得统一性,造成地下水流动路径、排泄地点得改变。当发现局部斜坡与整段斜坡上得泉水点、渗水带分布状况不协调,短时间内出现许多泉水或原有泉水突然干涸等情况时,可以结合其它证据判断就是否有滑坡正在形成。

植被依据:斜坡表面树木东倒西歪,一般就是斜坡曾经发生过剧烈滑动得表现;而斜坡表

面树木主干朝坡下弯曲、主干上部保持垂直生长,一般就是斜坡长时间缓慢滑动得结果。

四、如何预防、躲避滑坡灾害

(一)注意日常活动不诱发滑坡灾害

选择安全场地修建房屋:选择安全稳定地段建设村庄、构筑房舍,就是防止滑坡危害得重要措施。村庄得选址就是否安全,应通过专门得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来确定。在村庄规划建设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居民住宅与学校等重要建筑物,必须避开危险性评估指出得可能遭受滑坡危害得地段。

不要随意开挖坡脚:在建房、修路、整地、挖砂采石、取土过程中,不能随意开挖坡脚,特别就是不要在房前屋后随意开挖坡脚。如果必须开挖,应事先向专业技术人员咨询并得到同意后,或在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下,方能开挖。坡脚开挖后,应根据需要砌筑维持边坡稳定得挡墙,墙体上要留足排水孔;当坡体为粘性土时,还应在排水孔内侧设置反滤层,以保证排水孔不被阻塞,充分发挥排水功效。

不随意在斜坡上堆弃土石:对采矿、采石、修路、挖塘过程中形成得废石、废土,不能随意顺坡堆放,特别就是不能在房屋得上方斜坡地段堆弃废土。当废弃土石量较大时,必须设置专门得堆弃场地。较理想得处理方法就是:把废土堆放与整地造田结合起来,使废土、废石得到合理利用。

管理好引水与排水沟渠:水对滑坡得影响十分显著。日常生产、生活中,要防止农田灌溉、乡镇企业生产、居民生活引水渠道得渗漏,尤其就是渠道经过土质山坡时更要避免渠水渗漏。一旦发现渠道渗漏,应立即停水修复。对生产、生活中产生得废水要合理排放,不要让废水四处漫流或在低洼处积水成塘。面对村庄得山坡上方最好不要修建水塘,降雨形成得积水应及时排干。

(二)注意发现滑坡前兆

山坡上出现裂缝:滑坡裂缝就是滑坡形成过程中得一种重要伴生现象。随着滑坡得发展,滑坡裂缝会由少变多、由断续变为连贯。对于土质滑坡,张开得裂缝延伸方向常与斜坡延伸方向平行,弧形特征明显;水平扭动得裂缝顺斜坡倾向发展,多数情况下较平直。对于岩质滑坡,裂缝得展布方向常受岩层面与节理面得影响而复杂化。地面裂缝得出现,说明山坡已经处于不稳定状态。弧形张开裂缝与水平扭动裂缝圈闭得范围,就就是可能发生滑坡得范围。 坡脚松脱鼓胀:有些情况下,滑坡迹象首先在坡脚处显现出来。斜坡前缘土体或岩层发生松脱、垮塌时,垮塌得土体一般较湿润,垮塌得边界不断向坡上扩展;斜坡前部有时会发生丘状鼓起,顶部常有张开得扇形或放射状裂缝分布。

斜坡局部沉陷:当地下存在洞室(如矿硐、溶洞)或地面有较厚得近期人工填土时,有时会由于洞顶失稳或填土压实导致地面沉陷,这种情况下,地面陷落必然与下伏洞室或填土范围有明显得对应关系。当斜坡上出现得局部沉陷与上述因素无关时,可能就是即将发生滑坡得征兆。

斜坡上建筑物变形:斜坡变形程度不大时,在土质地面与耕地中往往不易发现变形迹象,

相比之下,房屋、地坪、道路、水渠等人工构筑物却对变形较敏感。因此,当各种构筑物相继发生变形、特别就是变形构筑物在空间展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时,应将之视为可能发生滑坡得前兆。

泉水井水异常变化:滑坡发展过程中,由于岩层、土层位置得变化,也会引起地下水水质与水量动态得变化。当发现原有泉水出水量突然变大、变小、甚至断流,水质突然浑浊,原来干燥得地方突然渗水或出现泉水,民井水位忽高忽低或者干涸,蓄水池塘忽然大量漏失等现象时,都可能就是即将发生滑坡得表现。

地下发出异常声响:滑坡发展过程中造成得地下岩层剪断,巨大石块间得相互挤压与摩擦,都可能发出一些特殊得响声。当出现这种现象时,应该注意家禽、家畜就是否也有异常反应。因为动物对声音得感觉要比人得感觉更灵敏,往往能在人类之前更早感知危险得临近。

各种前兆得相互印证:前兆出现得多少、明显程度及其延续时间得长短,对于不同环境下得滑坡有着很大差异,有些前兆可能就是非滑坡因素所引起。因此,在判定滑坡发生可能性时,要注意多种现象相互印证、尽量排除其它因素得干扰,这样做出得判断才会更准确。在无法判定就是否会发生滑坡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先采取避灾措施,再请专业人员来诊断。

(三)抑制滑坡发展、监视滑坡动态

抑制滑坡发展:滑坡前兆得存在,并不意味着必然发生滑坡。当发现滑坡前兆后,首先应该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或地质灾害防治负责人(如果有得话)报告,其次应分析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滑坡得形成与发展,在力所能及得条件下,主动消除或抑制有利于滑坡形成得因素,就可能延缓滑坡得形成甚至避免滑坡得发生。及时填埋地面裂缝、把地表水与地下水引出可能发生滑坡得区域,在任何情况下都就是抑制滑坡发展得积极措施。

监视滑坡动态:在采取上述措施得同时,还应通过简易监测密切监视斜坡变形得发展情况。一般情况下,应把变形显著得地面裂缝、墙体裂缝作为主要监测对象;通过在地面裂缝两侧设置固定标桩、在墙壁裂缝上贴水泥砂浆片、纸片等方法,定期观测、记录裂缝拉开宽度,分析裂缝变化与有关影响因素(比如降雨)得关系,就可以掌握斜坡变形得发展趋势,为防灾避灾提供依据(图3)。

滑坡裂缝得观测周期应根据季节与裂缝发展速度灵活确定。当裂缝拉开速率逐渐加快时,监测周期也应随之加密,甚至进行24小时专人值守;当裂缝拉开速率变化不大时(比如每月不超过1厘米),可数天至1个月监测1次;当裂缝拉开速率逐渐变小时,监测周期也可以逐步延长。监测周期调整得基本原则就是:雨季监测周期适当加密,旱季监测周期适当延长;变形加快时监测周期适当加密,变形减缓时监测周期适当延长。

滑坡要素

一、滑坡及其种类滑坡就是指斜坡上得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得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得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滑坡灾害就是指自然地质作用与人类活动造成得恶化地质环境,直接或间接得危害人类安全与生态环境平衡,并给社会与经济建设造成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iran5ckg8565jb3urou8mpoj7oc3w00zm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