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3 项目区概况

3.1 自然条件

3.1.1 地形地貌

项目区位于XX山脉山南XX盆地,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属沙土质丘陵低地。

3.1.2 气候

项目区地处中温带,气候干旱少雨,多年平均降水量89.3mm且多集中在7-8月份,多以暴雨方式。多年平均蒸发量可达3329.5mm,为降雨量的37倍。无霜期达227天。多年平均风速3.4m/s,以西风和西北风为主要方向。

3.1.3 土壤

项目区土壤为淡棕钙土和棕钙土,土昙较厚,土壤肥力低,表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6.0克/千克,水解氮平均为27.6毫克/千克,速效磷平均为3. l毫克/千克,速效钾平均为188毫克/千克。PH值一般为8.5左右,土壤无盐化,土壤表层盐分含量平均为0.46毫克/千克。土地条件较适宜作物生长。

3.1.4 水文地质

沙林呼都格区出露地层有第三系渐新通查干布拉格组。沙林呼都格区属于板滩井第四纪盆地的一部分地下水为第四纪孔隙水、承压水、沟谷冲积层潜水,所处部位为第二代向第三代过渡。

水质类型为CL.SO4 –Na 型水,矿化度2.62-2.68g/L,潜水水位1248.2米,埋深平均4.5米。含水层平均厚度9.20米。

南深井区由第四系沙粒层组成潜水含水层,结构疏松,空袭度大,沉积厚度200以上,补给条件好,所以储存丰富的空隙水。水质类型为SO4-CL-Na和CL-SO4-Na,地下水力坡度千分之0.74-2.5。水质好,矿化度0.589-2.4.37g/L,PH

值7.3-7.7,地下水位深5.10-1.65米。承压含水岩组平均厚度33.188米,含水层厚度57.55米,岩性以粉细砂为主。

根据现有灌溉机井资料,单井出水量平均50吨/小时。区内浅水水质较好,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完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基本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项目区地下水补给主要是降水入渗补给、灌溉入渗补给、区外侧向补给及河流侧向补给。

3.1.5 植被

当地植被以白刺、霸王等小灌木和冷蒿等草本植物为主。

3.2 自然资源条件

3.2.1 光热资源

a) 光能

光能的主要指标是光量和光时。项目区地处中纬度地带,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达3000~3200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70%以上。每年5、6月份日照时数最多,平均为298.7小时;12月份日照时数最少,年平均为180.4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平均为153.1千卡/平方米,有利于牧草、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增加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可安装太阳能发电,进行家庭照明等。

b) 热量

项目区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干燥少雨,风大沙多,日照充足。大于等于0℃的积温在3700~3900℃,持续天数237~242天。大于等于5℃的积温在3600~3900℃,持续天数204~207天,为大多数牧草生长期。大于等于10℃的积温在3100℃以上,能够满足两季作物和牧草生长的需要。大于等于15℃的积温在2550~3200℃,持续天数113~118天。

3.2.2 水资源

a) 地表水

来源于石洋河流域,地下水系总补给量1.01-1.24亿立方米,承压含水岩组总厚度16-35.4米,单层厚度4.5-11.6米。

b) 地下水

径流条件不佳,潜水矿化度为1.92-2.834 g/L,水质类型为CL.SO4 –Na 型水,含氟量超过2.4mg/L,不能做生活用水,总碱度8.15,PH值8.9;承压水矿化度小于1 g/L,PH值7.9。总天然补给量1051.6万方/年。

项目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埋藏深度60-150米,单井出水量50-60吨/小时。地下水矿化度0.5克/升,可以满足项目区农田灌溉及人畜饮水。

3.3 社会经济状况

3.3.1 人口

XX镇现辖5个嘎查、3个社区。2006年末,全镇总人口4167人,其中城镇人口3196人,农牧民971人,蒙古族419人;XX现辖七个嘎查,其中四个牧业嘎查,为锡林布拉格嘎查、呼德呼都格嘎查,固日班呼都格嘎查,夏拉木(原浩木肯高勒)嘎查,三个农业嘎查,为沙林呼都格嘎查、浩雅日呼都格嘎查、巴音呼都格嘎查。苏木共有人口638户1718人,其中农牧民592户1517人。

西尼呼都格嘎查位于XX镇东北部,东与甘肃省民勤县接壤,西与巴丹吉林沙漠相邻,总面积26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00亩。现有牧户102户,人口288人,其中蒙古族20户,共计65人。嘎党支部现有党员19名,其中妇女党员7名,少数民族党员11名,支部委员会由5人组成。嘎查党支部、村民委员会、计生、调解、综治、共青团等各种组织健全,能正常的开展各项工作。

3.3.2 社会经济现状

XX镇位于XX旗东部,是一个以工业为主体、农牧业为基础、旅游业为新亮点的新型集镇。镇人民政府驻地贡呼都格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距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额肯呼都格镇110公里,辖区内有5个嘎查、3个社区;有国家二级企业雅盐集团及所属的4家骨干企业(XX中泉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XX染料公司、XX实业有限公司、XX兴亚公司)等驻镇企业;有金融、税务、工商、卫生、教育、公安、通讯、邮政、国际导航台等28个驻镇单位。全镇土地面积11717.6平方公里,乌山公路横贯全镇,蒙西电网220KV输变电线路建至贡呼都,城镇电视覆盖率达100%。2006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亿,其中财政收入319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74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46元。

2004年XX旗推行牧区养老保险政策,西尼呼都格嘎查有12户21人自愿退牧,享受牧区养老保险。2005年嘎查被整体纳入国家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区,实行全面禁牧,有55人被确定为护林员,42户被确定为分支户,2006年,西尼呼都格嘎查有271人享受医疗保险,有80人享受牧区养老保险,107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583元,西尼呼都格嘎查集体积累62926元。现南深井地区为西尼呼都格嘎查的主要农业生产区,绝大多数嘎查牧民已禁牧从事二、三产业;符合农村养老保险要求的老龄牧民已领到农村养保险金,生活基本得到保障。

几年来,西尼呼都格嘎查党支部始终将深化“三级联创”,开展“双链双推”、“双培双带”活动作为加强支部党建工作,发展嘎查经济的有效途径来抓。在深化“三级联创”,开展“双链双推”和“双培双带”活动中,按照旗委、政府转移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退牧还草、公益林补偿政策,重点发展S317线路边经济,

引导牧民向第三产业转型,现已初步形成餐饮、机修、运输、商品零售等经营格局。2006年,按照旗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部署,由上级专项拨款68999.60元,支部自筹资金51120.40元,对口帮扶单位盟纪检委资助10000元,建成了一所面积154平方米的活动场所,于2006年10月交付使用,并通过盟、旗两级主管部门的审查、验收。旗委组织部配发了15套学习桌椅、2个书柜、一个授课黑板,经协调,旗教育局给西尼呼都格嘎查赠送了微机1台、办公桌椅3套,改善了嘎查的办公、学习条件。

自2004年退牧还草工程启动后,我镇伊和呼都格嘎查和努日盖嘎查、巴丹吉林嘎查三个退牧还草区有持证户50户77人,分支户18户33人参加了此项工程。我镇于2005年开始实施公益林效益补偿制度,在镇公益林项目区,享受护林员政策的有94户,94人,享受分支户政策的有77户145人,参加50岁以上养老保险98人,30--50岁基本养老保险的有207人。

雅镇境内有世界排名第四、中国排名第三,堪称“沙漠珠穆朗玛峰”的巴丹吉林沙漠,2005年晋升为国家沙漠地质公园,2006年又入选“中国50个最值得外国人去的地方”和“中国30个最值得探险的地方”,极具品牌效应和旅游开发潜力。

3.3.3 农业生产条件现状

搬迁至沙林呼都格地区的移民,大都是祖祖辈辈在草原上放牧的牧户,其中以蒙古族为主。他们长期以草原为家,以放牧为主,从未经营过农业生产,不懂种植技术。搬迁户因生态恶化,造成生活水平下降,自身积蓄少,无力在农业生产中增加投入,年年效益低,生产力水平低,生活质量差。主、客观存在的不利因素需政府通过项目扶持、帮助搬迁户加快发展经济,提高收入水平,

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3项目区概况3.1自然条件3.1.1地形地貌项目区位于XX山脉山南XX盆地,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属沙土质丘陵低地。3.1.2气候项目区地处中温带,气候干旱少雨,多年平均降水量89.3mm且多集中在7-8月份,多以暴雨方式。多年平均蒸发量可达3329.5mm,为降雨量的37倍。无霜期达227天。多年平均风速3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iqo8885p4862m61dk4v721et5ixox005j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