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得 分 第1次平时作业(绪论、第1章)

教师签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得 分 批改人 1、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就是( B )。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

2、艺术就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她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与活动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 C )的特点。 A、动作性 B、思维性 C、表现性 D、抽象性

3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就是对人进行( D )。 A、美的教育 B、良好的个性教育 C、艺术的教育 D、基本素质的教育

4、经过大量实践与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就是( B )。 A、达尔克尔兹 B、柯达伊 C、铃木 D、奥尔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审美性原则:

审美性原则指在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中把握好儿童的审美特点,以

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为出发点,遵循将审美的特殊性

质贯彻于音乐的欣赏、表演与创造等活动形式之中。 2、艺术审美活动:

艺术审美活动就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一种高级、特殊的形态,就就是感受、领悟客观事物或现象本身所呈现的美:具体地说,它指的就是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历史地发生与构建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 3、有效迁移:

有效迁移作为一个词语时,它的意思就是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或由于自然力的作用从一地移向另一地。在心理学中,它指的就是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积极影响。 4、示范法:

示范法指儿童的许多行为并非通过直接实践或受到强化形成的,而就是通过观察、学习产生共鸣,从而增加良好行为的获得或减少、削弱不良行为。 5、演示法:

演示法就是指教师陈示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一起使用,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得 分 批改人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得 分 批改人 1、简述艺术教学中创造性培养的策略。

(1)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与动机;

(2)丰富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对内在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3)正确认识创造力与技能的关系; (4)正确认识、使用示范与范例。 2、简述“适应性功能”发挥作用的立足点。

顺应儿童生理、心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片段能够对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产生最佳的综合性影响效应。 3、简述幼儿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

1、幼儿因素的调节

(1)满足幼儿对探究、创新的需要; (2)满足幼儿对秩序的需要; (3)满足幼儿对参与的需要; (4)满足幼儿对接纳的需要。 2、教师因素的调节 (1)情绪表达;(2)行动方式。 3、材料因素的调节

(1)音乐材料与动作方面;(2)其她辅助性操作材料方面。 4、程序与方法因素的调节

(1)活动程序的调节;(2)活动方法的调节。 5、时间与空间因素的调节

(1)时间因素的调节;(2)空间因素的调节。 4、如何对幼儿进行评价与引导幼儿自我评价?

1、对幼儿进行评价

(1)根据幼儿发展差异建立评价层级; (2)根据幼儿发展缺憾建立评价角度; (3)根据幼儿发展优势建立评价角度。 2、引导幼儿自我评价

(1)给予幼儿引导与激励作用的评价; (2)引导幼儿学习如何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得 分 批改人 四、论述题(每小题18分,共18分)

为了能够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落实审美吸引与审美感动就是贯穿始终这一理想,教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让儿童在艺术活动中得到审美愉悦。

(1)以艺术活动的内容吸引幼儿;

(2)用游戏的形式来进行艺术活动,就是艺术活动充满生机与趣味; (3)提供多样化的工具与材料,以刺激幼儿从事艺术活动的积极性。 2、为幼儿创设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 (1)富有审美情感色彩的日常生活、学习环境;

(2)结合具体的艺术活动创设与之相适应的审美环境。 例如在活动室里播放一些优美悦耳的轻音乐。 3、提升幼儿感知觉的敏锐性。

(1)引导幼儿注意对象的形的特点、色的特点、声的特点及事物变化的特点。 (2)注意有距离的感知。 (3)注意语言的运用。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得 分 第2次平时作业(第2--3章)

教师签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得 分 批改人 1、教师在韵律活动中为发展幼儿个性所使用的下列方法中,不正

确的就是( D )。 A、让每位儿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与提高 B、对不同的儿童提不同的要求 C、给每位儿童成功表现自己的机会 D、让儿童相互竞争,相互比较

2、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应尽力选择最好的艺术作品,使幼儿尽早开始发展对艺术的( C )。

A、理解 B、表现 C、敏感 D、创造

3.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成(B )三个领域,每一领域的教育目标又依据能力的复杂程度或品格的内化程度,分成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 A、 感知、情感、想象 B、 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C、 感觉、知觉、想象 D、 感知、认知、动作技能 4、韵律活动的材料包括( A )。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A、 动作、音乐、道具 B、音乐、道具、舞蹈 C、 动作、歌曲、道具 D、学生、音乐、道具 得 分 批改人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接近联想:

接近联想”(association by contiguity)又可以称作“时近联

想”或“邻近联想”。指的就是当一个人同时或者先后经历两件事情(某种刺激或者感觉),所经历的这两件事情会在人的思想里互相联系,互相结合。往后,当想起其中一件事情的时候,另一件事情自然会浮现在脑海中。 2、构思:

构思就是一个呈现着系统性的、有中心及层次的、物化的整体性思维活动。构思就是写作活动与应用写作活动中承前启后的一个环节,对写作成果水平的高低有着重要作用。 3、歌曲:

歌曲就是由歌词与曲谱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词曲一一相应。歌曲的创作一般有两种方式:一就是先有文辞后据以谱写乐章,一曲专为一词而作,只为一词所用;二就是先曲后词,依声填词 4、韵律动作组合:

韵律动作组合指按一首完整音乐的结构组织起来的一组韵律动作。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采用的韵律动作组合一般可分为:身体节奏动作组合、律动模仿动作组合、表演舞、集体舞、自娱舞等。 得 分 批改人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集体艺术教学活动结构设计应遵循哪些的原则? (1)有重复、有变化的原则

(2)层层深入、不断提高的原则 (3)动静交替的原则

2、集体唱歌中最重要的价值就是什么? 【自己参考书本】

3、新歌的教学导入可采用哪些方法? (1)从动作开始设计。

第一,教师直接提出并直接展示一种或一套简单有趣的动作或动作游戏,在儿童开始对教师提供的动作模仿时,教师开始演唱或播放新歌为儿童伴唱。第二,教师提出某种形象或活动,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指导幼儿用自己创造出来的动作进行表演。在教师带领下,幼儿对创编好的成套动作进行模仿与练习,教师开始演唱或播放新歌为儿童伴唱。 (2)从歌词创编开始设计。

第一,教师提供新歌曲的第一段歌词,用边唱歌边做动作表演的方式引起儿童的兴趣。第二,教师提供某种情境,引导幼儿园用语言来表述这种情景。 (3)从情景表演开始设计。

第一,教师表演,用动作表述歌词的内容。第二,教师邀请个别幼儿配合教师做一套动作。 (4)从故事讲述开始设计。

第一,教师讲故事,但需要使用对话的方式而不就是独白的方式。第二,教师与幼儿一起讲故事。

(5)从歌词朗诵开始设计。 (6)从游戏开始设计。 (7)从填充式参与开始设计。 (8)从无意义音乐玩唱开始设计。 (9)从歌词创编开始设计。 (10)从直观形象开始设计。

4、幼儿园的韵律活动特殊的发展标准主要体现的在哪些方面?

幼儿园的韵律活动特殊的发展标准主要体现在:一、身体各部分之间以及身体与头脑之间能够保持基本的协调性;二、身体运动时能够与音乐保持基本的协调性;三、身体运动时能够与她人保持基本的协调性;四、身体运动时能够与周边环境中的物体以及空间保持基本的协调性。 得 分 批改人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在幼儿园中,儿童需要掌握哪些唱歌的知识技能?

在幼儿园中,儿童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唱歌的知识技能:

1、正确的歌唱姿势; 2、正确的发声方法; 3、正确的呼吸方法; 4、正确的演唱技能; 5、自然、恰当的表达技能; 6、正确、默契的合作技能。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得分第1次平时作业(绪论、第1章)教师签名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得分批改人1、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就是(B)。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C、发展幼儿感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iomq03y2700kc5204u903ypi6bk8900j3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