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产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1.2、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省的农业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农业,农业可耕地资源十分有限且质量低下,当前的农业生产水平偏低,农村经济普遍落后,山区农民仍然处于传统农业的分散经营状态,农民收入水平低且增收困难很大。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进行产业化经营。
为确保原材料能及时足额安全保障公司正常生产,目前根据外销订单的需要,通过“公司+协会+农民+政府(协调)”和“公司+大户+农民+政府(协调)”的模式,已签订合同并落实育种的甘蓝菜基地16000亩,其中:**蒲场镇1500亩、高方子600亩、茅娅镇3000亩;大方县10000亩;正安县河溪镇400亩、市坪乡500亩,另有2万亩的秋冬季蔬菜基地正在洽谈中。公司以保护价进行收购,既解决了农民卖菜难的问题,同时也使农民的收入得到保证。 根据规划,公司争取在5年时间里,达到基地建设50万亩,带动30万农民增收,实现产值10亿元。本项目实施后,促使当地蔬菜种植形成产业化,可以加快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更好地带动高山地区农民增收。因此,实施本项目,利国利民,十分有必要。
1.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
.. .. ..
. . . .
农产品深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企业。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兴办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问题,这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根据成功地区的经验,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只有抓基地,保证原料供应,按照“壮大龙头带基地,发展基地兴龙头”的思路,构建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共同体,积极调节产业化体系各个环节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积极争取国家、省上对基地建设的立项、投资,引导企业与农户发展“订单农业”,龙头企业要顺应市场变化,创新经营观念,依靠自身实力发展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通过实行最低保护价,返还一定的利润等办法,让利、服务于基地,保证龙头企业的生产有充足、优质的原料,真正形成龙头带动基地、基地支持龙头的发展格局。
而本项目为确保原材料能及时足额安全保障公司正常生产,目前根据外销订单的需要,通过“公司+协会+农民+政府(协调)”和“公司+大户+农民+政府(协调)”的模式,已签订合同并落实育种的甘蓝菜基地16000亩,其中:**蒲场镇1500亩、高方子600亩、茅娅镇3000亩;大方县10000亩;正安县河溪镇400亩、市坪乡500亩。
由此可见,本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可把分散的农户引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经济实体中,使农业和农村经济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使广大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从而使农村经济得到发展。
1.4、提高农民收入,增强服务“三农”
“三农”的主体是农民,要发展 “三农”就要与农民结成利益
.. .. ..
. . . .
共同体,就要加深农民的经济联系,建立利益调节机制,大力推广和完善产销合同制,实行契约化管理。通过经济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规各自的行为,稳定购销关系。建立风险资金,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使企业与农户的关系紧密相连。另外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发展多元产业化组织。如企业+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龙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农业服务站+农户等。
目前,公司按照“产权明析、责任明确、政务公开、科学管理”的原则,采取“公司+协会+农民+政府(协调)”和“公司+大户+农民+政府(协调)”的产业化经营管理模式,由公司委托农业技术部门明确专人参加基地生产计划的组织落实,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生产优质无公害蔬菜;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并按保护价收购,产品经公司加工后销售,走产、加、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路子。
公司现有的的经营模式能够激发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本项目的实施,能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因此,实施本项目,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5、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农民素质
以项目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把先进实用的技术和农业科技成果传播给农民群众,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在项目区,由公司委托农业技术部门明确专人参加基地生产计划的组织落实,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生产优质无公害蔬菜;通过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在提高农民自身科技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 .. ..
. . . .
2、政策依据
2.1、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国务院2001年4 月28日发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2001━2010年)》中明确指出实施农产品加工科技行动,培育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农产品加工业科技进步,推动加工原料基地建设,实现生产规模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大幅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培育区域性支柱产业,继续建设好星火技术密集区,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大力开发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与设备。开发粮食、油料、果蔬、肉类、奶类等大宗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包装技术与设备,发展农产品专储、专运技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依靠科技,建立新型农产品加工业。采用“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引进良种,开发配套生产技术,推动标准化、规模化优质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培育大宗农产品加工科技企业,开发国外市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全面快速发展。
2.2、公司所生产的脱水蔬菜产品属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之列符合国家以及省产业政策导向
省政府2011年《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要“把发展蔬菜采后处理和加工作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重要方面来扶持”),享受国家在产业政策及税收政策方面的大力扶持。目前可享受的优惠政策及资金扶持有:企业所得税减免、省农业产业化资金扶持、国家农业产业化资金扶持、省农委农产品加工贴息、市价格调节
.. .. ..
. . . .
基金补贴等。目前企业上缴的主要税种有增值税、城建和教育附加税。
2.3、本项目符合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
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中指出:围绕名牌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发展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体系,通过科技进步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农产品优质化,逐步形成我省农业发展的新优势,种植业要大力发展具有市场前景和比较优势、品种优势、价值较高、加工转化潜力大的产品,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全省重点优先扶持的产业之一。
〈〈关于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指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措施,要培育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强的龙头企业,同时加大投入力度,给予相关的金融信贷服务,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用地、用水、用电的优惠政策,给企业制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4、本项目符合国务院国发办[2002]62号〈〈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国发办[2002]62号〈〈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的通知〉〉指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原则,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优质、安全、方便、营养的农产品制品,巩固城市消费市场,开拓农村、小城镇和国际市场,不断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本项目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结合市场实际需求,取得
.. .. ..
年产热风干燥脱水蔬菜3000吨工程技术改造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