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目的
1.通过探究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清楚地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物能造成不良影响。 2.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
3.发展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使这种认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 2.怎样设计科学的探究方案。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H试纸,配制pH为4的硫酸溶液,清水,烧杯,纱布,大培养皿,提醒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学生:准备食醋,当地的雨水,小麦的种子,查阅资料了解酸雨的成分,收集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实例,准备废电池的浸出液,当地的土壤(非酸碱性的),设计科学合理的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方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环节和内容 复习探究的一般过程 举例指导并帮助学生归纳探究的一般过程。 学生活动 根据自己的设计和教师所举的例证,分析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活动一:组间讨论、交流,确定探究酸雨对生物影响的 导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类越来越关注环境污染的问题。其中酸雨对环境的污染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什么是酸雨呢?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实验方案。 活动二:用食醋和清水分别配制pH为4的酸雨模拟液和pH为5.6的正常雨水模拟液。 活动三:用硫酸溶液和清水配制pH为4的酸雨模拟液。 方案一:分别用食醋酸雨模拟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液和当地正常雨水浸泡小麦种子,测发芽率。(若当地雨水为酸雨,则可用pH为4的 与学生共同探讨怎样配制酸雨及正常雨水的模拟液,尤其要告诉同学浓硫酸对皮肤有严重的损伤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硫酸配制酸雨模拟液? 1.配制雨水模拟液(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小于5.6) 指导学生每一方案全班至少食醋液与自然酸雨做对比实验) 方案二:分别用硫酸酸雨模拟液和当地正常雨水浸泡小麦种子,测定发芽率。 方案三:分别用食醋酸雨模拟液和硫酸酸雨模拟液浸泡小麦种子,测定发芽率。 方案四:用清水浸泡小麦种子,测定发芽率,并与方案一和方案三做对比。 做10组实验以减少偶然性; 一周内不断观察各方案中小2.对比实验 麦种子的发芽状况,最后列表指导学生把各个培养皿贴上标签号以免弄混; 启发学生分析每一方案中选择对比液的科学依据。 3.收集数据 指导学生设计科学的表格,指导学生收集数据的方法。 4.分析数据,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活动一:组间讨论、交流、确定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方案。 活动二:破碎废电池浸泡出的稀释液。 1.准备实验溶液 帮助确定科学探究方案;向学活动三:收集自然的雨水。 方案一:分别用破碎废电池的浸出液和当地正常雨水浸泡 组织学生拟定计划 指导学生完成调查报告方法指导 点拨引导 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收集各组数据。 各小组分析数据,讨论结论并验证结论的准确性;全班交流收集到的例证;思索今后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讲解制备破碎废电池稀释液的注意事项。 2.对比实验 指导学生做好对比实验,处理好实验后的废弃物。 小麦种子并测定发芽率。 方案二:把小麦种子分别埋在用破碎废电池浸出液和当地正常雨水浸泡的土壤里并测定发芽率。(若当地雨水不正3.分析并整理、交流数据 常,用pH为5.6的食醋雨水指导学生设计科学的表格,收集数据并进行环保教育。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酸雨的形成 酸雨的危害 检测案
1.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不包括( A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一氧化氮 D.二氧化硫
2.近几年,酸雨频繁发生。下列哪项不是酸雨造成的危害( D ) A.使土壤的成分发生化学变化 B.使河流、湖泊、水源酸化 C.使植物的茎、叶受损 D.导致人形成水俣病
3.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据报道,我国现在有二分之一的城市被垃圾包围,农村地下水资源50%以上不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下列所述情况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 D )
①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②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③核电站将处理受损核反应堆的冷却水直接排入大海 ④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哪项是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 B ) A.把收集的固体废弃物倾倒到江河
B.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 C.禁止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模拟液代替) D.撤销所有火力发电厂,发展水电站
5. 温家宝同志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重点节能环保工程建设。”下列行为与举措中,有利于保护和恢复我国生态环境的是( C )
A.大力开垦荒地,发展农业 B.进一步发展畜牧业 C.退耕还林、还草 D.进一步加大城市化建设力度
6.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C ) ①酸雨 ②潮汐 ③赤潮 ④水俣病 ⑤大脖子病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⑤ D.③⑤
7.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 A ) A.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
B.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苔藓植物吸收二氧化硫 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使用;采用无氟制冷剂
D.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 8.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主要是指( C ) A.二氧化硫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9.被誉为“地球生命活动的保护伞”的大气成分是( C ) A.水汽 B.氮气 C.臭氧 D.二氧化碳
10.各种电池中,造成环境污染最严重的电池含有的重金属不包括( D ) A.汞 B.银 C.镉 D.金
反思与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